我國著力構築國家創新體系  

    國家科技部部長徐冠華日前在滬指出,“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構築國家創新體系,促進技術創新,已成為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主要目標和科技政策的基本導向。”

    徐冠華強調,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國家的創新能力對實現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將發揮關鍵性的作用。面對中國加入WTO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科技界將全力推進國家創新體系的建設,未來一個時期科技工作發展思路將重點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科技創新戰略的指導思想,更加強調原始性創新,力爭實現科技的跨越式發展。原始性創新孕育著科學技術質的變化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科技競爭的制高點。進入新世紀,國際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原始性創新已經成為國家間科技乃至經濟競爭成敗的分水嶺,成為決定國際産業分工地位的基礎條件。強調自主創新,要正確處理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的關係。經驗告訴我們,戰略技術、核心技術是引進不來的,只能下決心自主創新;引進的目的是為了消化吸收和在更高的層次上自主創新、實現跨越。

    圍繞構建技術支援體系,進一步調整科技力量佈局結構,構建互動有效的國家R&D體系。加速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的進程;加強新興産業領域的技術創新;大力扶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組織企業聯合共建一批共性技術、關鍵技術開發基地。立足於重點院所和大學組建科學研究基地,加強原始創新能力建設。爭取“十五”期間,把我國的原始創新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水準。

    在科技創新的管理體制上,樹立“以人為本”的價值觀。人才問題,特別是尖子人才對於創新的極端重要性無論怎麼估計都不過分。面對當今日趨激烈的國際性人才競爭,我們必須改變重物輕人的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戰略思想,強化和完善科技精英人才的激勵與培養機制。當前,關鍵是要完善和實施以人為本的若干重大政策,力爭在科研院所人事制度、智慧財産權制度、科研評價和獎勵制度、各種創新創業産權激勵政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切實推進區域創新體系的建設,繼續支援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的建設,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援。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引導和調控作用,把地區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起來,形成一個局部優化的産業化軟硬環境,顯得格外重要。

    進一步擴大國家創新體系的開放與合作,建設與世界科技發展密切交流的渠道體系。開放是科技創新的靈魂。科學技術更大的開放意味著不同學術思想、學科更多的交流和碰撞,對多學科的發展有著決定性意義。因此,我們必須多渠道開展與世界科技發展的交流與合作,增強吸收和享用全球科學技術知識的能力。(葉國標 張建松)

    新華社 2002年9月2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