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軍事科技航母——總參西安工作站的故事  

    21世紀是知識經濟佔主導地位的世紀。科技創新的重要性、緊迫性也就日益凸顯出來。在軍事領域,我軍戰鬥力和國防現代化水準直接關係到祖國的安危。靠科技強軍,走精兵之路已在全軍上下形成共識。

    作為我軍首家從事科技創新工作的總參謀部西安科技創新工作站,積極發揮智力流動的優勢,堅持以機制創新促科技創新,兩年來平均每月都有一項重大科研成果問世,其中17項成果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7月初,當記者走進這家科技創新工作站時,猶如踏上一艘現代軍事科技航母,所見所聞令人耳目一新。在採訪中,記者發現了工作站與眾不同的5個令人驚奇之處。

    機制創新 智力流動有舞臺

    驚奇之一:一個沒有正式編制,且由5家單位組成的科技創新工作站,日常工作卻僅靠8個人的辦公室來負責。科技創新工作站何以承擔重大科研項目的攻關?

    科技創新工作站成立於2000年6月,是由總參在西安所屬的某測繪研究所、某資訊技術總站、西安通信學院、某通信總站和某部五家單位組成。由8人組成的辦公室,主要負責制定年度工作計劃,進站項目的申報、論證和立項,督促成員單位和課題組完成進站課題任務等。

    雖然科技創新工作站只是個虛擬的平臺,但它同時也是一個智力流動、資源共用、學科融合的舞臺。因為沒有技術人員,它可以從5家單位1500多名科研人員中選拔人才;沒有科研設備,它可以調用5家單位的20個電腦網絡中心、90多個專業實驗室和基地、萬餘臺(套)先進設備。一旦工作站某個科研項目攻關需要,科技創新工作站可以通過其人才數據庫和成果數據庫從5個成員單位中選出項目所需的科技人才組成聯合課題組。

    一個即將完成的某重大科研課題,在當初立項後,工作站通過招標,組織了8個單位進行協作,聯合了26名專家、教授、博士進行集體攻關。在兩年多的艱苦奮戰中,專家們紛紛發揮各自領域內的專業優勢,使項目很快取得突破性進展,如今已進行了三次成功的試驗,近期就可裝備部隊試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子卿告訴記者,科技創新工作站的成立,體現了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發揚學科交叉、整合人力資源的新探索,它有效地提高了各單位和人員的創新意識和能力,解決了人才閒置、條塊分割、重復勞動等問題,是一种先進的科研體制。

    強強聯合 贏得戰場主動權

    驚奇之二:一輛集偵察、定位和通信于一體的新一代應急機動偵察車,從立項、研製到裝備部隊僅用了短短8個月時間。科技創新工作站何以有如此大的能量?

    近年來,隨著軍事科技的飛速發展,學科分工已越來越細,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交叉融合越來越強,許多重大的科技創新項目靠一兩個專業很難完成,只有打破專業界限,走強強聯合、優勢互補、集中攻關之路,才能贏得戰場的主動權。

    應急機動偵察車的研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全軍對於這套裝備的研製很少有人問津,主要就是因為它涉及到10多個高科技領域,技術十分複雜,任何一個單位不能獨立完成這個項目。科技創新工作站獲悉後,立即組織技偵、通信、測繪等多個領域的專家集體攻關,充分發揮各自學科的優勢,將情報偵察、衛星定位、數字地圖、資訊加密和無線通信等各領域的先進技術相結合,終於研製出了這輛不僅可以獲取目標影像資料和精確位置,並能通過無線傳輸實時的將偵察資訊安全快捷地傳送給上級指揮機關的新一代應急機動偵察車。

    據科技創新工作站管理委員會主任崔衛平介紹,該車的研製成功,填補了我軍高技術機動偵察裝置的空白,其綜合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準,對當前反恐怖鬥爭、維護社會穩定,提高各級偵察部門的應急指揮和反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挖掘潛能 “小人物”成為首席

    驚奇之三:一個平時只能小打小鬧搞點技術革新的基層工程師,進站不久便成為三項重大科研課題的首席專家。科技創新工作站何以如此快地造就人才?

    由於科技創新工作站是一個聯合體,從而對科研人員的知識結構、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工作站始終堅持在科研實踐中鍛鍊和培養科技人員,促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某通信總站的高級工程師劉秋彩,進站前一直在基層從事野戰通信技術的研究工作,由於能力和條件的有限,她只能小打小鬧地負責一些技術革新項目。進站後,她的情緒一度十分緊張,擔心自己無法融入大型的科研攻關中。工作站領導得知這一情況後,便有意安排她與測繪研究所、通信學院等單位的許多知名教授接觸和交流,並安排權威專家對她從方案設計、研究過程、解決途徑等多方面進行具體指導,使她的知識面得到了拓寬,特別是對交叉學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科研思路越來越開闊,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如今她已是三個進站項目的首席專家,成了科技創新工作站科研攻關的骨幹。

    其實像劉秋彩這樣在工作鍛鍊中成長起來的科研骨幹比比皆是。記者在採訪中還見到了這樣一個“小人物”:一級士官趙輝。按道理説,能進科技創新工作站從事研究的人,不是專家也最起碼應該是個某學科的帶頭人。而小趙卻是個只有三年兵齡、稚氣未脫的孩子。只因他勤奮好學,曾獲得過軍隊科技進步獎,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便被破格吸收為科技創新工作站研究人員。在這裡小趙如魚得水,在專家教授的指導下,多次參與重大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

    與此同時,還有不少科技人員通過在工作站的學習和鍛鍊後,回到原單位成了學科、學術帶頭人,帶動了科研項目的大突破,實現了出大成果、出頂尖級人才的良性迴圈局面。

    政策優惠 院士專家都願來

    驚奇之四:總參目前有21名兩院院士、數千名高層次的人才,而如今已有13名院士和200多名專家走進科技創新工作站。科技創新工作站何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簡化立項手續,項目公開招標,實行首席專家對項目的人力、設備、經費的使用全權負責……科技創新工作站一連串的優惠政策,猶如一股清涼的春風,吹活了一潭春水。

    在這裡,科技人員不需要為繁瑣的項目審批制度以及科研經費所犯愁。因為科技創新工作站作為體制創新的平臺,始終本著“不管哪個部門的人才,都是部隊的人才,都是國家的人才”的全新觀念,為科研人才提供了一個不受束縛的平臺。在這個平台中,科研人才不僅可以得到技術、資源、資金和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援,而且還有德高望重的院士悉心指導,有精神和物質上的各種獎勵。

    在採訪中,進站專家、來自西安通信學院的副教授潘進博士剛剛因科研成果突出獲得了1.6萬元的獎勵,雖然這個數字與地方科研人員相比還有差距,但畢竟向“優勞優酬”邁出了關鍵一步,“知識有價”在這裡被響亮地喊了出來。

    還有一名科研人員,進站前是個副研究員,但進站參與了兩個重大科研項目後,工作站認定他已經具備了研究員的水準,於是經工作站申報、上級單位批准,這個副研究員很快轉為研究員,並且不受編制比例的限制。據悉,自工作站成立以來,已先後有1名專家被提前晉陞職務,4名專家被提前調整技術等級,還有9名專家得到相應的獎勵,這在科技幹部中産生了積極的反響。

    與此同時,工作站每年還派出許多有培養前途的專家學者到國外學習經驗。兩年已有20多位專家被派出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16名專家分別到世界各國的科研單位考察訪問。

    難怪不少科研人員對記者説:“科技創新工作站對於我們來説,有著不可抗拒的誘惑力,能夠進科技創新工作站搞科研,實屬人生的一大幸事。”

    選準課題 新成果貼近實際

    驚奇之五:在科技創新工作站已完成的20項成果中,目前已有18項裝備部隊,成果的轉化率高達90%。科技創新工作站研製的成果何以如此深受部隊歡迎?

    打造一艘現代軍事科技航母,説到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根據部隊實際需要研製開發未來戰場急需解決的裝備,從而提高部隊戰鬥力。但在不少科研單位,費盡心血搞出來的成果,儘管獎評得很高,但因脫離了部隊實際,致使很多好的成果不能很快地轉化為戰鬥力,從而陷入了“一研製、二評獎、三展覽、四入庫”的怪圈。

    針對這一現象,科技創新工作站在制定攻關項目時,始終堅持急部隊之所急,想部隊之所想,解部隊之所難,瞄準部隊需要選課題,圍繞“打贏”開展科技創新。

    現代戰爭不對稱、非線性的特點越來越明顯,戰場上對單兵作戰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單兵資訊系統便是當前軍事鬥爭準備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工作站得知這一情況後,深入部隊了解對該設備的具體要求。僅半年時間便完成了方案設計、應用軟體的研製和硬體的改造,如今該設備已順利通過了聯調,交付部隊試用。有關專家評價,此系統對提高單兵野外生存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和機動作戰能力將發揮重要作用。

    去年,科技創新工作站的科研人員到部隊搞調研,得知某通信總站著眼現代化戰爭對野戰通信的需求,一直想為野戰通信車研製一套“應急機動通信分隊自動化指揮管理系統”,解決野戰通信分隊在高度分散情況下的組織指揮問題,但由於缺乏熟悉、掌握GPS導航定位技術、電子地圖生成技術的專業人員,使幾年前就提出的課題一度擱淺。回來後,工作站組織測繪、通信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將通信技術、GPS導航定位技術和電子地圖生成技術有機地結合,僅用8個月便攻克了這一難題,並且當年就獲軍隊科技進步獎。

     兩年來,科技創新工作站所發揮出的巨大作用,受到了總參領導的高度認可。自去年以來,總參又陸續創辦了4個創新工作站,已吸納了近千名專家學者對218個高精尖難項目進行聯合攻關,現已有近一半研製成功。科技創新工作站,已無可置疑地成為軍隊頂尖科技工作者孵化科研成果的理想溫床。(馬曉春 王鵬 姬源)

    北京青年報 2002-7-10


科技練兵之星 記空軍某部偵察連連長項廣強
我陸軍兵種建成高層次科技人才方陣
國家外國專家局積極探索科技擁軍利民利國新路
中國公安邊防部隊推進資訊化建設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