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探討空間生命科學 為載人航太做準備  

    宇宙空間是一個特殊的環境,當人進入太空,怎樣才能保障正常生活和工作?在太空生活,或去過太空以後,對於人類的身體健康和延續後代有何影響?在長期、遠距離飛行過程中,怎樣才能在飛行器上自己供應食物、空氣和飲水?

    我國科學家為載人航太裝備行囊

    香山科學會議研討空間生命科學與空間生物技術

    近年來,人類向空間領域的開發競爭日益激烈,特別是正在建造中的國際空間站,使空間生命科學和空間生物技術領域的研究呈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我國也將實現載人航太飛行。據介紹,除了當前首要解決宇航員安全飛行和返回問題外,交會對接和航太員艙外活動技術的研究也納入了議事日程。在掌握了載人飛船技術後,空間科學實驗室和小型空間站方案也將是我國發展戰略研究的重要內容。為此,開展我國空間生命科學和空間生物技術研究十分必要。在日前召開的第186次香山科學會議上,我國科學家針對空間生命科學領域的科學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在本次會議中,與會學者帶來很多的涉及空間環境對人的有害影響和怎樣保證健康的課題。在載人航太飛行中,宇航員要面對與地面不同的環境因素,其中微重力、晝夜節律變化、宇宙輻射、超負荷的心理和工作壓力,有可能導致人的心血管系統功能紊亂、空間運動病、骨骼與肌肉結構和功能變化、感覺-運動功能遲緩、睡眠週期紊亂、情感抑鬱等一系列生物醫學和心理方面的問題。針對這些的研究,也是當前國際熱點。中國航太醫學工程研究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專家從細胞分子水準、環境生理效應、人體免疫功能、環境認知功能等領域各自評述了自己的工作。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減輕對骨骼的損傷,華中科技大學統計醫學院介紹了他們採用人生長激素,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等基因修飾骨骼肌成肌細胞,他們推測,在將來採用宇航員的自體細胞基因修飾並構建生物人工肌肉,再植入自體將減輕其航太飛行中帶來的骨骼損傷。

    建立自我生産部分或全部食品、氧氣,並能夠再生利用廢物的受控生態生命保障系統是人類建立永久性空間站、太空遠航、月球移民的必要條件。我國自1987年以來,利用返回式衛星和高空氣球進行搭載試驗,培育出一批新的突變類型和具有優良農藝性狀的新品係和新品種,同時進行了空間誘變機理的研究。在研討中,有學者提議,有必要建立適合植物生長的小型受控密閉植物栽培系統,充分進行地面模擬研究,在此基礎上進行空間實驗研究。在對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分系統進行充分研究的基礎上,實現各分系統的整合,最終建立適應中國空間發展的受控生態生命保障系統。

    另外,航太員空間活動的工效問題也是此次會議關注的熱點。結合 NASA人機工效有關的太空任務的研究,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航太醫學工程研究所專家介紹了艙外航太服的功效問題;航太員的優化操作等人機工效設計標準以及航太活動中人/資訊/自動化交互方面的研究成果。並提出,應加強“對人的作用”的認識,強化工程交叉控制模式,通過需求拉動提升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水準。

    中科院院士楊嘉墀在會上強調:我國空間發展戰略研究應當著眼于載人航太的長遠研究。在完成載人航太飛行後,長期無人照料,而短期有人的空間實驗室以及在軌組裝成的長期有人照料的小型空間站將是我們下一個目標。另外,就是我們要考慮建月球基地,參加到國際合作項目中,要向南極考察站一樣,太空也要有我們的位置。這次會議主題討論的是載人航太飛行的空間生命科學和空間生物技術,這就涉及了人的因素,生理學、心理學、工效學、人機配合等學科的研究就顯得更加突出,要動員方方面面的力量。

    在會議總結時學者們提出,我國的研究才剛剛起步,我們不僅要做重復國外、緊跟國外的研究,還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創新研究;目前,國內研究還只是處於散兵遊勇狀,建議對空間生命科學研究進行系統規劃和建立相關業務聯繫機構;要遵循“有所為和有所不為”的方針,多開展適合國情的項目研究。(李蘭)

    科技日報 2002-7-2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