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林的多樣性理論  

     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嚴格地評量阿帕拉契山脈﹝Appalachian Mountains﹞中樹木種子的命運,這項研究結果對目前熱帶雨林樹木之所以呈現高度多樣性的現行理論提出了質疑。 研究人員發現,在熱帶雨林裏,天敵是促進多樣性發展的幕後黑手,因此他們認為,生態學者需對熱帶雨林擁有較多樣樹種的事實提出更基本的成因推測。同時,他們的研究也認為,要保存雨林中樹木的多樣性,就要保護這些樹木的各種天敵。 這篇文章發表在6月13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期刊,生物學教授James Clark想要測試密度依賴性死亡率(density-dependent mortality﹞這個關係在溫帶森林中是否也成立。如果答案是「是」,那麼,就會推翻科學家原有的認知。 「密度依賴性死亡率」的意思是,在一個樹種中近乎成年的樹木會有一群天敵﹝病原菌、吃種子或樹芽的動物﹞,如果這些天敵在成樹附近出現,那麼種子和樹芽的死亡率就會大大提高。因此,就算這種樹在吸收陽光和營養的能力上勝過其他樹種,「密度相關死亡率」會削減該樹種原有的優勢,該地域樹種的多樣性因此得以提升。 科學家一直以來都認為低緯度區域的多樣性就是因為這個機制而提高,但是並未有實際的驗證。因此,Clark和其他幾位科學家Janneke Hillis Ris Lambers、Brian Beckage在阿帕拉契山區對五種樹木種子進行測試:紅楓、樺樹、白楊、百合樹﹝tulip poplar﹞和橡樹,監督它們的樹芽和小樹。發現不管是長到哪個時期的樹,其死亡率都與附近同種成樹的數目有關,這顯示「密度相關死亡率」在溫帶森林中確實也成立,不過,這份資料只能説該理論在溫帶森林也成立,並未找出影響密度相關性的因子為何,這需要進行長期監測。 在其他相關理論中,Clark認為冰河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熱帶地區雖然也歷經氣候的變化,但是未如高緯地區有著所有生物一掃而空的記錄。而當地植物也要適應有著漫長冬天的氣候,演化速度因此拖慢,這也可能是高緯區樹種較少的原因。

    科技之光 2002-7-1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