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裏的"科技大軍" 廈港街道科協為民服務記事  

    長長的巷子,密密的樓房,在鷺島燦爛的陽光下,廈門思明區廈港街道顯得悠閒、平靜。就在這個榮獲過福建省“科技示範街道”的街道,活躍著一支支科技隊伍,工廠感謝他們解決了科技創新難題,老百姓感謝他們帶來了現代文明,人們自豪地稱“我們的街道有一支不平凡的‘科技大軍’”。

    “科技大軍”説的是街道科協,其“正規部隊”有近40人,許多人是熱心科協工作的教授、副教授,而且他們可以依託廈門大學、鷺江大學、國家海洋三所等轄內單位數千名教授專家。廈港街道科協可謂良才雲集,實力雄厚,“大軍”之稱,名不虛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後,這支“科技大軍”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

    “感謝街道組織起這麼好的科協,確實能解決大問題!”廈港街道的日興塑膠廠負責人李福全深有感觸。這個廠一向以生産礦泉水塑膠瓶為主,效益一般。兩年前,廠裏盯準了附加值較高的烏龍茶飲料瓶,打算改善産品結構。這為工廠出了個大難題:烏龍茶飲料需要進行高溫灌裝,工廠傳統設備生産的瓶子根本無法達到要求;如果引進新型設備,工廠難以承受負擔。

    “能不能將傳統設備進行改造?”在科協定期召開的座談會上,李福全提出了這個問題。科協兼職副主任、廈門大學海洋學系教授黃衍鎮對此高度重視,他是這方面的“門外漢”,但他調動起科協網路,將項目的攻關交給了廈門大學高分子研究專家姚青青、林國良。經過半年努力,兩位專家攻克了這一難題,通過改進添加劑和工藝流程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産品的耐高溫性,用戶非常滿意。

    “這大大提高了産值利潤。在沒有增加生産設備的情況下,一個烏龍茶瓶子比礦泉水瓶子可增加1毛錢的利潤,一天生産20萬隻,就是2萬元呢!”黃教授為能幫助攻克這一難題而由衷高興。

    類似的事情還很多。廈港街道內的企業普遍規模不大,企業家素質不高,但他們依靠科協,找到了強大的科技支撐。恒興彩印公司在引進先進設備拿不準的時候,科協馬上調集有關人才,在國際範圍內查詢資料,經過縝密地鑒定、論證,向公司推薦了德國一套20世紀90年代水準的膠印機。公司引進這套設備後,産值由1000萬元迅速攀升到2000萬元,利潤也邁上一個新臺階。

    廈港是老漁港,一方面高科技人才雲集,另一方面又有為數眾多的傳統漁民居住,好比“都市裏的村莊”。近年來,街道科協致力於科普宣傳,用先進文化驅逐封建陋習,將文明春風引入千家萬戶。

    以前,這裡的漁民每年七月都要過“鬼節”,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人們要燒香拜“鬼”,請客喝酒。“每到這個月,街道內漁民家裏封建迷信活動盛行,大家互相請客,聚在一起喝酒打牌度日,街上常常躺著醉漢,還有打架現象,嚴重擾亂了社會治安……”廈港街道黨工委書記賴曉明説。

    近兩年,街道科協組織人員走家串戶、進船上海進行科普宣傳,通過各種方式説服漁民放棄迷信,崇尚科學。科學知識和科協人員的真誠打動了漁民,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過“鬼節”,而是參加科協組織的各種文化活動。如今的七月,已由“鬼節”變成了科協發起、漁民積極參與的“愛國衛生月”。

    “以前每年收入的近一半用在‘鬼節’上,我們也是苦在心裏……現在好了,節約了錢,也過上了文明的生活,我們要感謝共産黨、感謝政府的關心!”68歲的張仙和老人高聲地告訴記者,“比較來比較去,這是我最幸福的時候了!”(張知幹 巫奕龍 李術峰)

    新華網 2002-6-4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