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申報世界遺産 百年最大規模保護行動展開  

    隨著殷墟申請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工作的加緊進行,殷墟自發現一百多年來最大規模的保護行動正在安陽市全面展開。

    中央政府和安陽市政府已斥資1.2億元,完成了殷墟保護區的環境治理和居民拆遷安置的一期工程,拆除了與殷墟環境不協調的房屋建築,面積達1.7萬平方米,涉及6個村莊、142戶居民、654戶企業單位。計劃拆遷3.7萬平方米的二期工程也已開工,保護區內的綠化工作、道路河流整治工程、管線電力改造工程及其他配套設施均在進行中。

    保護殷墟還被納入法制軌道,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對此進行了專項立法,《河南省安陽殷墟保護管理條例》于去年10月正式頒布實施,一切可能危及文物安全的活動均被禁止。有關專家制定的《殷墟保護總體規劃》也通過了論證並交由國家文物局批准實施。

    殷墟是中國歷史上有文獻記載、有甲骨文字為證並經考古發掘證實的最早的都城,有著中國最早的皇家宮殿和皇家王陵。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一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産,專家們還制定了《殷墟文物遺址保護與展示方案》,目前,殷墟宮殿區、王陵區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安陽工作站內的文物陳列展覽的形象設計和資金預算方案都已完成。按照這一方案,宮殿區將展示三個區域:國王和王妃居住區、辦公區、皇家祭祀場以及手工作坊區,其中重點工程有宮殿基址、“甲骨坑”、“殷墟出土文物精品展”、“殷墟發掘史展”、“殷墟概鑒”、“中國文字展”等;王陵區將展示商朝八代十二王的王陵大墓、出土了世界上最大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的墓葬和3000多個祭祀坑。所有展示都將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要求的文物保護原則,採取地下封存、地上標示的展示手段。所有正在進行的環境治理、綠化和展示工程將於今年8月底前完成,屆時,殷墟遺址將形成一個以宮殿宗廟區為核心、以洹河為紐帶,具有較高品質的自然生態環境和濃厚文化底蘊的千畝遺址大公園,以迎接世界遺産中心專家10月份的評估考察。

    名列中國20世紀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將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向前推進了1300多年的殷墟,是中國考古發掘次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揭露面積最大的一個地點,以其完整的都城遺址和豐富的文化遺存成為中國青銅文明最傑出的代表。特別是發現的15萬片契刻在龜甲和獸骨之上的甲骨文,是世界上四大古文字中唯一活下來、今天仍被十幾億中國人使用的文字。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政府就將其列入了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預備清單。

    據了解,國家文物局於今年1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遞交了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産文本。(桂娟 單純剛)

    新華社 2002-4-19


瀋陽故宮近起油頭粉面 修復後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僑鄉泉州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元宵節拉開序幕
剪紙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三星堆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三江並流”風景區正式申報世界自然遺産
中山紀念堂擬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福建土樓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女兒國"要當世界文化遺産
晉祠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國家文物局支援澳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