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又有新發現:我國最早的郵局在敦煌  

    記者日前從甘肅省考古所獲悉,甘肅敦煌漢代懸泉置遺址的研究近日又有新發現,經專家考證認定,該遺址是目前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的漢代郵驛機構,也是考古發現中的第一個相當於郵政局的遺址,由此出土的一封帛書也成為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個人書信文物。

    甘肅敦煌漢代懸泉置遺址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與安西縣之間的交界處,為兩地的交通要道,附近有漢、晉、清三個時代的烽燧遺址。漢代懸泉置遺址由塢院、馬廄、房屋及其附屬建築構成。當時這一遺址的發現被國家文物局評為20世紀90年代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並列為國家重點研究科研項目。

    據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雙全介紹,敦煌漢代懸泉置遺址是1987年被發現的,1990年10月至1992年12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對敦煌甜水井附近的遺址進行了全面清理和發掘,弄清了遺址的建築佈局和結構以及遺址的性質與作用,並獲得了以簡帛文書為主的大量文物,其中有簡牘、帛書、紙片、墻壁題記等。1993年,專家開始進行遺址整理工作,經過近十年的努力,目前已完成簡牘文書的記錄、文字考釋、照片拍攝等工作。通過研究考證,專家們于近期初步得出新認識。

    何雙全指出,懸泉置遺址出土的2300余枚工懸泉漢簡,主要包括了郵置、郵書、信札等,其中有大量以“懸泉置”為名的文件,此中相當一部分被稱作“懸泉置以亭行”,有懸泉置吏馬馳行和各種使用傳車、傳馬以及接待過往各種人物的記錄,這些記錄都與文獻相印證,由此可認定,懸泉置是建立在我國河西走廊要道上的一處集傳遞郵件、傳達命令、接待賓客為一體的綜合結構。何雙全説,在以往的考古發現中,還沒有出現過類似的遺址,所以專家們認為懸泉置應為我國最早的郵驛機構。

    此外,專家們還在懸泉置遺址中發現了一封長18釐米、寬8釐米的個人信箋。信中除問候祝福語外,寫有訴説邊塞辛苦的內容和請友人從內地代為買物寄到敦煌的日常小事。經考證認定,這封帛書信箋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個人書信文物。(張燕)

    新華社 2002-4-16


國際合作使敦煌石窟得到良好保護
惡性超采地下水導致濕地絕跡 敦煌形成地下漏斗群
國內最大魔鬼城現身敦煌
首部敦煌曲譜譯作問世
電腦“復活”敦煌洞窟圖像
專家揭開敦煌壁畫顏料之謎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