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玉米到底對環境有多大影響  

    法國國家農業研究院的科學家近日在參議院組織的“未來的法國農業研究”研討會上提出,他們的實驗統計數據表明,具有抗螟蛾功能的轉基因玉米( B T玉米)對環境的影響其實非常小,且如果遵循一些規則,它對環境的“污染”完全可以控制。

    螟蛾的幼蟲對玉米破壞極大。這種攜有 B T細菌基因的轉基因玉米,能分泌出高效的殺蟲物質,兩天內就可殺死99%的螟蛾幼蟲,而最好的化學殺蟲劑也需要6天才能達此效果。研究表明,這種效率被某幾個抗藥性個體所降低的可能性很小。

    法國國家農業研究院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專家花兩年時間分析了1200個譜係的雌性螟蛾,它們分別來自沒有種植 B T玉米的法國西南部和已大面積種植了5年轉基因玉米的美國。得到的結論是:抗藥性基因在法國種群和美國種群中出現的頻率均低於千分之一,因此具有抗藥性基因的玉米出現的概率是百萬分之一。這個結果已在《理論應用基因工程學》雜誌上發表。而且,如果在種植區配備必要的生物監測機構,這種現象是可以控制的。法國農業部植物保護司多年來一直使用這種方式工作,一旦抗藥性個體出現增多現象,只需停止種植 B T玉米,改用傳統化學殺蟲劑即可。此外,近年的研究表明, B T玉米只對螟蛾有效,並不會殺死除螟蛾以外的其他昆蟲。

    3年前,《自然》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曾説,這種轉基因玉米會影響北美洲帝王蝶的生存,但去年9月以後在《美國自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的5篇研究文章的結論卻正好與之相悖。

    事實是,只有人工將高濃度轉基因玉米花粉與帝王蝶幼蟲接觸,後者的死亡率才會增高,而在自然條件下, B T玉米只作用於螟蛾。帝王蝶的幼蟲是生活在一種名為馬利筋的植物上,而不是在轉基因玉米上生長,因此,帝王蝶更多會受到飛機播撒的化學殺蟲劑的殺害。

    法國科學家將在《環境生物安全研究》雜誌上發表這一研究結果,即 B T玉米不存在“旁系殺蟲效應”。科學家還指出,對於轉基因植物的每一個問題,應具體討論而不是一概而論,且不能因為這種技術性能很好、沒有危險就認為是必要和合理的。

    上星期四,8位科學家在英國《自然》雜誌的網站上也發表了同樣的觀點,認為墨西哥野生玉米受轉基因玉米“侵蝕”的結論缺乏一定根據。他們呼籲,“關於轉基因作物的資訊一定要準確、可靠,因為這會影響到政治決策。”

    《自然》雜誌已要求認為墨西哥野生玉米受轉基因玉米“污染”的作者提供新的證據,來支援他們的結論是正確的。雜誌社還決定,把這一問題交給讀者自己來“判別”。(李紅)

    科技日報 2002-4-12


法美科學家為BT轉基因玉米徹底“平反”
我們吃了多少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玉米是否污染野生作物引起爭議
轉基因生物的七個説不清
如何保安全 農業部權威部門人士詳解轉基因管理
杜青林表示,轉基因農作物的推廣要區別對待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