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處理法有助於增大心臟暫停者的生還率  

    部分突發性心臟疾病往往會導致心臟暫停跳動,如患者不能得到及時醫治將會造成死亡。由歐洲多國科學家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對這類病人進行急救時,對其軀體採取低溫處理可以有效保護神經組織不受損傷,從而增大病人生還的機會。

    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研究成果説,歐洲多國科學家對275名因心肌梗塞而發生過心臟停跳的病人進行了調查。在醫治過程中,其中有約半數的病人在病發後被安置在一張特製的床上,並被置入冷氣中,使其體溫保持在約32至34攝氏度之間,然後進行施救。結果發現,半年後這些在病發時接受低溫處理的病人有55%的腦部組織未受任何損害或者只受極小損害,41%的病人在病發半年內死亡。而那些沒有接受低溫處理的病人,在病發半年內有55%死亡,只有39%的人腦部損害較輕。

    科學家認為,在心肌梗塞等心臟病症發作導致心臟停跳時,血液迴圈由於失去動力也暫時停止,這時人體內會産生大量的“自由基”,並形成系列反應,最終對病人的腦部組織造成不可恢復性的損傷。如果同時缺氧的話,損害將更加嚴重。而在低溫下,自由基的形成與其物質代謝會受到阻撓,從而減輕了對病人腦部的損害。

    統計表明,歐洲每年有37萬多人會發生短暫心臟停跳。科學家相信這一研究成果將有助於提高這些病人的生還機會。不過波恩大學科學家彼德瓦爾格強調,儘管低溫處理法在治療中具有積極作用,但醫生需要根據病人具體情況考慮是否採用。(潘治)

    新華社 2002-4-11


澳大利亞首次採用人體幹細胞移植治療心臟病
上海一心臟錯位患者得到救治
俄心臟病患兒死亡率達50%
河北治療心血管病取得突破
心臟病是美國人的第一殺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