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郝柏林呼籲科學界要努力識別贗科學  

    “我國科學界不僅要揭露偽科學,還得努力識別贗科學。”這是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郝柏林院士于近日提出的新看法,他以此為題撰寫的文章即將在上海《科學》雜誌的“論壇”專欄發表。

    “偽科學”一詞對應的英文pseudoscience,其前綴pseudo在希臘文中有偽、假、贗等意義,因此,這個單詞還有第二種譯法,即“贗科學”。鋻於我國的實際情況,郝柏林院士建議使用“偽科學”和“贗科學”兩個詞,並賦予它們不同的含義。

    近年來,我國學術界批判的偽科學,諸如“水變油”之類多屬江湖騙術,與“科學”二字並無關係。

    贗科學,是以一定的事實為基礎提出的各種聯想和推論。這些聯想和推論還沒有用現代科學方法去證實和排偽,就作為新主張、新理論廣為傳播。似是而非的贗科學一時也能嘩眾取寵,連許多科學技術工作者都難以辨認,就像字畫的贗品,只要技藝高超,觀眾也可以觀賞得津津有味,只有“道行高深”的鑒定專家才能看出破綻。

    據郝柏林院士分析,贗科學有四個值得注意的特點:一、某些在自己領域中卓有建樹的科學家,在其他領域搞贗科學,更富迷惑性。二、從事贗科學的人士,不在真正的理論和實驗上下功夫去證明自己的主張,卻借助宣傳和媒體擴大影響。三、這些人熱衷於提出新名詞,開創新學科,卻從沒把所提的新學科推進到底,使之成為科學。四、這些人由於過去的貢獻,容易取得領導的信任,得到支援。

    郝柏林院士認為,中國知識界有清談的傳統,這種傳統為贗科學的生長和傳播提供了土壤,中國知識界亟待增長實證和實踐的精神。

    新華社 2002年3月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