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森堡是納粹幫兇? 諾貝爾獎師生書信公開  

    舊謎又起新爭端

    由於已故丹麥著名物理學家玻爾的家人于2月6日破例在網際網路上公佈了玻爾在1957年寫給德國著名物理學家海森堡的一封沒有寄出的信,從2月6日起,在德國、英國和丹麥的媒體上爭端又起。這起爭端中不僅涉及了既是師生又是同行的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還涉及了納粹德國在二次大戰期間研究原子彈的一些情況。

    玻爾(1885———1962)丹麥著名物理學家,1922年獲得諾貝爾獎。在納粹德國佔領丹麥之後,玻爾移居美國,在美國研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中起了巨大作用。玻爾一生還培養了許多科學家,海森堡就是其中的一位。

    海森堡(1901——1976)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在創建和發展量子力學上有獨特作用,因此在1932年獲得諾貝爾獎。

    “海森堡之謎”

    “海森堡之謎”主要指的是海森堡本人在二次大戰期間主持納粹德國核物理研究期間所起的作用,以及納粹德國為什麼沒有利用他們當時在這方面的優勢,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掌握製造原子彈的國家。

    戰後,人們譴責與納粹合作的科學家,自然針對海森堡的作用提出問題。對此,海森堡辯解説,他實際上是為納粹在這方面的研究設置了種種障礙,才使得納粹沒有研製出原子彈。海森堡在1942年要求撥款時,也確實只要求了區區幾百萬當時的“帝國馬克”,這對於研製原子彈簡直就是開玩笑。但是,反對這樣説法的人也大有人在,他們認為海森堡確實是在為納粹服務,只是他數學和理論計算能力較差,影響了研究信心和進度。

    “哥本哈根之謎”

    “哥本哈根之謎”本來是“海森堡之謎”的一部分,但也可自成一章。1941年9月,丹麥已被納粹德國佔領,但玻爾還沒有離開丹麥,此時,海森堡和另外一名德國物理學家馮魏茨澤克突然來到哥本哈根訪問玻爾。直至今日,人們對這兩人哥本哈根之行的動機還有爭論。支援海森堡的人説,海森堡的目的是告訴玻爾,納粹德國不會製造出原子彈,讓玻爾利用他的影響使反對納粹的國家也不研究原子彈。另一派則認為,海森堡想勸説玻爾放棄不與納粹合作的立場,幫助研製。

    未寄出的信

    玻爾生前決定,所有未發表的信件和文章只能在他逝世50年後才能發表。但由於有關“哥本哈根之謎”的討論一直沒有間斷,他的家人決定破例公開這封信。

    玻爾在這封長達3頁的信中首先表示了對這本書中説法的“驚訝”,強調他“依然逐字地記得”海森堡的談話。玻爾指出,海森堡當時向他表示對納粹德國的勝利充滿信心,因此人們應該放棄與納粹不合作的立場。海森堡還對玻爾表示,他已經主持德國核研究兩年了,取得了很大進展,他們一定能造出原子彈來。玻爾在信中還明確表示,儘管他們之間有著師生兼朋友的情誼,當時他們二人實際上卻是站在“生死搏鬥”戰線的兩邊。然而現在依然健在的哥本哈根之行的同行者馮魏茨澤克2月7日對記者説,“玻爾在記憶上犯了一個可怕的錯誤”。看來,有關“海森堡之謎”及“哥本哈根之謎”的爭論還會繼續下去。(蓋明)

     《北京晚報》2002年2月1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