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又要來了 我專家用地球自轉速率變化預言

    ■對話專家:中國科學院國家

    天文臺研究員 韓延本

    ■提問者:本報記者 田利平

    地球的自轉其實不是勻速的,而是有著忽快忽慢的變化。科學家猜測,這種變化和給我們帶來不幸的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有一定的聯繫。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韓延本研究員帶領的重大自然災害的天文因素研究組與北京師範大學天文係的學者合作,在執行天文因素與自然災害關係研究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研究地球自轉速率的變化與厄爾尼諾的關係。在2001年初中國科協召開的減災會議上,他們作報告指出,新的厄爾尼諾事件可能出現在2001年年底前後。

    而現在,根據國家海洋局發佈的資訊,厄爾尼諾現象即將到來。

    記者為此採訪了國家天文臺韓延本研究員。

    ■厄爾尼諾影響人們生命財産安全

    記者:您能否先簡單介紹一下厄爾尼諾的意思?

    韓延本:厄爾尼諾來自西班牙語,意為“聖嬰”,指的是耶誕節前後發生在南美洲的秘魯和厄瓜多海岸附近的表層海水溫度(簡稱為SST)異常升高現象。但有時會出現相反的情況,即海水溫度異常降低,人們稱其為拉尼娜現象。

    記者:這種現象會給人類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韓延本:厄爾尼諾出現後,熱帶的多雨帶向南移動,原來乾旱的赤道太平洋東部,降雨量明顯增加,甚至形成洪澇災害。而本應為雨季的赤道太平洋西部地區(如東南亞一帶),降雨量卻大量減少,甚至出現旱災。在大規模的海、氣相互作用下,一些厄爾尼諾可影響太平洋沿岸地區的氣候,強度較大的,甚至引起全球變化。厄爾尼諾造成的某些地區的旱災和某些地區的澇災,可影響人們生命財産的安全和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秘魯在這方面有更明顯的體現,由於沿岸海水升溫和海平面升高,深部海水的上翻運動減弱,一些魚類便缺少食物的補充,大量潛逃或死亡。例如,1972-1973年發生厄爾尼諾事件時,秘魯的捕魚量銳減到約5000萬噸,只有平時的一半。以魚為食物的海鳥也大量減少,甚至餓死。

    ■長江大水大都緊跟厄爾尼諾而來

    記者:厄爾尼諾具體會對我國造成什麼影響?

    韓延本:厄爾尼諾現象對我國的氣候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使一些地區出現降水和氣溫異常,造成或加劇旱、澇及溫度異常災害。有學者研究認為,長江中下游和江南北部的大水在一定程度上受厄爾尼諾的影響,在1951-1999年的11個大水年中,有10次出現在厄爾尼諾始發的次年或厄爾尼諾的次年。當然,並不是每次厄爾尼諾時,長江中下游和江南北部地區都會發生大水,因為降水也非常複雜,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記者:厄爾尼諾會經常到來嗎?

    韓延本:據統計,厄爾尼諾大約每過2至7年出現一次,每次事件的強度不盡相同(即表層海水溫度的異常幅度不同),持續的時間也有差別,短的數月,長的則可持續一年以上,如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出現的厄爾尼諾,強度很大,持續時間長,對全球氣候的變化造成嚴重影響。

    ■發生厄爾尼諾的根本原因還不確切

    記者:厄爾尼諾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韓延本:人們大約從20世紀20年代就開始研究厄爾尼諾現象了,並且越來越給予重視。目前人們認為厄爾尼諾是海洋與大氣相互作用的結果,並認識到它的一些活動特徵和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同時也發現它的孕育、發生過程和表現形態極為複雜。發生厄爾尼諾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雖然目前也有一些研究結果和學説,但是應當説人們對此還沒有認識得非常清楚和深刻。加上前面所説,厄爾尼諾發生的規律性並不很強,這就使得厄爾尼諾的準確預測成為難度很大的課題。科學家們在努力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同時也得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結果,但距這個難題的解決,還有一定的距離。

    記者:科學家是如何想到用地球自轉速率的變化來研究厄爾尼諾現象的?

    韓延本:由於厄爾尼諾能影響全球氣候及形成自然災害,這就吸引了許多學科的學者研究它。1985年,國外有學者提出,1982-1983年間地球自轉出現過的較大異常變化可能與此期間的厄爾尼諾有關,天文學家也開始研究這一現象。中國天文學家在這方面也做了不少有意義的工作,如上海天文臺的鄭大偉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天文係的李志安教授等,都開展過這方面的研究,鄭大偉研究員等還曾對1991年的厄爾尼諾事件給出過預測資訊。

    1997-1998年的厄爾尼諾事件結束後,接著1999年發生了很強的拉尼娜事件,人們對未來的厄爾尼諾事件何時到來自然非常關心。有人在2000年預測,一個強厄爾尼諾事件將在那一年發生,但實際沒有發生。

    ■地球的自轉不是勻速的

    其變化規律和厄爾尼諾有一定關係

    記者:地球自轉速率的變化和厄爾尼諾的關係具體是如何聯繫到一起的?

    韓延本:大家知道,我們的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著,大約每晝夜轉動一週。實際上,地球的自轉是不均勻的,時快時慢,但變化的量很小,只有專門的儀器才能測量出來。固體地球和大氣、海水的運動存在互相影響的關係,厄爾尼諾是大氣和海洋相互作用的産物,與地球自轉變化有關則不是偶然的。地球自轉速率變化的形態非常複雜,考慮到厄爾尼諾現象一般每經過2-7年發生一次,似可考慮從自轉變化的資料中提取變化週期在1-8年間的年際變化的成份,考察其與厄爾尼諾的關係。研究表明,此類年際變化的成份的確與厄爾尼諾有較密切的關係。簡單地説,當自轉的年際變化成份達到最大,之後轉變為變慢,當達到平均值後,如果保持繼續變慢的狀態,約經半年多的時間後,厄爾尼諾便可能顯現出來。這種現象在強厄爾尼諾出現時,如1982-1983 年和1997-1998年,表現得更明顯。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依目前的分析認為:厄爾尼諾事件有一個較長的孕育過程,其間因海、氣相互作用,會很快影響地球自轉的年際變化成份,即地球自轉變化的年際成份對這一變化過程有較快的響應。由於響應及時,因而在厄爾尼諾事件孕育的初期,即可由分析計算的地球自轉的年際變化資料,發現將可能出現厄爾尼諾事件的資訊。

    ■有學者認為,新世紀裏的第一次厄爾尼諾正在到來

    記者:通過觀測地球自轉的變化來提取預言厄爾尼諾的資訊,這種方法的可靠性有多大?

    韓延本: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最新公佈的人造衛星對赤道太平洋海面溫度的監測結果,2001年秋季,赤道西太平洋地區已經出現表層海水溫度異常。厄爾尼諾一般也是這裡的海溫先出現異常,然後逐漸向赤道東太平洋傳播。至2001年底,赤道東太平洋的表層海水溫度也開始出現異常,但是異常的幅度還不大。有學者認為,新世紀裏的第一次厄爾尼諾正在到來。我們對地球自轉資料的分析顯示,這次厄爾尼諾事件的強度可能不很大,或者説在2002年春季東太平洋地區的表層海水溫度可能還不會出現很大的異常。

    目前,厄爾尼諾事件發生時間及強度的預測是十分困難的,對這樣一個涉及到多個自然學科的科學難題,需要許多學科的學者共同努力,逐步深入研究,才能最終解決它。雖然我們的研究結果再次説明利用地球自轉變化的高精度天文觀測,有可能提前約半年或更長些時間檢測到將發生厄爾尼諾的資訊,可供海洋氣象部門參考,但目前還不能説這個研究結果已經非常確切,研究有待深入,方法有待改進和完善。這類研究表明,天文學與人類生活是有密切關係的,我們計劃繼續開展更深入的研究,讓我們在這方面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做出應有的努力。

    

     《北京青年報》 2002年2月04日

    


厄爾尼諾還沒到
厄爾尼諾將於今春再來 可能導致南澇北旱
可怕的“厄爾尼諾”今又來
厄爾尼諾今春將"捲土重來"
國家海洋預報中心:今春將發生厄爾尼諾現象
太平洋地區又將遭災
厄爾尼諾再度光臨太平洋 明年4月影響氣候
沉寂4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將在明年再次爆發
年底有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日本稱觀測到厄爾尼諾現象前兆
“厄爾尼諾”捲土重來?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