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圓山尋根脈
——瓊臺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紀實之二

    11月初的海南中南部,滿目青翠的七仙嶺下陽光明麗,瓊臺同胞的繽紛民族盛裝照人。台灣少數民族演出團和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各演出隊,在當地傳統的嬉水節聯歡活動進行得熱烈酣暢。讓台灣客人驚喜過望的是,從主席臺上的省地縣黎族領導幹部,到廣場內外代表各村鎮的黎族苗族姑娘小夥子演員和民眾,全都自然大方地穿著各式民族服裝,展示演出著自己淳樸本色的禮俗儀式和民族歌舞。台灣少數民族文化交流團的演員們顯然很受感染,在這椰風艷陽裏,他們把帶來的“我們的家鄉那魯灣”、“山之祭”、“阿美風、親情舞”等歌舞的神韻表演得淋漓盡致。

    那天中午在七仙嶺溫泉旁的檳榔林裏的黎家午餐和民俗演示更是令人難忘。臺胞們坐在依傍檳榔樹搭起的竹條凳上,接過黎族姑娘端來的竹筒飯、腌肉腌魚和糯米酒,一個個情不自禁地叫道:“回到家了!”“這些怎麼跟我們老家完全一樣!”“真的就跟我母親做的一樣!”黎苗族婚俗奏樂剛起,泰雅族演出團團長吳廷宏就興奮地接過民間樂手的木棒敲擊牛角、響板,融進了擊打演奏。幾位年長的臺胞對著面前的黎族少女面孔一再端詳,喃喃自語道:“真像,實在太像了!”

    當天下午交流團一行人到了五指山市(原通什市)重開研討會時,臺胞少數民族學者全部興奮地爭先恐後發言,氣氛和海口研討時大不一樣。阿美族的吳明義院長首先站起來講,今天在兩三個地方看到的黎族女孩子,和我們那邊阿美族比較白晰的那些女孩子太像了,臉型、眼睛、五官簡直完全同類型!吃的東西、吃的方式也完全一樣,那種飯是要用手“擒拿”的,我至今還是習慣於父母傳下來的這種方法。

    阿美族的帝瓦伊撒耘校長更進一步概括了幾像:人像,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相像的孩子;吃的東西像,我們覺得回到了老家,吃到母親做的飯了;行為方式像,舂米、飲酒、吃檳榔、看病以至婚俗迎親、喪葬方式都像。——原來此行中幾位臺胞學者和大陸的史式教授等還一同深入到了五指山裏的黎家走訪,更多地耳濡目染了黎寨俚俗。回到了研討會上,五指山市出身黎族的黃副市長又詳細介紹了當地黎族民間猶存的“合畝制”(集體互助)生産方式、婚喪事習俗儀式等等。臺胞學者們更是融匯貫通,覺得收穫良多,原有的“本地自生”等觀念明顯地讓位於兩地血緣相親的認識。

    阿美族臺胞發現黎族同胞和他們驚人地相似,排灣、泰雅、布農等族臺胞也紛紛表明和海南黎苗族在生活、生産方式上有諸多相同點。花蓮縣一位中學女教師、排灣族臺胞謝玉妹,參觀了五指山市的民族織錦所和民族博物館,對隨行的央視《海峽兩岸》欄目組女記者翟玉述説,看到這裡的黎族婦女織錦、還有舂米釀酒,就像回到了小時候老祖母和母親身邊一樣,(排灣、泰雅族婦女都極重視“腰機”織錦),我打算下次帶著丈夫和孩子再一起來到這裡,重溫咱們民族祖傳的文化。恰好也就在這民族博物館裏,該市政協主席、黎族幹部王永興興奮地對記者説,看到臺胞演出團裏排灣族頭領穿的衣服,短褲外面圍著繡衣,黎族老家就有這種服飾!瓊臺民族同胞相互間的認同感使大家頓覺親情無限。

    臺胞少數民族人士對這裡的民族自治政策十分關注,得知當地黎苗族在經濟生活和政治權利方面都享受著和漢族平等而優惠的待遇,很是羨慕。他們一再説明,他們之所以在島內強調還給原住民族群應有利益,就是因為自日據時代這些頑強堅決抗日的族群被完全剝奪了土地等生存條件,後來幾十年間並沒有都歸還。大陸學者對此則表示十分理解和支援。

    文化交流團一行來到三亞,從碧浪連天的亞龍灣到風光旖旎的天涯海角,考古學和民族學家陳仲玉、陳迪華和林河先生(侗族)等和記者一路吟誦體味著蘇軾“海南萬古是吾鄉”的詩句,對海南不勝流連,一邊回顧肯定這一週充實而豐富的收穫。陳仲玉教授已三到海南,他特別有所感慨地談到,海南和台灣面積相近,論自然條件均是寶島,兩地歷史淵源可開掘的實在太多了,而且海南古人類能夠生活居住的地方更大,考古研究肯定會有更多發現、起碼應該不比台灣發現得少,應該會有海南的圓山和大玢坑,我相信這是真正的寶島。教授們顯然對瓊臺共同深入拓展中華民族文化研究寄予了厚望,台灣少數民族藝員和民族人士則紛紛在安排著再來的計劃;作為此行的夥伴,我們分明感受到了五指山和圓山阿里山之間血脈相連的搏動。

    中新網2001年11月1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