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台獨”的來龍去脈 

    歐默言

    近來,“文化台獨”一詞不斷見諸各種涉臺學術研討之中,人們把有關文化方面的“台獨”意識、思潮、行為等統稱為“文化台獨”。 這一提法是否科學、嚴謹尚有待商榷,但就其本身反映的實質和內涵而言,卻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視。事實上,“文化台獨”的出現經歷了一個比較長的發展變化過程,即由早期出現在島內的文化“本土化”運動衍生出所謂“台灣意識”,最終異化成為“台獨”政治目標服務的文化分裂主義思潮。

    一般認為,台灣“本土化”運動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國民黨當局出於鞏固政權的目的而推行政治“本土化”,開始大量啟用台灣本土籍“精英”人物;國民黨外的人士則抓住機會,打著“本土化”的旗幟積極開展黨外運動。但嚴格來説,無論是在政治還是文化的層面,台灣“本土化”運動都應追溯到日據時期。到目前為止,這一運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反日階段”、“反西化階段”和“反中國階段”。當然,各階段的界線有時並非十分鮮明,如在“反日階段”,曾出現“反中國”的“皇民化運動”,而在“反西化階段”亦包含較強烈的反日傾向等。

    (一)反日階段

    1895年至1915年余清芳領導的抗日運動被殘酷鎮壓後,台灣武裝抗日鬥爭暫時告一段落。台灣同胞開始轉移陣地,在文化、政治等領域進行風險相對較低而戰鬥持久的抗日運動。一時間,各種文化刊物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如1920年創刊的《台灣青年》及1923年《台灣民報》半月刊、1930年《台灣戰線》、1934年《台灣文藝》、1935年《台灣新文學》、1941年《台灣文學》等。在此期間,連橫為了保存台灣的歷史、文化、文學、文獻等,編撰了《台灣通史》、《台灣詩乘》、《台灣語典》,發行具有台灣本土特色的《台灣詩薈》。上述刊物、典籍等之所以冠以“台灣”之名,對立面顯然是指向日本殖民者對中國文化的壓制及對台灣同胞的欺淩。當時,“台灣”二字成了台灣人民追求包括自身在內的中華民族的解放、社會平等和文化進步的象徵。

    (二)反西化階段

    台灣光復後的兩三年間,台灣知識分子帶著美好的憧憬開始塑造回歸祖國的、愛台灣的新社會,他們當時的文字無不表達出豐富的鄉土認同和強烈的社會意識。但令人痛心的是,正當台灣知識分子在找尋一個理性而又可以安身立命的“鄉土”認同之際,一場殘酷的政治風暴(2.28事件)給了他們無情的摧殘,扭曲了這股“鄉土”社會認同的意識和情感。較好傳承了“鄉土意識”的台灣文學不可避免地重新陷入一片混沌迷惘之中。此後,隨國民黨政權到台灣的作家響應當局的“反共”政策,積極從事“反共文學”的創作。隨著國民黨當局對美國依賴的日益增強,“西化派”即所謂“現代主義”逐漸被移植到台灣,引起台灣鄉土知識分子的疑慮和不滿。客觀地説,在文學創作中學習、借鑒其他民族的優秀作品、創作技巧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但是,在當時剛剛擺脫殖民主義奴役的台灣社會,去極力表現西方過度資本主義化所帶來的種種問題與心境,未免過於嬌情。這種殖民化的文學是失去了主體性的文學,與日據時期的“皇民文學”在實質上並無太大出入。

    (三)反中國階段

    學術界通常認為“反中國”的“本土化”運動始於1983年。這一年,韓韓、馬以工創辦《大自然》季刊,提出要以他們認定的方式去“愛台灣”。 “美麗島事件”中的人士公然提出“反中國”的“台灣意識”。他們在美、日反共反華勢力的慫恿和支援下,由激進的民主運動鼓吹者公然轉向分裂國家和民族的“台獨”之路。史明在《台灣人四百年史》中提出,曾經統治過台灣的荷蘭、西班牙、明鄭、滿清、日本、國民黨等政權均屬“外來政權”,因此隨這些政權移植而來的文化便是“外來文化”。這種為“台獨”意識形態服務的台灣文化史觀在80年代中期以後成為“台獨”分子的主要“理論依據”。“台獨”論者以泛政治化的手段,把中國文化劃歸於共産黨政權,再以積極反共的姿態來“抵抗中國文化的侵略”。

    1990年開始,自稱完成“寧靜革命”的李登輝政權把國民黨的黨、政、軍實權奪過來後,提出了“台獨”新口號“經營大台灣,建立新中原”。他公開聲稱,“台灣文化是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的結合物”,是“文化新中原”而不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在李登輝的指使下,台灣的大學開始設立“台灣文學系”,同時把中國文學的內容劃歸到“外國文學系”中去。他還稱“過去國民黨太強調大陸的歷史文化,要讓新生一代了解台灣”。

    1993年時任“教育部長”的郭為藩宣佈要實行“雙語”教育,新修訂的國小課程標準決定,從1996年開始,三年級到六年級增設“鄉土教學活動”一科,其中包括“鄉土語言”教學。根據調查,積極推行閩南語教育的縣市全部都是民進黨執政的縣市,其中包括台北縣、宜蘭縣、新竹縣、台南縣、高雄縣和屏東縣。平心而論,保護和使用地方語言本無可厚非。但是,“台獨”分子卻利用民眾對國民黨政權長期以來推行的“獨尊國語,罷黜方言”政策的反感心理,故意誇大其危害性,宣稱即將導致台灣本土人“種族滅絕”。1997年2月,包含《地理篇》、《歷史篇》、《社會篇》的《認識台灣》教科書出籠。其《社會篇》一開始就大談葡萄牙人“發現”台灣的歷史,對此前台灣與祖國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繫卻只字不提,並由此得出一個荒謬的結論:台灣自古就是一個“無主之島”,迄今只有400多年的歷史!該書通篇未出現“中國人”和“中華民族”等字樣,將清朝時期的台灣史表述為“戰後”,可謂煞費苦心。另外,該書儼然以“日本帝國主義在臺總督府”的口氣,不但故意抹殺台灣及祖國大陸同胞反抗日本殖民侵略的歷史,故意掩蓋日本侵略者在台灣犯下的種種滔天罪行,還極力美化日本佔領時期的台灣社會變遷,認為這種變遷造成“人口的激增”、“放足斷發的普及”、“守時觀念的養成”、“法制觀念的養成”、“法制觀念的建立”及“現代衛生觀念的確立”等等。

    陳水扁上臺後,全盤繼承李登輝的衣缽,多次在公開場合宣揚“台灣文化不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分支”、“台灣閩南語不是福建閩南語的一個分支,是‘臺語’”等謬論。他進而下令台灣的廣播電視大量增設“臺語”節目,他自己也盡可能用“臺語”發表公開講話。最近,臺當局又公佈所謂“本土化教育”政策,其大致內容是用河洛話(閩南語)作為教學工具,對台灣中小學生進行台灣歷史、地理、人文、風俗、社區等方面的教育。該教學計劃在小學階段側重語言掌握,主要將方言學習融入各科教學之中;在中學階段則側重台灣“歷史文化”教育,並以被台灣有識之士痛斥為誤導台灣下一代的“偽台灣歷史教科書”《認識台灣》作為教學範本。

    正如一位台灣教育界人士所言,中小學生有了解台灣地方語言和歷史文化的必要,但當局出於政治考量而過於強調方言教學的做法,是不符合台灣教育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的。台灣的下一代不僅應有對本島的關懷,更應有整個中華民族的“大中國胸懷”,以及放眼世界的眼光。當局本末倒置的教學方式,日後定會給台灣下一代帶來相當多的困擾。

    總之,“文化台獨”當屬“台獨”運動的一部分,但又不同於政治層面上的“台獨”行為。它的出現經歷了一個較長的演變過程,具有極為複雜的背景。作為一種文化觀念,它一旦被民眾接受便很難將其徹底根除。為此,要加大對“中國意識”的宣傳力度。面對島內日益增強的“台灣意識”,加大對“中國意識”的宣傳是有效防止“台灣意識”向“台獨意識”轉化的重要手段。中國5000年的燦爛文化是維繫全體中國人民的精神紐帶。但是,由於海峽兩岸長期處於隔離狀態,“中國意識”在許多台灣同胞的心目中是模糊不清、“時而能感受得到,時而又無法感受得到”的東西。對此,我們可以通過適時舉辦兩岸文化交流研討會、組織台灣同胞在祖國大陸進行“文化之旅”、大力宣傳改革開放以來祖國大陸的建設成就等方式,加深台灣同胞對祖國的理性和感性認識,增強他們的中華民族自豪感。

    (本文作者單位: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研究室)

    中國網2001年8月1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