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情一家親
——海峽兩岸青少年“情係中山”夏令營側記

    盛夏的中山陵園,鳥聲啼囀,蟬音高亢,伴隨著林中的爽風,向一群年輕人撲面而來。同樣的膚色,同一種語言,他們就是參加海峽兩岸青少年“情係中山”夏令營的營員們。我有幸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與自己的同胞、兄弟姐妹,暢敘情懷。

    相遇中山陵

    在中山陵四百八十多米長的水泥墓道上,走著兩隊不同著裝的人群,一隊是在海峽兩岸青少年“情係中山”夏令營營旗的帶領下,著淺藍色T恤衫的六十多位營員;一隊是著絳紅色西服的台灣陸軍軍官學校旅美同學會“溯源之旅”訪問團的十多位退役將軍。一老一少,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路過的人群不時回頭觀望。雖是偶然巧合,但此時此刻他們只有一個共同心願,表達對中山先生深深敬意和緬懷之情。

    在孫中山先生座像前,敬獻花籃,默哀,謁陵。圍觀的遊客,不時給予熱烈的掌聲。

    陸軍軍官學校旅美同學會程大衛先生告訴我們:“黃埔赤子心,國家民族情。聯繫海內外黃埔同學,團結一致,為實現國家的統一是我們黃埔子弟的責任。”

    台灣輔仁大學陳音秀告訴我們:“以前在書本上讀到的都是中山先生的思想、精神,現在來到他的陵前,就會覺得有很深的感觸,感到這些東西很鮮活。”

    台灣夏潮文教基金會董事、臺方團長林守一先生這次帶著他的女兒,也來到了夏令營中。“你覺得你的女兒能理解你對中山先生的這種感情嗎?”我們問。“我相信慢慢會,就算她現在不理解,但是長大了,回過頭來想想,對她是一個很好的回憶,很重要的回憶。”林先生回答説。

    是啊!孫中山,這位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兩岸人民心中永遠仰慕的偉人,他若知道今天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群來自海峽兩岸的年輕人和台灣陸軍軍官學校旅美同學會兩鬢斑白的老人,心裏一定會有幾許欣慰。

    勿忘國恥

    在台灣營員中,除部分在寧臺商子女外,絕大多數是初次來寧,儘管來之前他們都通過不同的途徑了解了南京,但當面對南京時,他們神色仍然是陌生和充滿好奇,因為他們感受的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天地。

    在莊嚴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碑前、在史料廳內,六十四年前那場屠殺三十萬中國軍民血腥的歷史悲劇,仿佛剛剛發生在眼前……數百張照片和實物,真實地再現了侵華日軍的滔天罪行,在營員們心中激起層層波瀾,來自台灣的營員感慨地説:“我們年輕人一定要勿忘歷史,勿忘國恥。”

    站在雄偉壯觀的中華門城堡上,營員們向遠處眺望,雨花閣像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歡迎來自遠方的台灣朋友;矗立的高樓點綴了南京城,象徵著中華民族崛起的明天。天王府遺址、南京古生物地質研究所、紫金山天文臺,仿佛把大家帶進了南京的歷史隧道……

    夫子廟地區是南京秦淮風光帶的一個組成部分,古時曾是望族聚居、商賈雲集之地,代表了歷史上南京的繁華。明清期間,夫子廟、貢院一帶成為應試舉子、文人雅士旅居遊覽之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科舉文化”傳統。營員們坐在秦淮河邊,一邊品嘗秦淮風味小吃,一邊飽覽明清風格的建築群。“槳聲燈影”的秦淮河風光,別具韻味的秦淮民俗,大家被優美的景色所吸引,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回家”的感覺

    對初次來寧的台灣年輕人來説,對南京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似曾相識,也許在書本中,也許在電視裏。總之,來到南京有一種初次“回家”的感覺,他們渴望了解的又何止是一個中山陵和孫中山呢?南京,對於剛回家的年輕人來説,同樣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來自台灣東海大學的李拓梓説:“剛開始我們覺得會不會有文化上的差異,可是真正談起來,都感到非常融洽。大家年齡相倣,都是龍的傳人,思想、文化都差不多。”

    廈門大學研究生、夏令營營員劉東華感慨地説:“畢竟是血濃于水,同根同祖,與台灣營員在一起,有一種相見如故的感覺,比較融洽,各方面活動大家都放得開,大家都一起玩,敞開心懷,以誠相待。到了旅遊景點,我們都會儘量多介紹一些給他們,讓他們多了解祖國的大好河山,南京的風土人情。”

    而出生在南京、在南京中山中學上學的張淩輝同學卻有這樣的感受:“在這兩天中,我們一點隔閡都沒有感到,無論從人文歷史還是社會明星,我們都談得來,我只感到我們是一家人。”

    樸素的語言,表達了兩岸營員相互交往中的一種情感,一種追求,一種嚮往。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08月1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