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化專家談合作保護文化遺産

    台南市,是一座歷史古城。走進台南,就仿佛走進時光隧道,赤嵌樓、安平古堡、延平君王祠、沈葆楨炮臺……一座座歷史遺跡,綴連成300多年來動人的歷史篇章。

    8月8日上午,記者甫抵台南,適逢台灣文化資産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成立4週年慶典及“石碑保存修復特展”開幕。

    儀式結束後,台灣文化資産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主任林金悔先生接受了記者採訪。

    合作已起步

    “台灣有很多歷史文化遺跡,和大陸無數的文化古跡一樣,都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資産。”林先生説,“兩岸許多的文化遺産需要搶救、保護,雙方應進一步加強文化資産保護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應該説,兩岸文化資産保護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已經起步。近一年來,台灣文化資産保存研究中心就邀請了陜西檔案保護科學研究所、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等機構的10余位專家來臺參訪交流。

    今年6月,文化資産保存研究中心舉辦“石質文物保存維護研習”,還特地請來了具有岩土建築及石質文物保存維護專長的中國文物研究所黃克忠副所長授課,講解石質文物所面臨的問題及其保存維護的技術,增強島內同行對於石質文物研究的廣度與深度。

    林先生表示,不積小流何以成江海?兩岸的交流與合作,要從一點一滴做起。

    成長的煩惱

    此次文化資産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成立4週年慶典,黃克忠先生不克前來,特地撰文致賀。

    林先生遞給記者一份刊有黃先生專文的“慶典特刊”。

    黃克忠先生説,台灣的文化資産保存科學正處在成長、發展時期,擁有一批熱心從事文化資産保護的專業人員,其中不少是在國外經過文物保護及相關學科專業訓練的青年博士、碩士。

    黃克忠指出,台灣文化遺産的保護工作也有不足之處:九二一地震對中部地區一些古跡和歷史建築帶來嚴重災害,而台灣有關方面對這些受損古跡修繕的進度不快;一些有關保護古跡、歷史建築的規章制度、規範有待建立和完善;有些古跡,即使是一級古跡,由於認識難統一,而得不到及時保護;從媒體的報道中,可以看出社會上還有人對古跡保護的認識有差距,認為保護古跡與歷史建築會損害私人利益,阻礙都市計劃,等等。

    古老的難題

    黃克忠認為,大陸有規模地進行文化資産的科學保護工作,已經將近50年,有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文化資産保存技術也在走向規範化、科學化。但是,他指出,我們工作的進步比起一個文物大國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據悉,大陸已在冊登記的文物建築和紀念建築等文物古跡約35萬處,其中21項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或文化、自然雙重遺産名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50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00余處。收藏在1900多座各級各類博物館裏的文物藏品約1200萬件。還有大量埋在地下的遺存,每年都在各地不斷出土。

    黃克忠指出,面對如此眾多的文物古跡,有不少難題等待我們去解決,如大範圍的環境污染、酸雨對室外文物古跡的嚴重損害;大量出土遺址、大遺址的保護,在管理上和技術上存在不少難題;潮濕環境下墓葬、壁畫的保護,還沒有好的解決辦法,等等。

    殷切的企盼

    林金悔先生説,他贊同黃先生的分析。兩岸在文化資産的保護方面有很大的互補性。本來,兩岸同胞同文同宗,雙方交流合作,沒有語言上的障礙,也熟悉保護對象,往來也算便利,比起與歐美日本的交流更為方便。

    兩岸文化遺産,是兩岸同胞共同的財富。保護和搶救兩岸文化遺産,是兩岸同胞共同的責任。

    黃克忠先生認為,雙方可合作的領域非常寬廣,如,資訊、書刊資料互換;舉辦學術研討會;碩士博士研究課題,發表論文、實習;傳授某項保護技術,等等。

    在具體操作上,黃先生建議,可先由兩岸的學術研究機構、高等院校,比如中國文物研究所、台灣文化資産保存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文博學院、雲林科技大學文資所等共同商討,通過較為長期的某種協議,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定期的合作交流渠道。

    保護中華文化遺産,是項功在當代、澤被韆鞦的宏圖偉業。

    兩岸合作,前景無限廣闊。

    人民網 2001年8月1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