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映真:兩岸中國人應珍惜浴火重生機遇
黃少華

    “作為中國人,面對過去的悲慘命運,重新發展起來後,應該謙卑。希望既富強又能為世界和平做貢獻。只有這樣的文明,才令人驕傲。所以,兩岸中國人應當珍惜浴火重生的機遇。”

    台灣著名作家、人間出版社發行人陳映真在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説。

    陳映真先生剛參加完“情係三峽——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他首先暢談了感想:兩岸尚未統一,甚至有人在阻撓統一。但是兩岸人民已經有機會面對面交往。希望這種文化交流能繼續下去,對未來民族統一有好處。這種交流歸根結底是有效果的。目前兩岸加強合作,共同發展,批判“台獨文學”,很有意義。

    談起兩岸文學的異同,他認為,台灣前面有日本的殖民統治,後面成為美國“反共基地”,文學受外國思潮的影響比大陸嚴重。而大陸的文學,具有比較堅實的現實主義傳統,已逐漸形成為人民而寫作的思潮。大陸作家有生活保障,在台灣卻是天方夜譚。因為大陸的社會變化比較大,作家生活資歷豐富,所以出了許多很有影響的作品,而台灣作家的生活比較平靜,出不了大作品。九十年代,市場經濟在大陸興起,文學界出現了為市場的文學。有人拿文學與市場交換,力求造成轟動效果,獲得版稅,這點上兩岸很相似。

    回觀台灣文學,陳映真認為,模倣性太多,沒有底蘊。他表示希望台灣文學能有新的思考,重新認識為誰寫,寫什麼,一切當重新來過。

    談到所謂“文學台獨”,陳映真説,這是政治“台獨”的一部分。“台獨”分子感到公開宣佈“台獨”是死路一條,所以在文化領域中,其作為就比較強勢,加上有其控制的傳媒助勢,還有教育領域宣傳兩岸隔離、台灣美好等,以圖沖淡對中國的記憶。在文化領域,作為其一部分,則興起了“文學台獨”,否認中國文化和五四新文學運動,對台灣文壇的主流影響。

    陳映真列舉了台灣文壇的幾次爭論:一九三0年代文壇分成兩派,主流文學主張用受五四影響的白話文寫作,而另一派主張用當地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本地話寫作;一九四七年到一九四九年,關於建設台灣新文學的辯論——一派説一定要照顧好台灣文學的特性,而另一派則主張要跨過這個階段;到了一九七0年,台灣掀起了關於鄉土文學的論爭,接續四十年代的思潮。

    陳映真説,這些爭論與“台獨”活動都沒有關係,是“台獨分子”要搶“爭論的果實”罷了。

    至於“去中國化”問題,陳映真説,儘管有人作了很多努力,但結果都失敗了。台灣地方宗教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源自大陸。就是被“台獨”分子稱為台灣原産民歌的《一隻鳥仔》,也是傳自大陸閩南地區。

    他説,越“去中國化”的結果,只能是越“中國化”。

    中新社2001年7月2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