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兩岸學術研討會 做好台灣民眾的工作
——訪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姜殿銘 
鄭文華

    中國網成都7月23日消息:“第十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今天下午在成都圓滿閉幕。本次會議是進入新世紀,在台灣政局發生重大變化以後兩岸學術界的第一次交流。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姜殿銘在接受中國網等多家媒體的聯合採訪時説,如何評估陳水扁執政以後台灣政局的走向,兩岸關係將如何發展,成為兩岸學術界共同關心的問題。全國台灣研究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聯合主辦本次研討會的目的就在於此。

    姜殿銘説,“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經歷了從唇槍舌戰,到消除敵意,再到理性探討的過程,這與近十年來,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息息相關。

    姜殿銘説,當初舉辦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的目的,一方面是由於雖然台灣當局開放台灣民眾到大陸探親,但主要是台灣退伍老兵,儘管逐漸有臺商到大陸來,而其他方面的交流交往還很少;另一方面,由於多年來的兩岸隔絕,雙方敵對的狀態仍然存在,互相之間缺乏了解,但要求擴大交流範圍和領域的趨勢非常明顯。因此,全國台灣研究會認為學術界有必要在兩岸交流上發揮一定的作用,於是聯合全國臺聯、社科院臺研所組織了以探討兩岸關係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

    姜殿銘説,第1屆的規模很小,台灣方面只有十幾個人參加。但是通過台灣媒體的報道,研討會在台灣島內産生了很大的反響,引起了台灣島內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從第2屆開始,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大學、政治大學、東吳大學、淡江大學等學術機構的學者紛紛要求參加研討會,參加的人數從第1屆的十幾人,到後來的40人,再到今年的57人,逐年增加。台灣學者普遍認為,能參加大陸舉辦的學術研討會是對自己的一種“政治待遇”。

    姜殿銘認為,台灣學者的積極參與,説明瞭兩岸交流交往的迫切性和必然性,也説明研討會在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方面確實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些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兩岸學術界通過交流,對“一個中國”原則逐漸形成了共識,而且台灣學者回到島內以後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宣傳“一個中國”的原則。

    2、兩岸學術界都認為有必要進一步發展兩岸各方面的交流,包括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以及青少年的交流。

    3、有必要實現“三通”。

    4、在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出現重大事件時,台灣學術界的有識之士敢於站出來,客觀分析,公正評價。

    5、增加了對大陸的認識和了解。

    展望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前景,姜殿銘説,現在看來,台灣年底要進行“立法委員”選舉,由於民進黨是執政黨,掌握了台灣大部分的政治、經濟資源,而國民黨淪為在野黨,內部又不團結,因此民進黨的“立法委員”席次肯定會增加。這樣,台灣當局的執政黨仍然全是民進黨,所以,從短期來看,由於陳水扁的繼續執政,以及否認“一個中國”原則,兩岸之間的僵局仍很難打破,甚至不排除醞釀更深更大的危機。但是隨著大陸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兩岸先後加入WTO,兩岸關係不可能後退。姜殿銘認為兩岸關係的長期走向是樂觀的。

    

    中國網2001年7月2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