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為何要提“邦聯制”? 

    劉宏

    7月7日,隸屬國民黨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正式提出爭論多時的“邦聯制”政策構想,該構想稱:“依循‘國統綱領’,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基礎上,追求兩岸和平穩定關係,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建構臺海和平區;在台灣優先的前提下,推動階段性的‘邦聯’,邁向民主、自由、均富的統一。”7月11日的國民黨例行中常會也將提交具體的“邦聯制”構想草案內容,如果獲得通過,將再提交7月底舉行的國民黨第16次全體代表大會中討論,如經批准,就被列入國民黨的政策綱領。7月7日由“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小組”成員蘇起等人提出的解釋性文件強調説,“邦聯”構想是台灣中長程大陸政策中的一個環節,既非大陸政策的“立即目標”,也不是兩岸關係的最終解決方案。國民黨還建議這“邦聯”構想列入1991年制定的“國家統一綱領”進程,並由此提出所謂的“五階段統一論”,即承認九二共識、恢復兩岸復談、建立兩岸和平穩定機制、進入邦聯階段、達成統一目的。

    “邦聯制”説並非始於今日,早在1999年開始的島內領導人選舉期間,連戰陣營就曾準備提出“邦聯制”,但擔心被反對人士攻擊,而暫時擱置,去年島內政局更替後,國民黨逐步提出台灣應回歸“國統綱領”和“九二共識”。去年12月31日陳水扁利用元旦講話之機提出“統合論”後,國民黨也曾認為“統合論”就是連戰的“邦聯”説,但陳水扁當局卻很快從“統合論”立場上後退,將“統合”解釋成“統合非統”、“統而不合”、“不統不合”。今年7月連戰自美國回來後,立即大張旗鼓地拋出“邦聯制”構想。那麼,連戰等國民黨高層緣何於此時提出“邦聯”構想?這一構想對兩岸關係又有何影響?

    國民黨為何提出新説帖?

    一 、希望為年底選舉時的國民黨大陸政策定調 。

    陳水扁當局上臺以來,大陸政策搖擺不定,兩岸關係持續緊張,兩岸僵局難以突破。島內台獨勢力繼續鼓吹兩岸是“兩個國家”,揚言台灣要“獨立建國”。民進黨至今仍沒有放棄或修改其台獨黨綱,建國黨等極端台獨勢力更是叫囂不斷,而以李登輝為首的隱性台獨勢力近日也出現與極端台獨勢力同流的動向。縱觀陳水扁上臺一年多以來,雖然曾在去年5月20日提出所謂不修改“憲法”、不更改“國號”等所謂“四不一沒有”,但實際上他卻拒絕承認兩岸“九二年共識”、拒絕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拒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一再拖延廢除“戒急用忍”政策、繼續在國際上製造分裂活動、大力推動“文化台獨”。民進黨為了一黨之私,置島內全民利益於不顧,大搞意識形態之爭,導致島內政局混亂,經濟持續惡化,失業率一再攀升,人民對前途失去信心。以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為主的島內在野黨組成了“在野聯盟”,在許多問議題上進行合作,大大牽制了民進黨當局和台獨勢力。今年年底將舉行“立法委員”和縣市長選舉,這將是一次重新劃分未來四年政治勢力版圖、影響三年後的新一屆島內領導人選舉的政治事件,以陳水扁、李登輝為代表的島內“台獨”勢力在面對島內政經困局一籌莫展之際,倒因為果,將種種責任推到在野黨身上,並意欲挑起島內族群、省籍、統獨之爭,製造選舉議題,鞏固政權。此時的國民黨已經沒有必要為李登輝當政時提出的“兩國論”等“台獨”主張背負十字架,國民黨擺脫李登輝影響、建立符合島內民眾利益和兩岸客觀現實的新路線的時機已經來臨。國民黨提出“邦聯制”説帖,就是為了旗幟鮮明地表明該黨的態度,為年底選舉定調。

    二、最終清除李登輝在國民黨內的影響。

    李登輝掌控國民黨和島內政壇10多年,打著“本土化、民主化”的旗幟,變想推動隱性“台獨”路線,從而使島內外台獨勢力迅速發展,使兩岸關係急劇惡化。為了達到其推動“台獨”路線的目的,李登輝在國民黨內搞個人獨裁,剪除異己,迫使為台灣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國民黨出現了兩次大分裂,。他甚至引進民進黨等台獨勢力,與他們“黨同伐異”,逼走許多國民黨精英,使四分五裂的國民黨先後在島內一系列選舉中丟疆失土。同時,1999年7月他在接受德國某媒體採訪時公然表示,兩岸是國與國的關係,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此即所謂的“兩國論”。李登輝曾想將這一主張列入國民黨黨綱,後來懾于各方的強大壓力而不敢輕舉妄動。去年島內領導人選舉失敗後,李登輝被迫辭去國民黨主席一職,曾頗為沉寂了一段日子。而國民黨在改革的大旗下,首先對黨內高級領導層進行了大調整,使李登輝一派的人馬失勢。後來又通過黨員重新登記,從基層對李登輝路線進行了大清算。今年4月以來,以赴日治病為開端,李登輝不甘心寂寞,再次在島內興風作浪。策動黃主文等親信出面組織所謂親李新政團,公開聲稱要幫助陳水扁當局,並指責連戰領導領導的國民黨偏離了他的路線。連戰等人此時提出“邦聯”説帖,其目的的通過建立新政策,清算李登輝的“台獨”路線,徹底消除李登輝在國民黨內的影響。

    三、確立連戰路線在國民黨中的地位。

    自1989年起,李登輝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殘酷鬥爭,逐步建立在國民黨內的獨裁統治,而身為副主席、“副總統”兼“行政院長”的連戰卻毫無個人表現的機會,甚至區區一個國民黨的財務負責人劉泰英等也可對連戰施以顏色。連戰成為沒有聲音的人,在國民黨中沒有多少影響力,成為李登輝地地道道的傀儡。去年李登輝因國民黨慘敗被迫辭職,連戰接任新主席,帶領國民黨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黨主席直選、票選中常委、黨産信託、黨員重新登記等,但這些改革仍未能得到社會認同,國民黨在多次民意調查中均居於民進黨和親民黨之下。人們普遍認為這是由於連戰沒有個人風格和領導魄力,此次連戰主動提出“邦聯制”、冷淡與李登輝的關係、加強對黨內勢力整合,表明連戰急欲通過思想、組織等的改革,建立後李時代的連戰體制,併為國民黨未來發展提出“連戰路線”。無論對連戰本人還是對國民黨,均有深遠的影響。如果連戰的新構想和改革得到黨內認同,得到島內民眾認同(指標是年底選舉結果),則不但連戰本人在國民黨的地位將進一步得到鞏固,國民黨也有可能幾年後捲土重來,才能真正“東山再起”。反之,則連戰的領導權威會大打折扣。

    如何評價國民黨的新主張?

    一、國民黨的主張有較大的積極意義,值得肯定。

    新説帖強調了以下幾個值得注意的精神:首先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依台灣當局1991年通過的“國家統一綱領”,台灣方面明確提出“中國的統一是海內外中國人共同的願望。海峽兩岸應共同重建一個統一的中國”;“大陸與台灣均是中國的領土,促成國家的統一,應是中國共同的責任”。故所謂“依循國統綱領”內涵就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其次是接受“九二共識”。1992年大陸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達到以下共識:海峽兩岸均同意“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述”一個中國原則。展開來説,就是兩岸均堅持賦予不同涵義的“一個中國”原則,大陸方面認為“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成為統一後的特別行政區;台灣方面強調“一個中國”是所謂“中華民國”,台灣和大陸都屬中國的一部分。其三,堅持祖國統一。新説帖表示,兩岸要“邁向民主、自由、均富的統一”,這一表述實際是對以前國民黨有關兩岸關係前景的重復,是將被李登輝掌權時扭曲了的兩岸關係“返正”。雖然不具太大的實際意義,但卻表明瞭國民黨追求統一的決心,值得肯定。與連戰關係密切的國民黨“立法委員”丁守中表示,“兩國論”與“邦聯制”是“截然相對”的,這也是李登輝與連戰路線最主要的不同,它消除了兩岸關係間的對抗與敵意。這一新政策的研究者、“前陸委會主委”蘇起認為,“邦聯制”雖強調“對等”,但他建議“對等”不能“走過頭”,“兩國論”者不要“一個中國”、不要統一,也不要“九二共識”,這是造成目前兩岸關係停滯的主因,“邦聯制”就是希望在兩岸對等的基礎下,再尋求創新突破。

    二、“邦聯制”仍含有強烈的“兩個對等政治實體”內容,有違“一個中國”精神。

    國民黨在有關“邦聯制”的説帖中刻意強調三點內容:(1)“邦聯”應“合乎對等分治與和平漸進的原則”,必須顧及台灣民眾當家作主的意願;(2)邦聯“不是台獨,也不是急統”,是在兩岸分治的基礎上,建構“共同的屋頂”,是兩岸“在同一屋頂下對等共存”;(3)兩岸是在“分治”的基礎上建構共同的屋頂,成員之間“沒有從屬關係”。 而據我們了解,國際上一般意義上的“邦聯制”,其最大特點是所有成員享有“國家主權”,實際是主權國家的一種鬆散的聯合,並不必然構成“主權”和領土以及人民的統一。如果完全按照這種“邦聯”形式,未來兩岸的前景必然是“國與國關係”,至少是歐盟模式的“國家間關係”。這一結果將違背國民黨“一個中國”的立場。

    當然,國民黨提出“邦聯論”是為了打破兩岸困局、並奠定該黨在兩岸關係上的基本政策,雖然“邦聯論”不具太多建設性,但國民黨只將它列為兩岸邁向統一過程中的一個過渡階段,有一定的積極性。在此意義上,仍值得肯定。

    (本文作者劉宏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

    中國網2001年7月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