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都是中國人
——訪焦仁和先生

    台北市仁愛路二段有座厚生大廈,焦仁和先生的“信和國際法律事務所”就設在大廈的10樓。一個悶熱的下午,我們如約來到這裡採訪焦先生。

    焦仁和在海峽兩岸知名度都頗高,這是緣于其任職于台灣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期間,曾為海峽兩岸交流作出過積極的貢獻,因此,許多關心海峽兩岸交流和發展的人都知道他。

    誠信求得長髮展

    臉色紅潤,精神飽滿,微笑好像永遠挂在他的臉上。見到這張臉,不禁使人一下就輕鬆了許多,同時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一番寒暄後,焦仁和説,自從去年“5·20”台灣“大選”後,民進黨上臺,他便從此告別政壇,回歸老本行,開辦了“信和國際法律事務所”,當起了律師。他告訴記者,由於理念不同,他不會再為新當局工作。但是,他一直都在關心海峽兩岸的各種動態,兩岸關係的每一個動作他都密切關注,並在一些場合及時發表自己的看法。

    面對目前的兩岸局面,焦仁和感到很遺憾。他認為,起因首先緣于李登輝1996年訪問美國康奈爾大學,1999年又發表“兩國論”,致使正在步入正常的兩岸關係遭到嚴重破壞,也終止了兩岸正常的協商管道。台灣當局新領導人上臺後,否認兩岸“九二共識”,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對此,焦仁和表示,不能接受“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中國人不是台灣人”的觀點。他説,在台灣島內,有本省人和外省人之説,還有族群之爭;在兩岸關係上,又有“台灣人”和“中國人”之論,這都不利於兩岸的和平發展。現在,一些人要拋棄民族文化,這是一個危險的傾向。這個問題應該引起兩岸的高度警惕,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將會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更加不利。

    特別佩服唐樹備

    焦仁和表示,在與大陸海協的相互交往中,給他印象最深的是時任海協副會長的唐樹備先生。他曾經于1994年2月和1995年1月,兩次赴大陸參與兩會會談,並兩次在台灣接待唐樹備先生。唐樹備頭腦靈活,反應敏捷,談話很有策略,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他特別佩服。他説,他知道唐先生已不在海協工作,但仍在為兩岸交流而努力。他請記者代為轉達他對唐先生的問候,並托記者轉告他,想請他再次來臺訪問。

    焦仁和告訴記者,在兩岸兩會的交往過程中,他逐漸了解了大陸方面的談判意圖。他説,本來大陸方面要求先進行兩岸政治談判,因為雙方談判的層次較高,更容易將問題在談判桌上解決,從而可以縮短談判時間。但由於當時台灣方面擔心大陸在政治談判中設置“圈套”,使其“上當”,故而要求雙方先進行事務性商談,待取得成果後再進行政治談判。他認為,其實,當時台灣的確是有點多慮,要不然兩岸關係的局面可能會比現在要好。

    家庭和睦萬事興

    焦仁和先生祖籍河北省清河縣。1948年11月11日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仁和路上的仁和醫院,故取名為焦仁和。他母親是北京人,外祖母是旗人。其父曾在石家莊法院當院長,後任職于浙江海寧、杭州等地。1949年1月被改調派往台灣高雄市任法院院長。於是,全家人隨父前往台灣,從此便留在了祖國寶島。一直到1987年,台灣開放島內居民赴大陸探親,他家才與大陸的親屬恢復了聯絡。

    焦仁和畢業于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法學院,後赴美國繼續深造,取得了俄亥俄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之後又赴英國倫敦大學政經學院進行研究學習。回台灣後,焦仁和先後擔任過文化大學和東吳大學教授、“行政院陸委會”副主委、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僑委會”委員長等職。

    焦仁和卸任後開設的“信和國際法律事務所”,主要以各種法律問題的諮詢、兩岸及其涉外投資業務以及國際貿易與技術合作等涉及法律事務的各種問題。目前,“信和”已在大陸的上海和北京分別設立了辦事處。

    由於在海基會任職期間和辜振甫先生建立的良好關係,焦仁和現在仍經常和辜老先生一起聊天或聽戲。焦仁和告訴記者,他的母親今年已81歲高齡,身體仍然很好。焦太太在台北師範學院教書,3個孩子中大哥已大學畢業,二女兒搞藝術創作,最小的女兒今年也要考大學了。談到家庭,焦仁和臉上充滿了幸福,看得出這是一個和睦的家庭。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1年07月0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