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教育和史地課程

    王宏志

    一、教育比較發達和面臨的問題

    台灣的正規教育分為義務教育、高級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個階段。這裡僅談談義務教育和高級中等教育。義務教育是指對6至14歲的兒童、少年進行的教育,包括小學6年、初中3年,適齡兒童必須入學,否則其家庭要受到罰款等處罰。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義務教育僅指小學階段,自1967年開始,義務教育時間延長為9年,先以金門縣為試點。次年在台灣島全面實施。義務教育期間,學生免交學費,只交少量雜費(現一年交的雜費約合人民幣幾十元)。目前,義務教育已經普及。台灣現在的中等教育,實際上就是高級中等教育,包括高中和高職,而中等師範學校早在1960年已改為師範專科學校。高中和高職的學生要交學雜費(現一年的學雜費約合人民幣500元)。70年代初期,高中發展到頂峰。隨著工業的發展,高級職業學校發展很快,到80年代後期,高職的學生比高中超過了一倍以上。現在的高職也有一些改革,如我們訪問的高雄高級商業學校,現在除繼續辦商業學校外,還辦了綜合高中,兼具高中和高職的教育功能。即同時設置高中課程和幾種職業課程,為學生提供職業試探的機會,以增加學生升學就業的可能。目前,台灣當局通過《高級中學法》,地方可以自行開辦高級中學,高級中學的類型分為普通高級中學、綜合高級中學、單類科高級中學和實驗高級中學等。單類科高級中學,包括體育、音樂、科學、商業等,具有高職和特長培養的性質。實驗高級中學設資優班,滿足數理資賦優異的學生的特殊需要。學校還利用附近大學、科研機構的專家,請入校內開專題課或講座。如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就近請清華、交大教授和博士生來校開專設題課程,使學生收益很大。台灣地區高級中等教育的在校率已達85%左右。

    台灣地區的學校一般設備較好,從小學三年級就開電腦課,有專門的電腦教室。一些學校班級的人數較少,像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中,每班只有30名學生。學校比較注重對學生的規範要求,如學生在校時要穿校服,要承擔校內打掃衛生、校門值日、校外交通站崗等事務。學校的課餘生活也比較豐富,學生自己辦刊物,辦書畫展覽、小型音樂會,組織各種社團活動,假期組織外出旅遊等。

    台灣的師資水準較高,各類學校,包括幼兒園、小學的教師,一般都是大學本科畢業,中學不少教師有碩士學位,一些中學校長還要求有博士學位。如我們訪問的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中的戴校長,就有博士學位。他們學校的教師大都有碩士學位。教師的待遇也比較好,薪金高於公務員,還不必納個人所得稅。退休後的待遇優厚,比在職時還多。因此,在台灣,教師成為人們嚮往的職業。高中畢業生報考師範院校十分踴躍。

    台灣教育也存在一些弊端,突出的是嚴重的升學主義傾向,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影響他們全面健康發展,甚至出現逃學、犯罪、吸毒現象。加之黑社會的引誘,不少青少年淪落到黑幫魔窟。我們在台灣期間,從報紙和電視上,常常看到學生被害、失蹤,女學生被欺侮以及學生殺人的事件報道。

    二、課程、教材、考試的改革及其爭論

    近些年來,台灣在課程方面做了一些改革。除基礎課外,還增加了選修課,如新竹工業園區的實驗高中在高二實行文理分組,為學生開設了選修課,以滿足文理學生對所缺學科的需求。如理科班的學生可尋藝術與人生”“國學概要”“歷史專題”等課程;而文科班學生可尋網際網路”及各種數理選修課程。這些選修課都很受學生歡迎。為發展學生的個性,有些學校還開設一些專業性的班,如台灣師大附中就開辦了音樂班、美術班,以使在這些方面有特長、愛好的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其所長。我們參觀了美術班的繪畫書法展覽,有西洋的水彩畫、油畫、素描,也有中國的山水畫、人物畫等,還有各種字體的書法,其中還有一幅北京師大附中一年級學生的書法作品,反映了兩岸青少年的文化交流。同時,台灣地區正在將“課程標準”改為“課程綱要”,因為“課程標準”規定得太死,束縛了教材的編者,要讓編者發揮創意,就要鬆綁,增加彈性,以適應多元化的教材。

    台灣近些年在課程上的改革,對歷史、地理課的影響比較大。一是自1997年開始,初中就以增加鄉土教育為名,開設了“認識台灣”的社會、歷史、地理篇的新課程。據台灣師範大學的歷史系教授王仲孚説,這一新課程,在台灣“引起社會許多人的憂慮和爭論,就是因為‘認識台灣’的課程和教科書,將台灣史從中國歷史中分割出來”,使學生會以為“‘台灣史’是‘我們的’歷史,‘中國史’不是我們的歷史。這是問題關鍵所在”。而原來從初中一年級就開設的歷史、地理課程被削減了,僅在初中二、三年級開設。從這一課程的改動,我們不難看出,台灣當局有意識地向青少年進行“台灣人意識”的教育,強調“我們都是台灣人”,“‘台灣人’已經成為我們在國際社會共同的名字”,而削弱台灣青少年的中華民族意識,淡化他們對祖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認同。台灣的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了這個問題,並提出反對。二是從2001年開始,擬實行九年一貫的新課程方案,改動的方向是走綜合化的道路,據台北師範學院課程所的先生們介紹,擬將歷史、地理課整合為社會課,課程內容為:人與時間、人與空間,以“學生主體”的教育理論進行教學改革,通過主題討論來學習這門課,不告訴學生歷史的結論,讓學生自己去選擇、判斷。對於這一新的課程方案,台灣不少學者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新的課程“欲以社會科‘合科’的名義,將歷史、地理等學科消失于國民教育之中”,如果把這個方案付諸實施,“則勢將造成下一世紀台灣的青少年曆史失憶的現象,一旦‘歷史失憶’,自然就不會對中國歷史認同,當然就不會對中華民族認同了”。他們認為這一改革表面上以“教育民主化、發揮學生主體性”為旗幟,實際上潛含有“台獨”的政治目的。他們還説,歷史課是培養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課程,絕對不能取消,清朝學者龔自珍説:“滅人之國者,必先去其歷史”,以此方式進行教育,有可能使台灣的年輕一代不了解祖國歷史文化,造成祖國、民族觀念的淡化。他們還懇切希望祖國大陸在課程的改革上,“千萬不要取消歷史、地理課”。“如果大陸也取消歷史、地理課,那將使幾億青少年對祖國、民族沒有了歷史的全面的正確認識,對中國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的國家來説,那是很危險的。”

    在教材的編寫上,我們通過訪問編譯館,了解到台灣地區也由一綱一本,開始改為一綱多本,即將過去由編譯館組織專家統一編寫中小學教材,改為由社會各出版單位聘請專家編寫教材,而編譯館組織編寫的教材,也是其中的一套。編譯館出版的教材,要先組織各科教科書編審委員會,成員包括學科專家(約佔40%)、任課教師(約佔35%)、課程及心理教育學者(約佔10%)、教學媒體製作專家(約佔5%)、教育行政人員及本館編審人員(約佔10%)。編審委員會負責教科書的研究、編寫、審查,併為教科書的使用者提供相關的資料、圖片以及闡述教科書的編輯思想和解答內容方面的有關問題。教材的編寫要依據課程標準(以後是“課程綱要”)。各套教材編出後,要通過編譯館的各學科審查委員會審查,每科的審查委員不超過9人,組成人員同編審委員會成員類似。審查後有三種結果:通過、修正、不通過。修正的還需再送審。通過的還要經過終審,終審只是對審查程式做審查,不涉及內容。經終審通過的書稿,可排印樣書,樣書再送編譯館核對,相符的,發給審定執照,有效期為6年。以高中歷史課為例,今秋的新教材就有6套,各有特色。從我們看到的兩套(由王仲孚先生和張元先生分別主編)來看,與以往的高中歷史教材相比在外貌到內容上有了很大的不同,吸取了不少歷史研究和考古研究的新成果,包括祖國大陸的新成果,注意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也較以前活潑了許多。教材的使用,由各個學校自己選用,商家主動送教材到府,由教師學科研究組投票決定,學校尊重教師的意見。任課教師大部分由一年級教到三年級,教材的選用就沒有不銜接的問題。

    台灣島的考試製度也有變化,初中升高中,除考國文(200分)、數學(120分)、英語(100分)外,也考自然和社會,社會包括歷史、地理和公民三門課的內容,共140分,考試在這裡起了作用,使學校和學生都能重視歷史、地理課。高考分三類,文法商、理工和農醫,考歷史、地理的只有文法商一類。因此,高中的歷史課只在高中一年級開設中國歷史課(上學期每週3課時,下學期每週2課時)是全體學生必修,高二的世界歷史社會篇(每週2課時,也有的學校每週為4課時)、高三的中國文化史(每週2課時,也有的學校每週為4課時)是選修,將來考理工、農醫的可以不選歷史、地理課。按照新的《高級中學法》,將全面實施“學年學分制”,讓學校自定課程學分,多元發展教學。這樣,多年實行的留級制度也將取消。到2001年,台灣將進一步改革高考制度,主要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學業情況和愛好向有關高等學校提出申請,高級中等學校則根據學生的平時成績與表現向高等學校推薦,高等學校可以根據申請、推薦情況,再加上高校內部考試,綜合錄取。考試成績只作為參考。

    中央臺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