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打“台灣牌”居心何在?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 席來旺

    繼美國決定向台灣當局大規模出售武器、准許李登輝訪美及小布希發表“協防台灣”談話之後,近日又在陳水扁“過境”等問題上大耍花招,人們不禁要問:在小布希上臺後的短短100多天時間裏,美國頻頻打“台灣牌”,其居心何在?

    為台灣分裂勢力謀求“國際空間”開綠燈

    台灣問題之所以一再拖下去,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美國的支援縱容。近日,美國在支援台灣分裂勢力開展所謂“務實外交”、拓展“國際空間”、尋求對抗中國大陸“和平統一”籌碼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給陳水扁此次“過境”美國提供了空前的行動自由

    眾所週知,中國政府早就嚴正聲明,台灣當局以“過境”為藉口進行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動,這是世人皆知的伎倆,中國政府一貫反對美國與台灣當局進行任何具有官方性質的往來和接觸,反對美國允許台灣當局領導人“過境”美國。可是,美方置中國大陸方面的多次嚴正交涉于不顧,仍准許陳水扁“過境”美國紐約和休斯敦,並安排其與州、市領導人和聯邦國會議員會見等,美國與台灣地區之間官方接觸層級有所提升。

    去年8月陳水扁“過境”洛杉磯時,儘管頗費週折,克林頓當局最終還是阻止了少數國會議員與陳水扁的會面計劃。而且,台灣地區領導人“過境”美國紐約還沒有過先例,即使李登輝1995年訪問紐約州康奈爾大學時,也未獲允許順道前往這個美國第一大城。美國務院發言人在5月14日稱,美行政當局“相信國會議員與外國領袖會面會增進我們的國家利益”,因而予以“鼓勵”。美一位副國務卿5月18日稱,美將分開處理陳水扁“過境”與中美關係,説什麼給予陳水扁“過境禮遇”,不必與美中關係有所牽扯,國務卿鮑威爾5月14日也暗示,陳水扁在美逗留期間,行政當局將會阻止他會見美國會議員。美方此番表白,不禁使人想起1995年美在李登輝訪美問題上的180度大轉彎及其拙劣表演。事實上,陳水扁已經表示,在此次“過境”紐約與國會議員會晤時,將主動要求美國檢討對臺政策。

    允許李登輝到美國從事分裂中國的活動

    美國置中方的多次交涉于不顧,于4月20日決定給李登輝頒發簽證。李登輝並不是像美方所稱的“一介平民”,他的美國之行也並非美國所謂的“私人觀光”。今天雖然李登輝已是去職的台灣領導人,但他從本質上講仍是“台獨”勢力的總代表,而且從來也沒有停止過分裂中國的活動,他一直以種種藉口圖謀訪問日本、美國,目的都是要兜售其“台獨”主張,尋求國際支援。台灣當局政要也一齊為李登輝助陣,公然聲稱這是所謂“整個國家的問題”,充分表明李登輝要去美國絕不是什麼“一介平民”的訪問,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政治問題,無論李登輝以何種身份和名義到美國活動,都有明顯的政治意圖。連4月23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等媒體也承認:李登輝訪美“具有政治意義”。美國允許李登輝訪美,只會助長“台獨”勢力分裂中國的氣焰,加劇臺海緊張局勢,破壞兩岸關係和中美關係。從中美雙邊協議與國際法的角度看,美國給予李登輝簽證,違背了它理應遵守的“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及其與中國有關雙邊協定中的一系列承諾。

    開始支援台灣加入國際組織

    5月16日,美國國會不顧中國的反對,通過支援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法案,法案將送請小布希總統簽署。美國衛生部長湯普森16 日在日內瓦明確表示,小布希總統、美國新政府及他個人都強烈支援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各項活動,這是美國行政部門高級官員首次作類似的公開表示。

    對台灣“安全承諾”的力度在增強 對臺政策試圖從“模糊”轉向“清晰”

    共和黨一直對克林頓的“三不”持批評態度,認為它“缺乏國會批准和公眾認可的合法性”。最近台灣當局強調,將以堅定態度要求美不再提“三不”,希望此舉能夠帶動正面發展,為台灣尋 求參加國際組織帶來幫助。小布希上臺後雖然沒有公開放棄,但也不再提及“三不政策”,反而接受“台灣前途必須由台灣人民決定”的建議。今年4月25日,也就是美國決定對臺出售大批武器裝備的第二天,小布希又在美國廣播公司(ABC)《早安美國》節目中,一反以往美國的模糊態度,明確地説,如果中國大陸攻擊台灣,美國將會保衛台灣,而且 “將盡其所能來幫助台灣自衛”。小布希接受採訪正值其上臺百日之時,此言一齣,立即引起美國輿論的高度關注。許多媒體認為,這意味著美國準備直接捲入臺海衝突。5月17日,小布希在白宮接見美國社區亞太裔領袖時再次聲稱,若中國大陸“動武”美國將會協助台灣。作為在任總統,小布希居然公開説出要“盡其所能協防台灣”,這是中美建交以來所沒有過的,有人擔心美國會變對臺“戰略模糊”政策為“戰略清晰”。

    對臺軍售實現多重突破

    在堅定推進軍事戰略重心東移的政策思維支配下,美國在售臺武器方面更少有所顧忌,置中方的多次嚴正交涉于不顧,于4月24日決定大幅度向臺出售高性能的進攻性武器,並實現數量、品質、機制與領域諸多方面有所突破。從數量上看,此次決定售臺的12架PC-3反潛機、4艘“基德級”驅逐艦、8艘柴油動力潛艇等一系列先進武器,總額超過40億美元,是自1992年老布希售臺150架F-16戰鬥機以來最大宗軍事交易。從品質上看,“基德級”雖在美國屬70年代末的“舊式”産品,但仍屬國際先進武器,並隨時可以安裝“宙斯盾”雷達系統,而柴油動力潛艇是“20年來臺首次獲准購入”,被國際社會公認為“進攻性武器”。從領域上看,美為補償臺未得到“宙斯盾”的“損失”,將對臺目前正在發展的愛國者反導系統提供技術支援,並加強對臺機場、港口的防禦保護能力和對臺軍事人員的培訓,加快軍事技術轉移及共用資訊情報等。從機制上看,美由以往的半遮半掩轉而明目張膽地同“兩岸軍力平衡”,特別是與“大陸在東南沿海的導彈部署”掛鉤,甚至取消美對臺軍售年度會議機制,改為隨時需要隨時進行商討。

    尋求新的法律支援

    5月18日,美眾院通過國務院授權法案,其中包含多項支援台灣的內容。例如,美國在提供武器和防衛服務時,應給予台灣“等同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主要盟國”的地位。法案這一部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字,將使台灣當局更容易取得美軍過剩的武器和裝備,並鼓勵美國與台灣當局的軍事接觸。但該法案需經參院通過並送請總統簽署才能成為法律。法案其他與台灣有關的部分包括,總統在美方官員與台灣當局舉行軍售會談之前30天之內應與國會就此問題進行磋商,美方官員每年至少應與台灣副參謀總長以上層級官員在華盛頓舉行一次對臺軍售會談,授權行政部門轉移四艘“基德級”驅逐艦給台灣。此外,法案也包含若干不具法律約束力的意見。

    美為何要重新調整對臺政策

    從小布希本人來看,他比較“偏向台灣的安全利益”

    競選期間他在台灣問題上強調:台灣問題必須和平解決、堅持《與台灣關係法》、支援《台灣安全加強法案》、保證信守對台灣的承諾,提出美國必須“協防台灣”、要把台灣納入戰區導彈防禦體系、台灣是美國的盟友等。但是,近日小布希關於“協防台灣”講話在美國內引起的反彈表明,其“盡其所能”防衛臺的誓言履行起來也有困難。可以説,小布希所謂“盡其所能”的言論,一定程度上是他對臺政策思維的自白,但是他沒有也不可能把這一宣示作為美對臺政策的正式政策立場。因為在他講話之後,連國防部長和一些國會議員也感到吃驚,抱怨總統未與他們商量,而且小布希本人在隨後對媒體的談話中又重申了“一個中國”政策,希望保持兩岸關係的平衡,這就讓他在所謂“協防台灣”的問題上有更多的迴旋餘地,必要時他可以用堅持“一個中國”的大框架來避開所謂“協防台灣”的承諾。誠然,他那句話暗含著在臺海衝突時美可能投入自己的兵力,但美國不能不顧及中美關係對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性,不能不顧及美朝野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的立場,而且就美國民意而言,美大多數人是不願為台灣而作出犧牲的。

    與美目前整體對華政策調整相適應

    在“撞機事件”後中美關係出現一些新變化,美國一些頗具影響力的中國問題專家提出,中美兩國應簽署一個全新的聯合公報,取代現存的 三個“中美聯合公報”,作為兩國關係發展的新基石。小布希將中國當做頭號潛在戰略競爭對手的定位更加明確,對中國崛起的疑慮和戒心加劇,近期美政策思維和初步政策行動表明,美從軍事上正在加大對中國的制約力度。美著名智庫蘭德公司近日發表一份美軍方資助的研究報告,建議美國加強針對台灣和南海的軍事部署。據稱蘭德公司的這項建議已為小布希行政當局所採納,即美國在繼續反對台灣獨立的同時,應該更明確地表達支援台灣對抗中國大陸攻擊。台灣問題在美對華戰略中的分量日益加重,美國越來越發現,在對付中國的各種手法中,惟有“台灣牌”最易操縱,也最有效,具有全新的戰略意義,成為制華戰略成敗的關鍵。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美國的對臺政策不斷調整,種種跡象表明,在支援台灣當局和分裂勢力方面現在美方又向前邁出新的步伐。美國甚至要以中國大陸方面在台灣問題上的“表現如何”來決定對華政策向哪個方向發展,即在何種程度上“接觸”或“遏制”。若處理不好,台灣問題有可能成為中美新對抗的焦點。

    儘管美當前對臺政策正在調整,但它難以改變美兩黨前6屆政府基本的對臺政策方針,即“一個中國”原則的政策。

    這是美6位總統多年來對華政策的最大共識,也是維繫和發展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正如美輿論所言,這一政策可以用幾句話來概括:以“一個中國”政策為基礎,以“三個公報”和《與台灣關係法》為依據,以盡可能維持長期不統不獨為目標,以兩岸對話和台灣問題和平解決為核心等。美在台灣問題上的複雜心態是:既不願臺“製造麻煩”,進而使局勢失控,更不願中國大陸“加快統一進程”,從而削弱美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地位;既要“抑獨”,骨子裏卻更注重“防統”;既要大幅度提升台灣當局軍事實力以提高中國大陸對臺動武的門檻,又不至於從根本上導致中美關係的逆轉;行政當局既要利用國會親臺反華之舉向中國大陸施壓,又要適當約束國會不至於走得太遠。在保持臺海兩岸穩定方面,中美兩國儘管目的不同,但存在著有限的利益重疊,考慮到整體國家利益,美不會走極端,不會因台灣而從根本上犧牲中美關係大局,美為台灣與中國大陸不惜全面開戰的決心未定。“台灣牌”並不是好玩的。

    《北京青年報》 2001年5月22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