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日、臺反華勢力的新動向

    徐博東

    近期以來,遠東局勢頗不平靜,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令人堪憂。始作俑者,乃美、日、臺三方反華勢力相互勾結、狼狽為奸所致。

    美國新總統布希,早在去年競選期間,就宣稱中美兩國不是“戰略夥伴關係”而是“戰略競爭關係”。上臺伊始,即在處理軍機擦撞事件過程中蠻不講理,大耍無賴,霸權主義的面目表露無遺,使中美關係急劇惡化。

    與此同時,日本森喜朗政府則因對右翼團體編寫的美化侵略戰爭的初中歷史教科書採取姑息態度,激起日本國內外強烈的批判聲浪。南韓政府還為此而召回駐日大使,表示抗議。即將鞠躬下臺的森喜朗尚未就此事向亞洲各國人民作出交代,緊接著又和外相河野洋平大唱雙簧戲,以所謂“人道考量”為藉口,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嚴正交涉和警告,悍然于4月20日發給“台獨”勢力的總代表李登輝赴日簽證,使本已緊張的中日關係雪上加霜。

    日本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動作,得到了美國布希政府的密切配合。就在森喜朗政府發給李登輝入境簽證的同一天,美國政府也同時發給李登輝5月初赴美重訪其母校康奈爾大學的簽證,而且一口氣發給了他5年多次入境的簽證。這顯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美、日、臺三方精心策劃的行動。

    中國政府對美、日兩國簽發李登輝入境簽證的強烈抗議聲猶在耳、中美之間因軍機事件的爭執尚未平息,4月24日,美國布希政府竟變本加厲,無視中美關係大局,公然決定向台灣出售大量高科技的武器裝備,給台北“台獨”政府撐腰打氣,對抗中國大陸。

    人們不禁要問:美、日兩國究竟要幹什麼?

    上述美、日反華勢力的一連串動作中,台北陳水扁政府充當了很不光彩的角色。

    美國政府決定對臺高科技武器軍售,台北政府喜形於色、倍受鼓舞自不待言。而對於中美軍機擦撞事件,台灣當局領導人表面上保持沉默,實則內心竊喜,以為有機可乘。某軍方高層人士甚至公開宣稱,他們“全程監控事件發生的全過程”,“掌握有中共機員在空中對談的錄音,並已將錄音磁帶交給了美方”。

    對於日本森喜朗蓄意姑息右翼勢力,核準出版美化侵略戰爭的歷史教科書,台北政府起初裝聾作啞,後來迫於島內進步輿論的壓力,才不得不敷衍了事、裝模作樣地在私底下向日本政府提出“交涉”,與亞洲各國政府憤怒聲討森喜朗政府形成鮮明的對照。

    至於對李登輝赴日簽證問題,台北政府更是上自“總統”陳水扁、“副總統”呂秀蓮,下至“行政院長”張俊雄、“外交部長”田宏茂等,“傾巢而出”,口出狂言,力挺李登輝。而且種種跡象表明,這一備受爭議的 “簽證”事件,其實是扁李合作、共同策劃的政治陰謀,決非李登輝個人單純的、孤立的政治事件。若再連係到近期以來扁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宣示和政治動作,人們有理由相信,陳水扁正在調整立場,悄悄將兩岸政策拉向右轉。

    跡象之一:3月18日,陳水扁在出席海外獨派團體所組成的“世臺大會”年會中,刻意脫離講稿自稱“台灣總統”,並忘情地高呼“台灣人站起來”。會場上,有前民進黨主席姚嘉文致詞 “預祝台灣國早日實現”,有大會司儀不斷率眾高喊“台灣國一定勝利”。在這種特定場合陳水扁作此宣示,其政治意義已不言自明。

    跡象之二:3月19日,陳水扁在接見“世臺大會”幹部時,對他在“元旦文告”中提出的“政治統合論”首次作出“詮釋”。陳水扁稱:“有些人聽到‘統合論’就跳起來,但同一個字、同一問題我們可以做有利於自己的解釋,不是‘統’就表示要統一,大家不要玩文字遊戲或被文字迷惑、嚇倒”云云,由陳水扁自己出面戳穿了所謂“政治統合論”的實質。

    跡象之三:3月23日晚,陳水扁在玉山官邸閉門宴請一批“台獨”大老。事後島內“獨派”報紙《自由時報》報道:陳水扁在餐敘中強調,“美國新政府上臺後,新政策明顯傾向台灣與日本”,“中國現在落入被動防守的地位”,“國際大情勢對台灣正趨向相對有利”,表示要改變“過去以平穩安定為導向的做法”,“以主動積極”的態度施政,並稱:“今後對杯葛者沒有必要再做讓步”,“也將致力於台灣意識的厚植與強化”。同時陳水扁還特別指出:“今年四、五月將是兩個重要的月份”,“包括李登輝前總統訪美與本人出訪中南美洲國家,都將在這個時段進行”。陳水扁説,“這一連串的外交出擊,預料對國家將是正面有利的結果”。很顯然,陳水扁認為:布希新政府上臺後,國際情勢已轉趨對台灣有利,他要改變策略,轉守為攻,配合美國新的對華政策,主動進行“外交出擊”,而其中李登輝的出訪,便是扁政府“這一連串外交出擊”的重要一環!而依照當時的設計,李登輝出訪美國預定在四月份,並在返臺途經日本時以“就醫”為名,在日本停留,推行“過境外交”,以實現日臺關係“零的突破”。只因不久後發生中美軍機擦撞事件,加之美國對臺軍售要到四月下旬才會見分曉,時機過於敏感,故爾才將訪美日程延後、訪日行程提前。

    據日本《經濟新聞》4月19日報道:李登輝的親信人士説,陳政權與日政界的關係不深,因此需要“依賴在對日關係方面與日本政治家交際很廣的李登輝的人際關係”。同時還披露:接近李登輝的國民黨幹部説,“陳水扁偷偷訪問了李登輝”。該報道評論説:以台灣前總統李登輝申請訪日簽證問題為契機,“出現了陳水扁總統與李登輝前總統在外交和內政方面進行合作的動向。一方面陳政權向日本做工作,要求發給李登輝簽證,另一方面利用國民黨有關人士支援陳政權的設想也浮出水面。可以認為,統帥少數執政黨民進黨的陳水扁總統的想法是,希望借助李登輝的力量,加強不穩定的政權基礎”。

    上述兩篇報道所透露出來的政治資訊是顯而易見的。無怪乎前段時間針對李登輝赴日簽證問題,陳水扁一改往日“以柔軟勝剛強”的低調身段,以異乎尋常的強硬口吻,攻擊大陸反對李登輝訪日是在“咆哮”,並使用了“一個國家管到另一個國家”、稱李登輝為“外國平民”這種具強烈暗示的台獨語言。而與此同時,島內政壇則盛傳親李勢力正在積極運作,籌組“新政團”投入年底“立委”選舉,準備選後與民進黨合作,協助陳水扁政府穩定島內政局。

    跡象之四:值得重視的是,在陳水扁宴請“獨派”大老後的一週,也即3月31日,《自由時報》發表題為《布希政府對臺政策轉向我應主動因應》的社論,公開鼓吹陳水扁政府大陸政策右轉。社論稱:“陳總統簡單幾句話,已經概括了最近亞太地區安全形勢的微妙轉向。我們認為,執政當局既然有此認識,便當依此新形勢來思考中國政策”,抨擊自扁政府上臺以來朝野各界提出的所謂“四不一沒有”、憲法一中、一中各表、屋頂理論、邦聯制、政治統合、共同市場等等説法,“幾乎都是以克林頓的 ‘三不’政策自我設限的思考,其中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失敗主義甚至投降主義因素”。並危言聳聽地以冷戰口吻叫囂:“如果在布希政府轉向台灣之際,台灣卻逐漸向中國傾斜,偏離民主陣營的安全戰略佈局,其後果必然是一場空前的災難。”主張台灣必須“在兩岸和外交作為上加強主權地位”,例如停止實施調整“戒急用忍”等等。

    這實際上是扁政府對外施放的風向標。果然,社論發表後不久,4月16日,蔡英文便對外宣示:“陸委會3月底送至行政院的戒急用忍調整報告必須重新評估經濟變動因素”,“政府惟有在充分掌握風險的條件下才會鬆綁戒急用忍”。同時還宣稱:開放大陸人士來臺觀光,“必須考量許多因素”,已不可能按原定計劃於今年7月1日實施。至於開放兩岸直接“三通”的承諾,蔡英文更是緘口不提,顯然也已被扁政府無限期地打入冷宮。

    上述種種,在在都説明扁政府正在調整立場,其兩岸政策正在悄悄右轉,以因應所謂“國際大情勢”的變化,心甘情願地充當“馬前卒”,積極賣力地配合美、日反華勢力“遏制”、“圍堵”中國大陸。陳水扁民進黨政府上臺執政一年,內政方面拿不出一份像樣的成績單,民眾怨聲載道,面對即將到來的年底“立委”和縣市長選舉,陳水扁政府亟欲在“外交”方面取得突破,為民進黨選舉製造利多。然而陳水扁誤判形勢,舍正道不走偏走歪道,不僅堅守“台獨”立場,至今拒絕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和92共識,致力於緩和、改善兩岸關係,相反在兩岸政策方面圖謀倒退,而這樣做只能是飲鴆止渴,決非2300萬台灣人民之福,更不可能擺脫目前民進黨少數政府內外交困的窘境。

    人間4月,大自然正值春暖花開的季節,但伴隨著中美軍機擦撞事件的爭執、美國對臺軍售案的出籠和美、日兩國政府核發李登輝入境簽證,以及台北陳水扁政府兩岸政策的轉向等等,這一連串政治事件的發生,是否意味著中美、中日關係以及兩岸關係的寒冬即將降臨?遠東局勢將被引向何方?愛好和平的人們不能不深感憂慮、提高警惕,並積極尋求破解之道!

    《華夏經緯網》2001年4月2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