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推不開聯合國的門  

    就在陳水扁提出“一邊一國”的謬論後沒有幾天,臺當局又收買了一些所謂的“邦交國”,在聯合國開始重演一年一度的公開鼓吹“一中一台”、破壞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的活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臺當局的“台獨”色彩變得更加嚴重。

    表面上處理得很低調

    8月7日,甘比亞、薩爾瓦多和塞內加爾等12個國家聯名向聯合國秘書長安南遞交了一份信函,要求將所謂“中華民國(台灣)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補充列入第五十七屆聯大會議議程。本來,聯合國秘書處根據上屆聯大的討論情況以及一年來聯合國的工作,已經擬定了本屆聯大的臨時議程,共有168項;所謂的“台灣代表權問題”不在擬定的項目之內。但台灣當局自1993年以來,每年都在聯大開會前的最後時刻,鼓動收買一些“邦交國”提出這個問題。雖然每次都被聯大總務委員會拒絕,但台灣當局九撞南墻不回頭,今年已經是第十次企圖“闖關”了。

    由於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在大陸和島內都掀起了軒然大波,連布希政府對陳水扁這種擾亂反恐大局,且事先不打招呼的做法也相當不滿。因此,臺當局對這次推動“加入”聯合國的活動表面上處理得相當低調。12國信函遞交給聯合國後,不僅沒有馬上公開,而且嚴令保密。連台灣的新聞媒體也是在8月14日臺“外交部”正式對外宣佈後,才得到提案的內容。這與臺當局往年大張旗鼓,花錢做廣告宣傳的手法很不一樣。

    今年的提案“台獨”色彩更濃

    但就12國提案的內容來看,臺當局的做法一點也不低調,反而是“台獨”色彩更加明顯,這與陳水扁“一邊一國”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今年的提案和往年比較有顯著的差別。

    首先,提案的標題稱呼作了重大修改。以往的提案都是用“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在台灣”作為主題稱呼,“台獨”色彩還有所遮掩。今年則公然改用“中華民國(台灣)”,等於將“台灣”與“中華民國”並列,甚至暗示代替“中華民國”。這與“台獨”極端分子鼓吹的以“台灣”名義直接要求“加入”聯合國只有一步之遙。

    第二,在信函附件之一的《解釋性備忘錄》中,公然提出“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不厭其煩地強調“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和地方政府”,甚至説什麼“台灣採取了具體步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貿易關係正常化”等,完全以一個外國人的口氣談論兩岸關係。這種語氣在前幾年的《解釋性備忘錄》中也是看不到的。

    第三,在信函附件之二的所謂《決議草案》中,不再像以前那樣採取柔性迂迴的辦法,只要求聯大設立工作小組來“研究”臺當局“無法參與”聯合國的問題,而是直接要求“確認中華民國在台灣2300萬人民在聯合國系統的代表權”。這就比以前的要求大大提高了一步。

    此外,這次的《解釋性備忘錄》不僅篇幅比以往長許多,而且語氣特別強硬,公然挑戰聯大第2758號決議,宣稱該決議“沒有解決台灣的代表權問題……被錯誤地用來作為將台灣排除在外的理由”。它還指責聯合國機構不準台灣代表參加世界衛生會議和聯合國其他系統的會議是“歧視”,好像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犯了天大的錯誤,必須向它賠禮道歉。這反映出台灣當局完全錯誤估計了國際形勢,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顯得十分狂妄可笑。

    我常駐聯合國代表致函安南

    針對甘比亞等國的信函,我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王英凡大使在8月9日也致函安南秘書長,嚴正闡明瞭中國政府對這一問題的立場,批駁了上述《解釋性備忘錄》中的種種謬論。王英凡在信中引用《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歷史文件以及聯大2758號決議,説明“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中國的惟一合法政府”這一國際社會公認的無可爭辯的客觀和法律事實。他指出,2758號決議的精髓正在於國際社會所公認的一個中國原則。

    王英凡還揭露臺當局採取一系列卑劣手法推動“漸進式台獨”,揭露陳水扁公然聲稱海峽兩岸“一邊一國”,準備用“公民投票”的方式,在“需要的時候決定台灣的前途、命運和現狀”的“台獨”真面目。他指出,“台獨”分子的分裂行徑加劇了海峽兩岸關係的緊張,將對兩岸關係造成嚴重破壞,並危害亞太地區的穩定與和平。

    美國表示不支援台灣的舉動

    這封信函是今年在聯合國開展的反對“台獨”、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前哨戰。聯大總務委員會將在本屆聯大開幕後的第二天,討論這一問題。另外,8月13日,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美國國務院官員表示,美國在台灣申請“加入聯合國”問題上的官方立場不變,即美國支援台灣參加不需要以主權國家為先決條件的國際組織;在台灣不可能成為某些國際組織的成員時,美國支援台灣以適當的形式參與這些組織的活動。

    因此,台灣當局這次“闖關”的結果是完全可以預料的,肯定碰壁失敗。但台灣當局在這次鬥爭中究竟如何表演,對判斷陳水扁在“台獨”的路上究竟會走多遠,還是有一定意義的。(何洪澤)

    《環球時報》 2002年08月1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