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海拓臺的跳板列島——澎湖縣

    台灣的開拓與發展自明清始。拓臺的先民大多由閩南而來,而跨海的第一站常設在大陸到台灣之間的諸島嶼上,尤其是澎湖列島,更是拓臺先民跨越台灣海峽的“跳板”,因此古跡甚多。

    澎湖縣位於台灣海峽中流,東與雲林、嘉義兩倒相望,西與福建廈門相對。全縣由澎湖本島及周圍64個島嶼組成,統稱澎湖列島,是台灣唯一全部以島嶼組成的縣。縣治設在馬公市。

    澎湖是全臺開發最早的縣,為初期大陸人民移居台灣的踏腳石,故有“台灣海峽之鍵”的稱號。古跡多具悠久歷史。境內的天后宮,是台灣最古老的媽祖廟,還有文石書院、觀音亭、七美人冢、西臺古堡等,均有歷史可考。著名的澎湖跨海大橋、桶盤嶼、通梁榕樹等景觀,亦各有特色。

    澎湖島原為火山噴出之熔岩臺地,既無高山,也不河川,不宜耕種,但漁産豐富,且品類繁多。桃色珊瑚和澎湖文石為其特産,用以加工製成的戒指、項鍊、耳環、領帶夾等飾物暢銷海內外。

    馬公天后宮

    馬公原名“媽祖宮”,簡稱“媽宮”,後訛音為“馬公”。馬公島是澎湖列島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海島,又稱澎湖島。馬公島上的天后宮,是台灣最古老的媽祖廟,也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古跡。相傳始建於元朝後期,1592年(明萬曆二十年)重修。如今廟內墻垣斑駁剝蝕,道盡歲滄桑。但細看,仍能發現這座閩南特色的廟宇建築結構精巧,浮雕技藝精湛,廟貌莊嚴古樸。正殿重檐燕尾脊淩空欲飛,線條流暢。檐下樑柱、柱礎石鼓、窗欞及殿內各處的裝飾雕刻,無不栩栩如生,充分展現了當年閩南工匠師傅的非凡技藝。

    天后宮正殿主祀媽祖,有媽祖神像多尊。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清廷加封媽祖為天后,媽祖宮從此也改名“天后宮”。今大殿內尚有康熙帝所賜“神昭海表”匾一方,及當年禮部郎中雅虎宣讀的祭文之匾額。天后宮的後殿柱壁間,嵌有一方石碑,上刻“沈有容諭退紅毛番未麻郎”字樣,是為紀念1604年(明萬曆三十二年)福建都司沈有容率兵驅逐入侵澎湖的荷蘭海軍而建,碑高198釐米,寬約28釐米,屬台灣最古老的碑刻之一。此外,周圍政治家節孝祠、萬軍井等古跡。

    文石書院

    文石書院位於馬公鎮東郊,是清代以前澎湖唯一的學府。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冬,貢生許應元在此提倡儒學,選育人才,並募款興修學府,取名為“文石書院”。書院裏原陳列圖書史冊極多,堂中祀奉文昌帝像以及朱熹、程顥、程頤、周敦頤、張載等五位宋代理學大師。當時書院擔負著興盛儒學的重任,是澎湖文化的發源地。中法戰爭時,書院被法軍付之一炬。日據日期,這裡改祀孔子,成為孔廟。

    目前建於文石書院遺址上的孔廟,是60年代修造的。前為大成殿及聖祠,後為文昌祠,右側是古老的登瀛樓,為文石書院遺跡,門庭秀雅,頗有書香氣息。登樓憑欄遠眺,可見澎湖灣碧波萬頃,白浪滔滔。附近還有記載著書院建立和整個澎湖列島開發歷史的石碑兩塊,極具研究價值。

    觀音亭

    觀音亭在馬公鎮的西海岸,建於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 廟宇依山俯視水,建築造型優美,門前一對石獅雄踞,廟內主體跨度大,進深長,寬敞氣派,門扇上還有各種不同的彩色浮雕,工藝精細,古色古香,為澎湖首屈一指的古剎。

    西臺士古堡 西嶼燈塔

    馬公島西面的漁翁島,是澎湖第三大島,又名“西嶼”。西臺古堡就坐落在西嶼鄉外垵村南臨海的高地上,是一座隱蔽式的海岸防禦工事。古堡始建於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用以防禦外來侵略者。其佔地達8.15公頃,由若干條地下隧道構成,整體成“山”字形,隧道寬4米多,高近4米,堡頂與地面同高,頂上覆蓋綠草,遠望不易察覺。堡內裝置大炮4門,駐軍最多時達5000人,工事完善,至今猶存。

    “西嶼落霞”是這裡著名的景觀,自古以來就列為“澎湖八景”之一。若從馬公島觀音亭望西嶼落霞,西嶼似巨鯨浮沉在紅霞金波之間;若在漁翁島上觀西天彩霞燃燒,無邊的大海色彩艷麗,如詩如幻地疊起霞裳,伴隨著太陽歸去的豪壯氣勢,令人心緒激蕩。

    西臺古堡以西幾百米處,聳立著一座高高的燈塔。初建於1828年(清道光八年),是全臺第一座燈塔,稱“西嶼燈塔”。1875年(清光緒元年),改為西式白色圓形塔,塔上裝500坎德拉四等不動白色燈,光線可射出15海裏,不僅為台灣海峽航行的船隻提供了方便,而且為古樸的漁翁島增添了異彩。

    澎湖大橋

    在澎湖第二大島白沙島與漁翁島之間,有一座宏偉的大橋,橋頭聳立著白色半弧形拱門,上面豎著“澎湖跨海大橋”六個大字。這是遠東第一深海大橋,總長5541米,其中橋梁長2160米,海上路堤長320米,路上引橋3061米,計橋墩74座,橋孔68個,橋面並非筆直,而是依海床地形彎曲或升降;橋上是單行道,每隔100米有一處會車道;橋體均以鋼筋水泥結構建造,從1965年4月動工,1970年12月竣工,歷時近6年建成通車。遠望這座大橋,猶如一道長虹,淩空飛越,把澎湖本島和白沙島、漁翁島的古跡和秀麗景致連為一體,大橋本身也成了一個新的景點。若于風和日麗佇立橋上,看海闊天空,沙鷗翔集,聽浪音濤聲,心曠神怡。若恰逢風狂潮急,走在橋上,回顧皆是驚濤駭浪,似乎怒潮將把大橋席捲而去,不免産生驚心動魄之感。

    通梁榕樹

    過澎湖跨海大橋即達白沙島的通梁村,這裡有一棵罕見的大榕樹。樹齡已有300多年,樹高僅3米多,頂面寬平,因風勢影響,樹枝長到一定高度就橫向生長,使樹冠成為一片翠綠的華蓋。覆蔭面積意達660多平方米,約有兩個籃球場那麼大,顯得格外壯觀。樹上垂下的氣根有90支之多,有的落地入土長成樹榦,一根根屹立如林,共同支撐著碩大的頂蓋。走進榕蔭中,仿佛走進一座小樹林。在土質與氣候條件惡劣的澎湖,這棵古榕地長壽遐齡,鬱鬱蔥蔥,實為一大奇觀。相傳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有一艘福建商船在途經澎湖白沙鄉時遇大風沉沒,只剩一個內植小榕樹的盆景漂流到了通梁村海邊,為鄉人拾獲移植在村裏保安宮前,隨日月流逝,小榕樹越長越大,不僅存活至今,而且成為全台灣屈指可數的大榕樹。

    七美嶼和七美人冢

    七美嶼原名大嶼,為澎湖列島中第五大島,位於群島的最南端,因島上有澎湖最早的古跡“七美人冢”而改名七美嶼。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作亂,四處動掠。一次大嶼遭襲,有七位年輕美貌的姑娘藏于山洞,後被倭寇發現並被追趕到一口井邊,七位姑娘不甘受辱,相繼投井殉節。後來鄉鄰為之掘土掩井而葬。不久,冢上竟長出了七株楸樹,開出白色小花,香氣四溢。鄉民們認為這是七女貞魂所化,於是在井這立碑紀念,上刻“七美人冢”。如今冢與樹俱在,樹雖不算高大,卻已有400多年曆史,枝繁葉茂,蒼翠濃密,枝柯交纏,成為澎湖的名勝之一。

    虎井沉城

    虎井嶼位於馬公島西南方,是澎湖列島的第七大島,其東南海底有一神秘莫測的“沉城”奇觀。每逢天清水澈、波平浪靜之時,蕩舟至虎井嶼東南近岸的海面上,俯視海底,隱隱可見一紅色小城,周圍約30多米,恒墻猶存,雉堞可數,雖影影綽綽,時隱時現,但確有其事,曾有漁人潛入水底取出紅磚以證實。至於沉城的來歷,眾説紛紜,一説是早年荷蘭人佔據湖澎時,曾在風櫃半島築紅磚炮樓,後明宮潛近炮樓用炸藥將其炸沉,傾入海底;又一説是一艘運磚船沉沒於此;再一説是元代就有紅磚城,因地震海嘯而陷落海底。至今沉城之謎仍未解開,吸引了眾多遊人來此探秘。

    風櫃聽濤

    風櫃尾半島位於馬公港對面,與馬公半島合抱而成馬公灣。風櫃海濱,周圍山崖層層相疊如鱗片狀。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這裡風浪特別大,浪潮拍岸,形成許多海溝和海蝕洞。在風櫃半島北部最外側有個風櫃洞,直徑約達4米左右,每當巨浪涌入洞中,就會聽到從巨洞深處傳來如同驚雷般的海濤迴響聲,人稱“風櫃聽濤”,聲勢壯闊,形成奇景。

    澎湖列島除了馬公島、白沙島、漁翁島、七美嶼等大島外,還有許多散佈在海上的小島,亦擁有各自的景觀特色。如由節狀紋理分明的石柱羅列環抱而成的桶盤嶼海崖,陡峭雄壯;居群島最西面的花嶼以“仙人腳印”的自然景觀和美麗的花嶼燈塔吸引遊人;圓禺島的樹枝狀活珊瑚群,令人目不暇接;島嶼上如同泰山山形的石敢當造型,例證了台灣與大陸的歷史淵源;錠鉤島的玄武岩變化無窮,形狀酷似桂林山水,被譽為“海上桂林”;大小雞善兩島上層層疊立的玄武岩雄偉奇異,有“東海黃山”之稱……此外,澎湖本島還有忠列祠、施公祠、四眼井、孤拔墓和林投公園等古跡名勝。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