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媽祖崇拜的起源與發展

       新世紀的第二天,台灣金門、馬祖的媽祖信徒乘船直接來到祖國大陸,向媽祖祖廟進香。台灣媽祖崇拜的起源與發展是怎樣的呢?

    台灣的媽祖崇拜起源於祖國大陸的福建省。據學者考證,媽祖姓林名默,居福建莆田湄洲島,生於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傳説她幼時即能預知禍福,後得傳玄機妙法,能乘席渡海,平波息浪,專救危船難民。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九日,林默在福建湄洲島去世,漁民們稱她羽化升天,供奉她為“天上飛仙海上神”,又在湄洲島修建了第一座媽祖廟。漁民出海前都要來此廟燒香敬神,祈佑漁民的安全。

    宋代以後媽祖崇拜廣泛傳播,媽祖成為我國東南沿海一帶出海漁民與航海船員的保護神,並且得到國家的承認。宋代皇帝封媽祖為“顯濟妃”,元代皇帝加封為“護國明著天妃”,明代皇帝追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媽祖被晉陞為“天妃”,於是從湄洲祖廟分支出去的不少媽祖廟就起名“天妃宮”。明代鄭和七下西洋,每次出海前和返航後都要隆重祭奠天妃之神,並多次到湄洲祖廟祭祀。鄭和還將媽祖崇拜傳到南洋,琉球、馬六甲等地都先後建有媽祖廟。

    清初康熙皇帝將媽祖封為“天后”,又批准在台南修建了天后宮。由此,媽祖崇拜在台灣掀起熱潮,全島興建大小媽祖廟222座。據説目前全世界有媽祖廟上千座,台灣有800多座,而台南一地就有116座。台南市天后宮、雲林縣朝天宮、彰化市南瑤宮、台中縣大甲鎮瀾宮是台灣規模最大、香火最旺的4座媽祖廟,長盛不衰。所有媽祖廟都是從福建各地的媽祖廟分香而建的,並因此而稱呼不同。來自湄洲的稱為“湄洲媽”,來自泉州的稱為“溫陵媽”,來自同安的稱為“銀同媽”。

    如今,媽祖在台灣被尊為“天上聖母”,它早就取代了龍王爺的地位,成為觀音菩薩的化身,人稱東方的維納斯。台灣百姓家中常在神龕中挂“家常五神”,媽祖畫像位居其中。台灣被認為是全世界民間信仰最盛行的地區,而媽祖與王爺、觀音共同組成了台灣民間三大信仰。目前台灣有媽祖信仰者1600多萬,佔台灣總人口70%以上。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是天后聖母聖誕日,許多地方在媽祖廟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

    進香是媽祖崇拜的重要活動之一,也稱分香、割香。建一個新廟後,必須要回到老廟,從老香爐裏分一些香回來,放進新的香爐裏;還要從老廟裏請一幅媽祖神像,供奉在新廟裏,這就是進香。新廟從老廟進香,老廟從老老廟進香,層層進香,年年進香,通過進香而把廟與廟聯繫起來,把信徒們組織起來。

    1949年後,兩岸交通隔絕,台灣的媽祖信徒無法回祖廟進香。八十年代,大陸沿海各地的媽祖廟修飾一新,香火日趨旺盛,福建省莆田還舉辦了媽祖節以及媽祖研究國際會議,台灣媽祖信徒要求回湄洲進香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他們衝破台灣當局的阻撓封鎖,以不同方式回到大陸尋根。八十年代初,有兩艘臺輪首次冒險開到湄洲島朝拜媽祖,隨後每年都有許多台灣信徒直接或間接來到湄洲媽祖廟進香和請媽祖神像。1986年,台灣當局“開放大陸探親”之前一年,秘密或公開到湄洲進香的臺胞有1000多人。1989年10月8日,來參加媽祖羽化升天日紀念的臺胞達3000多人,僅台中縣大甲鎮瀾宮組織的朝聖團就有2400多人。

    九十年代中期以後,每年有10萬以上香客從台灣到湄洲朝拜祖廟。據不完全統計,10多年來台灣香客總人次已突破百萬。他們絕大多數人是繞道香港或日本而輾轉到湄洲的,交通極不順暢。兩岸媽祖信徒都強烈要求台灣當局開放兩岸直航,並由此促進實現兩岸“三通”。2000年7月16日,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先生率謁祖進香團2000多人,繞道香港經廈門抵達莆田,手續複雜,原本兩個小時的路程卻花了十幾個小時。顏先生對記者説:“我們大家都是中國人,同根同宗同信仰,都信仰媽祖。大甲鎮瀾宮的媽祖,就是由莆田移民林永興從湄洲奉請來的,距今270年,一代傳一代,香火鼎盛,庇護保祐我們平安。兩岸‘三通’是台灣島內最大的民意。”

    台灣與大陸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無法“獨立”,這從台灣媽祖信眾的尋根進香活動中也得到了證明。廈門到金門,近在咫尺,僅僅6公里的路程,卻走了50個年頭。百萬香客不折不撓地走向湄洲,終於走通了廈門—金門之路。這條路的意義遠遠超出了媽祖信仰和進香拜祖,它必定會促進兩岸的直接通郵、通航、通商,對祖國的和平統一作出積極的貢獻。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1年01月22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