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1994年台灣地方選舉

    (一) 1993~1994年縣市長、鄉鎮市長及縣市議員的選舉

    1993年11月27日,令各界矚目的台灣省第十二屆縣市長選舉結束。本屆選舉參與投票的共有760余萬人,投票率為 70.68%,在臺閩地區23個縣市長名額中,國民黨獲得15個,得票率首次下降到五成以下,為47.4%;民進黨當選6名,包括台北縣、台南縣、高雄縣、宜蘭縣、澎湖縣、新竹縣,得票率首次突破四成,達到41.03%;無黨籍候選人獲得2位;新黨全部落空,得票率為3.07%;另一參加選舉的中國保民黨是一無所獲,得票率僅為0.02%。這一結果顯示,國民黨的原有13個名額維持不變(扣除以前未辦選舉的金門、"連江"兩縣的名額),但得票率下降;民進黨丟了一個名額,得票率卻較以前反增加了;無黨籍增加了一位。客觀上講,國民黨與民進黨得失均差別不大,但從選舉前兩黨對此次選舉的期望而言,國民黨算是"小勝",對民進黨來説是一次不大不小的失敗。對當時銳氣十足、急欲當政的民進黨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在當選人方面,新一屆的縣市長全是台灣省籍,其中一名女性;大多具有從政經驗,15位是蟬聯當選,有3名現任"立法委員",3名"省議員",且年富力強,平均年齡為48.87歲,文化程度較高,均是大專以上學歷,有4位博士、6名碩士。

    繼1993年度的縣市長選舉之後,1994年1月29日,台灣第十二屆縣鎮市長及第十三屆縣市議員進行投票選舉,選舉結果為在全部309個鄉鎮市長名額中,國民黨奪得254個(包括違紀參選並當選者),當選率為82.2%,比上屆當選率降低了一成,民進黨則有23人當選,佔7.4 %,比上屆的6個名額增長了2倍多;無黨籍人士也由原來的30位上升為32位,當選率為10.36%。在縣市議員方面,應選名額858名,其中國民黨奪得578名(包括違紀參選並當選者),當選率為67.3%;民進黨由上屆的47名突增至92名,當選率由5.58%上升到10.72%,無黨籍人數從原有142名增加為180名;成立才5個月的新黨也獲得了8席。

    在當選人方面,學歷降低。據台灣省選舉委員會統計,在縣市議員當選人中,研究生以上學歷者僅16人,比上屆少1人;大專學歷者240人,也比上屆的265人少;高中學歷者430人,高於上屆的407人,其他學歷者有172人。

     1994年8月台灣鄉鎮市民代表及村里長選舉結果揭曉,市民代表部分,國民黨佔67%,下降10個百分點。村里長方面,國民黨當選率為66%,減少7.5%。不過從總體上看,國民黨仍居優勢地位,民進黨在兩項基層選舉中雖略有增加,但仍顯現出該黨在基層影響力仍有限。無黨籍則比以往大幅增加。

    (二) 1994年"省市長"及省市"議員"選舉

    國民黨逃臺以來首次舉行的民選台灣"省長"和台北、高雄"市長"選舉于1994年12月3日降下帷幕。這場被國民黨名之為"政權保衛戰"的"省市長"選舉結果,展示了各黨派的政治實力,並使政治結構發生了新的重大變化,也對台灣整個局勢及兩岸關係産生一定影響。

    台灣"省市長"選舉結果是:國民黨推舉的宋楚瑜、吳敦義分別贏得台灣"省長"和高雄"市長"位置,競選成功;民進黨的候選人陳水扁贏得台北"市長"寶座,開創了省市一級政權政黨"輪流執政"的先例。

    省市"議員"選舉的結果是:"省議員"的79個名額中,國民黨佔去48個;民進黨當選23位;新黨則佔2名;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人士當選6位。台北"市議會"的52個"議員"名額中,國民黨佔20名,民進黨佔18名,新黨佔11名,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人士共獲3個名額。高雄"市議會"44個"議員"名額中,國民黨佔23名,民進黨佔11名,新黨佔2名,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人士佔8名。

    此次"省市長"及"議員"選舉投票率高達76.83%,各項選舉投票率分別為:"省長"為76.15%,"省議員"為76.32%;台北"市長"78.53%,台北"市議員"為78.54%;高雄"市長"80.58%,高雄"市議員"為80.65%。其選舉投票率之高是近年來歷次選舉所罕見,也成為此次選舉一大特色。

    從這兩年的地方選舉結果來看,台灣的政治格局發生了一定變化,政黨競爭程度更加激烈,而對民眾的心理意識也産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近幾年來隨著台灣民主化進程的進一步發展和島內政黨政治的逐步確立,國民黨的勢力在削弱,其對台灣政局的控制也在逐漸下降,而民進黨則處於擴張上升期。在省市級地方選舉後,尤其是在台北"市長"及"市議員"競選中遭到重挫之際,國民黨必須面對這樣的事實,由其壟斷一切政治經濟資源的時代已宣告終結。為此,國民黨一些黨員甚至憂心忡忡地説"黨再不檢討,會不會淪為野黨令人擔心"。然而,也不能不注意到,近年來國民黨的確在加速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儘管內部還存在著"主流派"和"非主流派"的鬥爭,但這種內鬥已不具有原來意義上的性質。民進黨則通過地方選舉不斷壯大力量,在陳水扁當選為台北"市長"後,民進黨舉黨歡慶,認為這是"台灣人民願意嘗試民進黨走向執政之路的關鍵一步"。但正如前面表明的,民進黨的實力還差距很大,一方面,地方基層影響力有待加強;另一方面,其推出的"省長"候選人陳定南以懸殊甚大輸掉競選,也反映出這方面問題。

    其次,在總結地方選舉得失之後,各黨派均會在一定程度上調整黨的策略。對國民黨來説,台北市的執政權及"市議會"半數的名額的輸掉,使全黨在這一警鐘之下産生出基於"執政危機"的憂患意識之上的凝聚力,從而加強內部整頓,提高競爭力。新黨則會在有所突破的局面下,以"第三黨"形象,全面發展黨組織,在"立委"選舉中憑藉以往選舉建立的基礎向外擴張,在票源重疊局面下,將可能使國民黨部分"立委"在政黨歸屬時進行新的選擇。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其策略調整將是明顯的。陳水扁入主台北市,加上台北縣、宜蘭縣、民進黨在北部台灣執政區的人口占全臺四分之一,國民生産毛額幾乎佔全臺的一半,這一實力勢必將對臺"中央"政策走向構成影響。陳入主台北市,還使他成為在野勢力進入臺"行政院院會"並獲發言權的第一人。這些勝利可促使民進黨進一步轉型,堅定該黨走議會的路線,成為該黨自我完善的絕好契機。尤其是陳水扁在競選台北"市長"時提出的許多與昔日民進黨大相徑庭的調子,將會帶動民進黨的進一步轉型,成為調整民進黨基調時參照的內容。民進黨面臨的另一問題是,如何在三黨都未能在"市議會"奪得多數的局面下,在台北順利執政,亮出自己的施政能力,以取得選民進一步信任,從而使台北市成為民進黨向全臺展示該黨執政能力的窗口,在這種情況下,陳水扁有可能與同是民進黨執政的台北縣縣長尤清聯手,以加強民進黨的影響力,從而使民進黨走上全面執政的可能性有所提高。

    最後,地方選舉體製作為台灣人民長期鬥爭和各種政治力量互動關係的産物,又確定成為反映和保障台灣人民政治參與的最基本的權利和手段。一方面,可以通過民選的官員影響政府的公共政策和議會的議案;另一方面,由於享有定期選舉中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台灣人民能過一種政治生活,這使他們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要求不能提高。近年來地方選舉中人民投票熱情和能力的提高,就是極好的證明。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