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方選舉簡析

    從近幾年的地方選舉結果來看,台灣的政治格局發生了一定變化,政黨競爭程度更加激烈,而對民眾的心理意識也産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首先,國民黨的勢力在削弱,其對台灣政局的控制力也在逐漸下降,而民進黨則處於擴張上升期。在省市級地方選舉後,國民黨必須面對這樣的事實,由其壟斷一切政治經濟資源的時代已宣告終結。如在1994年台北"市長"及"市議員"和1997年縣市長競選中遭到重挫,1998年雖然奪回台北"市長",但卻丟失了高雄"市長",為此,國民黨一些黨員甚至憂心忡忡地説"黨再不檢討,會不會淪為在野黨令人擔心"。相反,民進黨則通過地方選舉不斷壯大力量,如1994年在陳水扁當選為台北"市長"後,民進黨舉黨歡慶,認為這是"台灣人民願意嘗試民進黨走向執政之路的關鍵一步";1997年縣市長選舉獲勝後,民進黨更是得意忘形。實事求是地講,就目前形勢及近期而言,國民黨和民進黨在地方選舉中的實力差距已不是很大,互有勝負,國民黨稍佔優勢(1994年民進黨推出的"省長"候選人陳定南以懸殊甚大輸掉競選和1998年陳水扁在台北市"市長"競選中敗給國民黨的馬英九也反映出這方面問題)。新黨及其他人士難以有太大作為。

    其次,在總結地方選舉得失之後,各黨派均會在一定程度上調整黨的策略。隨著李登輝假統一、真台獨政策由暗到明的演變,"國""民"兩黨的基本主張也愈來愈接近,因此,誰能在地方選舉中獲勝,在很大程度上便取決於黨的策略特別是候選人的競選策略是否得當。對國民黨來説,1994年台北市的執政權及市議會半數的名額的輸掉,1997年縣市長選舉的慘敗,使全黨在這一警鐘之下産生出基於"執政危機"的憂患意識之上的凝聚力,從而加強了內部整頓,提高了競爭力,在1998年地方選舉中收復了一些失地。新黨則在近年地方選舉無大突破的情況下,變壓力為動力,以"第三黨"形象,全面整頓和發展黨的組織,以求在未來從"國""民"兩黨的地盤中取得一席之地。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其策略調整是明顯的。1994年陳水扁入主台北市,加上台北縣、宜蘭縣,民進黨在北部台灣執政區的人口占全臺四分之一,國民生産毛額幾乎佔全臺的一半。1997年縣市長選舉獲勝後地方實力更是大增。這些勝利成為該黨自我完善的絕好契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民進黨的進一步轉型,堅定了該黨走議會路線的決心。雖然民進黨因其"台獨"的主張和形象導致其很難在短期內走上全面執政的道路,特別是難以登上"總統"的寶座,但因國民黨太不得人心,加之"新黨"及非黨人士從中搜刮選票,從而極有可能使民進黨在地方選舉中再佔據更大優勢。

    最後,台灣民眾對地方選舉的期望值很高,但真正影響和控製作用有限。地方選舉體制是台灣人民長期鬥爭和各種政治力量互動關係的産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反映和保障台灣人民政治參與的最基本的權利和手段,從形式上看台灣人民可以通過"民選"的官員影響政府的某些公共政策和議會的議案,而且就法律規定而言,由於台灣人民享有定期選舉中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能過一種政治生活,這使他們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要求不斷提高(近年來地方選舉中人民投票熱情和能力的提高,就是極好的證明),但是,地方選舉的現實卻並不令人樂觀。地方選舉中黨派傾軋,"金權"作祟,賄選盛行,黑道猖獗,當選者謀私利者眾而真心為民者鮮。由於地方選舉中醜聞不斷,選舉結果令人失望,因此,有人諷刺説台灣的地方選舉猶如唱大戲,看看熱鬧還可以,想通過它實現民眾的願望雙登天還難。事實上不少台灣民眾已對地方選舉的期望值大大降低,甚至感到厭倦,參加地方選舉投票與其説是行使民主權力,倒不如説是表達自己的失望和不滿以及無可奈何的心情。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