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召開“十四全”與黨內權力結構變化

    

    1993年8月16日至22日, 在李登輝的主導下,國民黨召開“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十四全”,國民黨對黨的體質屬性和權力結構又進行了調整,進一步完成本土化和年輕化,並開始向“民主政黨”的方向轉型,在國民黨歷史上是一次有重要意義的會議。 同時, 這次會議也標誌了“李登輝時代”的確立。

    出席“十四全”的代表人數為2498人, 其中正式代表2100人,列席代表398人, 是歷屆國民黨代表大會人數最多的一次會議。據國民黨中央秘書長徐水德聲稱,國民黨總人數為2617651人,而“十三全”後加入的有615500人,大會的口號是“革新、民主、團結”。

    (一) 加快“民主政黨”進程

    會議按原計劃修正通過《中國國民黨政綱》、《中國國民黨黨章修正案》、《中國國民黨現階段黨務發展綱領》、《厚植國力積極推動國家建設》和《中國國民黨現階段政治任務之提示》等五大議題。在修正黨章過程中,最大的變化是關於國民黨的性質,去掉了“革命民主政黨的”詞眼,換上了“具有革命精神的民主政黨”,突出了國民黨的“民主”屬性,明確提出了黨的政策“以民主為依歸”,黨的任務是在政黨政治競爭中“贏得選舉,鞏固政權”。“十四全”在落實“黨內民主”方面有重大轉變。黨主席的産生由以前的“起立鼓掌通過”改由全體黨代表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直接選舉産生,同時首次增設了副主席;中央委員部分開放自行聯署參選、中常委的産生也改變了包裹通過的方式,31名中常委中15名由國民黨主席指定産生,16名由中央委員選舉産生。這些轉變標誌著國民黨為了適應“憲政改革”後出現的政黨政治新環境,開始在內部運作方式、政策取向等方面朝“民主政黨”的方向轉型。

    (二) 中央組織機構權力進一步調整

    “十四全”首次採用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産生黨主席。李登輝一人角逐,在2043名出席代表中區1688票,以得票率82.53%當選國民黨主席。經過了一番激烈爭鬥後,大會通過了由李登輝提名的4位副主席:李元簇、郝柏村、林洋港和連戰。大會還用無記名投票選出210名中央委員和105名候補委員。8月23日,十四屆一中全會産生了31名中央常務委員。

    “十四全”完成了中央組織機構權力的調整,它有如下幾個特點。

    1. 時代交替“大換血”,權力體系發生結構性變化

    “十四全”中央委員,中央常委委員的調整幅度均是國民黨退臺後最大的一次。在210名中央委員中,有123人是新任,更換率56.6%。 此外,在本土化、年輕化和知識化方面速度更為加快。在本土化方面,臺籍官僚已成為國民黨權力結構的主體,大陸籍官僚更居從屬地位。在31席中常委中,臺籍人士佔18席,比上屆增加2席, 加上主席李登輝和副主席林洋港、連戰,最高層的臺籍比例已達58.30%。中央委員中, 臺籍人士由上屆的69席增加到116席, 佔總數210席的55. 2%。在年輕化方面,新生代取代元老派勢力,成為高層權力的中堅力量。在中常委中,沈昌煥、倪文亞、李國鼎等 6位元老級人物自動退出,平均年齡由上屆63.7歲降為60.7 歲;新當選的210名中央委員平均年齡較輕, 高學歷的比例較大,得票最高的吳伯雄、宋楚瑜等10每人平均為中生代政治精英,前30名中,中生代佔了25名,充分顯示了高層權力“時代交替”的特點。

    2. 權力鬥爭激烈複雜,黨內派系出現重新分化組合

    “十四全”是國民黨高層權力的一次再分配,因而,黨人各派都對此高度重視,使出渾身解數,企圖借此機會最大限度地獲取各自權益,因此使黨內權力鬥爭出現了一個新的高峰。

    首先是“主流派”與“非主流派”之間的鬥爭。以李登輝為首的“主流派”,利用掌握的黨機器主導會議的籌備,並在“當然黨代表”的增列、中央委員會候選人的規劃等方面進行佈置,意圖進一步清除“非主流派”在黨的決策核心中的勢力和影響。而“非主流派”則視此次會議為事關生存與否的保衛戰,誓死一拼。雙方圍繞黨代表的産生、中委和中常委的選舉、要不要設黨的副主席等問題上進行了三大回合的鬥爭。儘管“非主流派”抱著拼死一搏的決心,展示了一定的實力,而李登輝也不得不作了些象徵性的退讓,以求“黨內團結”。如讓郝柏村、林洋港出任黨的副主席,安排俞國華、李煥進中常委等,但總體而言,“主流派”李登輝已基本上達到預期目的。通過“十四全”,李已完全控制了國民黨高層權力的主導權。對此,他曾得意地説:“十四全後將沒有第二種聲音”。而其實不然,在“十四全”前有從國民黨內部分裂出去的“新黨”。而在黨內不僅有“第二種聲音”,而且還有“第三種聲音”。這就是“新同盟會”和地方實力在黨內的活動。 1993年3月12日,在孫中山逝世的紀念會上,黨內“非主流派”與海外華僑社團的傳統國民黨人士集會遣責李登輝弄權、專制獨裁,縱容“台獨”,並宣佈籌備成立“新同盟會”。“新同盟會”的主要成員是國民黨的元老,他們是梁肅戎、蔣緯國、郝柏村、李煥、倪文亞、李國鼎、許歷農等人。在政治理念上,他們反對金權、反對“台獨”,堅持國家的統一。他們的群眾基礎是大陸籍的老軍人、老黨員、海外華僑和中生代部分知識分子。他們不滿李登輝把國民黨變成台灣國民黨,變成“台獨”黨。他們對國民黨有感情, 不願脫離國民黨, 要在黨內進行合法鬥爭。此外,臺籍地方實力派人物,如林洋港、邱創煥、吳柏雄、高育仁等,從自身的利益出發,也對李登輝的一些做法不滿,在黨內的派系鬥爭中,在不同的問題上採取不同的立場,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政治派別,起著獨特的作用。他們在未來的國民黨內部權力鬥爭中,將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3. 軍方退出黨的權力核心,“中央民意代表”及工商界人士進入決策體系

    為推行“軍隊國家化”,要求軍隊在政治上保持中立,軍方勢力在“十四全”後黨的權核心中地位明顯下降。參加“十四全”的119名軍方代表均為現役少將以下人員, 現役將領無1人入選中委,僅有6名退役將領進入中委,這與“十三全”時軍方在黨內的地位明顯不同。這表明一向在黨內佔相當比重的軍方人士逐漸退出了政治決策圈。

    與此相反,“中央民意代表”及工商界人士大量進入決策體系。 共有65位“國大代表”、 “立法委員”進入中委會,佔31%; 特別是“立委”由“十三全”時的14人驟增至32人,並有4人成為中黨委。 有工商背景的中委有24人,佔11.4%。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