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塑造的臺企文化根植于中華文化沃土  

    就象一位中國傳統家庭的長輩,來自台灣的林百里,將廣達電腦在大陸計劃設立的8個兄弟工廠用“達”字輩來命名。每個廠名的最後一個字連起來是:“豐功偉業,福利人群”。

    創立於1988年的廣達,是台灣乃至全球最大的筆記型電腦製造廠。2000年初,廣達最終選擇了在上海投資。如今,“老大”達豐已經順利投産,預計今年出口總額將達10億美元。在達豐企業,記者所見“達豐三心:誠、信、愛”的條幅挂在員工必經的通道上方,這一企業精神和廠房裏洋溢的現代氣息相得益彰。臺籍總經理黃健堂説:“這是老祖宗留下的傳統文化,現在我們用來塑造達豐的企業文化。”

    懷著同宗同祖的初衷,許多臺商來到祖國大陸投資。而如今遍佈這裡的台資公司企業文化,更是與古老中華文化一脈相承。

    “世界茶王”李瑞河的七代先祖曾引茶入臺,200年後出生於茶農世家的李瑞河又回鄉種茶。他在福建漳浦梁山腳下建起的“天福茶博物院”,一草一木一景皆與茶有關。“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漫步此間的人,無不為著悠遠醇厚的茶香而沉醉。

    “從神農以茶解七十二毒,到陸羽烹茶,茶作為中國國飲流傳了數千年,並演化成一種修身養性的文化行為。”李瑞河初回大陸時曾許下弘願:根植福建,香傳全國,茗揚世界。今天,他為之醉心的茶文化隨著“天福茶莊”遍佈祖國大陸的各個城市。“茶葉的根在大陸,我的根也在大陸,”年逾七旬的李瑞河借用中國古體詩抒寫了他對茶和茶文化的熱愛——“唐山過台灣,篳路辟新天;百年傳薪火,數代係茶緣;花甲再創業,芳草報故園;豪情驚陸勝,茗譜大同篇。”

    燦坤被稱作“臺商在大陸創造的經濟奇跡”。在這樣一個專門為世界知名家電製造商代工的現代化企業,中華文化的痕跡仍無處不在。廈門燦坤辦公區的墻上,員工們貼上了一幅幅用以自勉的格言。“在資訊的時代,文盲並非不識字的人,而是不能再學習的人”;“凡事合理化、制度化,依程式進行,必有效率”。負責公關事務的林小姐説,這兩句格言正是從“學而時習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古訓中演變而來。

    台灣金馬影后楊惠珊息影后與丈夫一起創建了“琉璃工房”,走下銀幕的“千面女郎”開始沉湎于另一種美麗人生。現在,從台灣走向上海的“琉璃工房”,已經成為大陸最具知名度的藝術品品牌。從被故宮博物館收藏的“金佛手藥師琉璃光如來”,到上海女孩們胸前的吉祥挂件,五光十色的琉璃演繹著中華文化的悠遠和華美。

    信步街頭,即使在朱記餡餅粥這樣的台灣小吃店,人們也會感受到濃濃的文化味。“天下有兩難,登天難求人更難;天下有兩苦,黃連苦貧窮更苦……”如佛家偈語般的《警世篇》佔了整整一面墻。幾乎每位來此光顧的食客,都會默默地念上一遍,然而露出會意的微笑。

    廠門口的標語,車間裏的壁報,辦公室裏極富象徵意義的雕塑、擺設或書畫,在大陸企業裏常見的用來表達企業精神的方式,在台資企業裏同樣能見到;晚會、聚餐,假日裏與員工一同出遊,台灣老闆親近員工的方法也和大陸企業管理者沒什麼兩樣。

    “對於一個民族來説,文化認同所具有的價值猶如魚和水的關係,”復旦大學社會學系張樂天教授説,“雖然特殊的地理、歷史與現實的原因,使得台灣文化具備特殊性和個性,但台灣文化仍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臺企文化恰好反映了這種密不可分的關係。”

     新華網 2002-07-12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