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區”現身祖國大陸東南沿海  

    想吃正宗的台南擔仔面、魯肉飯,走幾步就是“壹加壹”和“永和大王”;想喝醇香的功夫茶,可以到“耕讀園”書香茶坊小坐,或去天福茶莊買上一盒鐵觀音。熱鬧的家樂福可以買到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隨處可見的茶亭能喝到家鄉風味的仙草蜜或珍珠奶茶,街邊甚至還不時地有小販叫賣“台灣檳榔”……

    “滿目都是台灣的店舖招牌,周圍也不乏台灣人,有時真讓人忘了自己身在上海”,上海永大機電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許作名説,上海古北“比台灣還要‘台灣’”。

    位於上海西南角的古北新區,是這個城市最早成片開發的高檔住宅區,第一批來上海投資或就職的臺商、“臺籍幹部”大多選擇這裡落腳。十多年裏,周邊的水城路、仙霞路上陸續開出許多台灣餐館、小吃店和娛樂廳,台灣人在這裡越聚越多,古北就有了“小台北”的美稱。

    隨著越來越多的臺商到祖國大陸投資,東南沿海江蘇、福建、海南、廣東等地形成了許多象上海古北這樣的“台灣社區”。

    在中國地圖上本不起眼的江蘇昆山,因為投資環境好、政府招商得力、服務有方,近幾年崛起成為臺商投資的新熱點。儼然一個龐大“台灣社區”的昆山聚居著近萬名臺商和臺幹。

    徜徉昆山街頭,滿耳閩南語和帶著濃重“台灣腔”的普通話,不長的亭林路則是台灣的商品和美食的天下。“在台灣怎麼過,在這裡也怎麼過,”在臺商投資企業協會當秘書的小朱説,“這裡的生活比台灣還好。”

    海南省海口市的海秀東路和龍昆南路、道客村一帶,也是台灣人居住較為集中的地區。上島咖啡、梨山茶園、阿郎檳榔--開店的是台灣人,顧客也大多是台灣人。

    復旦大學文化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張樂天教授説,初到大陸投資的臺商和“臺幹”因為人地生疏,對當地的風俗習慣和人情世故又不了解,所以相對集中居住以便互相照應。這是祖國大陸東南沿海形成“台灣社區”的主要原因。

    或許,這正好可以解釋為什麼在臺商最早進入的福建省,反而見不到這樣的“台灣社區”。“我們的父輩就是從福建去台灣的,我們和這裡的人説一樣的話,吃一樣的東西,喝一樣的茶,走在街上沒有人知道我們是台灣人。”廈門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特別助理林俊光説,在福建臺商很容易融入當地社會,而不會産生孤立無助的感覺。

    不過這幾年,隨著對當地社會和居民的日益熟悉,這些“台灣社區”也開始慢慢有了一些變化。最早在上海古北新區聚居的臺商,不少已經在城市的其他角落購置房産,搬離了那個地方。

    在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任職的張芳玫,初到上海時也選擇了古北新區。不久前,張芳玫結束了古北的“房客”生活,在市郊吳中路買下了一套住房。她説:“我現在已經有很多本地朋友,對上海的飲食也很習慣,所以住在哪都可以。”

    新華社 2002年7月1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