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縣市長選舉 泛藍大勝泛綠慘敗事出有因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12 月5 日 | 文章來源:華夏經緯網

12月3日,台灣縣市長、縣市“議員”及鄉鎮市長選舉(簡稱“三合一”選舉)結果揭曉,其中最為重要的23席縣市長中,泛藍獲得16 席(國民黨14席、親民黨1席、新黨1席),泛綠獲得6席(民進黨6席、臺聯黨0席),無黨籍獲得1席。選舉結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島內民眾對民進黨執政無能與無為的不滿和失望,以及對國民黨強化黨務革新和推動兩岸和解的認同與支援。

泛藍勝選原因

泛藍尤其是國民黨大勝,除了小馬哥超強個人魅力和恰當靈活的競選策略外,主要是國民黨改革決心的展現與落實,以及倡導兩岸和解和平的政治路線,較為符合當前島內主流民意的需求與期待,對泛藍鞏固藍色選票和吸引中間選民十分有利。

一是力主改善與發展兩岸關係獲得島內多數民眾認同與支援。今年以來,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積極作為,前主席連戰歷史性訪問大陸,建立了國共兩黨交流機制,為兩岸關係發展帶來了契機,給台灣民眾帶去了真正實惠。儘管台灣當局極力阻撓“登陸熱”,但是民眾對國民黨之舉肯定者居多,國民黨整體氣勢由此不斷回升。島內民調顯示,國民黨的支援度在連戰登陸後已逐漸趕超民進黨。這無疑為泛藍勝選奠定了堅實的民意基礎。

二是改革形象初步確立不僅增強內部合力而且吸引中間選民。7月16日,馬英九以巨大優勢戰勝王金平當選國民黨主席,實現了國民黨歷史上首次一對一的黨主席直選。8月下旬召開的“十七全”,完成了黨內權力核心重組,實現了黨代表直選中常委,馬英九並在會上強力宣示改革決心。可以説,黨主席直選和“十七全”,充分展現了國民黨民主化、年輕化的政黨轉型趨勢。國民黨改革意願的展現和落實,爭取了更多的支援者回歸泛藍,也吸引了更多中間選民的支援。

三是選舉策略運用恰當而且靈活多變。泛藍將選戰主軸定為“揭弊”,選前拋出了民進黨一系列弊案,重挫了民進黨和陳水扁的形象。在此基礎上,泛藍主打“主席牌”、“信心牌”與“危機牌”,有效地彰顯了民進黨的腐敗形象,激發了選民對執政黨的不滿心理,對泛藍爭取中間選民十分有利。此外,國民黨還根本不同選區特點,分別採取“政黨取向”或“候選人取向”等相應競選策略。可以説,積極主動和靈活多變的競選策略,為泛藍贏得此次選舉創造了有利條件。

四是馬英九個人魅力拉抬了泛藍選情。馬英九履歷完整、外貌英俊、形象清新,在島內擁有無人能比的個人魅力和超強人氣,較符合泛藍選民及中間選民心中的領袖標準。他已逐漸成為泛藍“共主”,並親自操盤泛藍“三合一”選舉,無疑對拉抬泛藍整體選情有較大幫助。

泛綠敗選原因

泛綠尤其是民進黨慘敗,除了選舉策略失當和過時外,主要是因為執政無能和腐化墮落,以及陳水扁在兩岸關係上始終與主流民意背道而馳。

一是執政無能使陳水扁和民進黨民意支援大幅下滑。民進黨“選舉有術、治臺無方”已是共識,無論是經濟發展、社會問題、省籍矛盾、朝野關係,還是兩岸議題,民進黨都沒有有效解決的良策。五年多來,陳水扁和民進黨政治挂帥、選舉挂帥的執政思路,使台灣社會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台灣當局雖然一直在喊“拼經濟”,但事實上一直都在全力“拼選舉”,而且每逢選舉陳水扁和民進黨都要激化政治對立和省籍矛盾,致使台灣社會陷入無休止的內耗與空轉,從而導致台灣經濟發展遲滯和人民生活品質降低。島內多項民調顯示,今年以來陳水扁和民進黨的滿意度屢創歷史新低點。

二是迅速腐化使民進黨的信譽遭受前所未有的質疑。“反腐敗”、“反黑金”曾是民進黨在野時攻擊國民黨的利器,而執政後的民進黨卻以驚人的速度走向腐化,從前痛批“金權政治”的民進黨快速地建構起龐大而複雜的政商關係網,大批“綠色金主”坐上了“資政”和“顧問”的寶座。隨著一連串重大“弊案”與“醜聞”的曝光,多名黨籍高官和“立委”紛紛涉案落水,尤其是選前爆發的“高捷弊案”愈演愈烈,直接延燒到執政高層,這無疑對一向標榜“清廉”的民進黨形象造成了極大衝擊。《聯合報》10月份公佈的民調顯示,認為民進黨“不清廉”的民眾已高達49%。

三是惡意阻撓兩岸交流引起島內多數民眾強烈不滿。緩和兩岸關係有利於兩岸貿發展,也是台灣絕大多數民眾的普遍願望。然而,五年多來台灣當局卻不斷推進“台獨”路線,且每逢選舉就挑動與刺激兩岸關係,不僅兩岸僵局沒有任何突破,還使兩岸危機步步加深惡化。越來越多台灣民眾開始意識到,民進黨是以斷送兩岸和平和損害台灣利益為代價,來換取一黨的選舉私利。尤其是今年以來,台灣當局惡意拒絕與阻撓大陸推出的一系列穩定兩岸關係的政策和促進兩岸交流的措施,包括開放台灣水果零關稅登陸、實行臺生與大陸學生同等收費、開放大陸民眾赴臺旅遊等,嚴重損害了台灣民眾切身利益,引起了眾多台灣民眾的不滿與不耐。

四是阿扁標榜的“改革”已經無法得到選民的認同。“拼經濟、大改革”一直是陳水扁挂在嘴邊的口號,亦是台灣民眾最期待的目標。但是,阿扁當局僅僅將“改革”作為打選戰、騙選票的工具,過去幾年中頻頻推出的教育改革、金融改革、“憲政改革”、媒體改革等,要麼是短線操作、急功近利,要麼是為我所用、打擊政敵,大多缺乏長期規劃與科學評估,結果必然是使台灣社會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基於“三合一”選舉及拉抬低迷民調的需要,陳水扁在“雙十”講話中再度打出“改革牌”,執意推動爭議頗大的“二次金改”,但是立即成為輿論痛批的目標,表明台灣民眾對阿扁標榜的“改革”已完全失去信心。尤其是阿扁親信陳哲南涉嫌“高捷弊案”曝光後,陳水扁和民進黨的“改革神話”更是徹底破滅。

五是煽動民粹的選舉手法在島內開始越來越沒市場。每逢重大選舉,陳水扁在民生議題無法激起選民反應後,往往會拋出敏感的族群議題和兩岸議題,通過煽動民粹來凝聚基本盤和吸引中間選民,因而“愛台灣”和“反中國”總是民進黨選舉最後的王牌。以往這些招數十分奏效,往往使民進黨後來居上。在此次“三合一”選舉過程中,眼看著陳水扁和民進黨的支援度,同時向下探底而且沒有停止趨勢,民進黨再度使出屢試不爽的老招——將《反分裂國家法》、連宋訪問大陸和“和促法”三項議題,定調為“併吞台灣三部曲”。 但是,與2000、 2004年兩次“總統”選舉不同,這一招術在此次“三合一”選舉中收效十分有限,相反“高捷”、“高鐵”等弊案卻持續發酵。顯然,通過挑動族群矛盾和惡化兩岸關係騙取選票的手法,在島內已經越來越沒有市場。(鄧允光)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