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女鋼琴家的心聲

    一摞法、德等國主流雜誌一字兒排開在記者的面前,黑頭髮、黑眼睛的周勤齡光彩照人。在此中,她——一位旅法華人鋼琴家,無疑是一位名至實歸的明星,她的耕耘、她的事跡讓人肅然起敬。

    政要邀她辦音樂會

    周勤齡的音樂會很多,這是熟悉她的人的第一印象。日前,記者就親歷了這樣的場面:晚上,巴黎第十一區區政府節日廳裏燈火輝煌,著名旅法華人鋼琴家及音樂教育家周勤齡女士應區長喬治薩赫的邀請,在此舉辦鋼琴音樂會。出席音樂會的有十一區正、副區長,法國前大使,埃及公主、瑞士銀行家夫人等名流顯貴兩百多人。

    周勤齡和她的中國留學生搭檔獻上了貝多芬的《致愛麗絲》等世界名曲,當然,作為從中國大陸而來的華人藝術家,在每一場音樂會中,自然不會少了她最拿手的中國民樂。當“四川民歌”的優美旋律在大廳裏回蕩時,坐在記者身邊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位官員情不自禁地用素描記下了周女士的神韻。

    記者在一本冊子裏看到,法國數任文化部長為感謝周勤齡在青少年音樂教育方面所作的貢獻,在巴黎已為她多次舉辦大型音樂演奏會。

    投身法中文化交流的“音樂大使”

    周勤齡受到法國有關方面的重視,不僅僅在於她的琴技的精湛,更是因為她傾心投身於法中文化交流事業,樂做“音樂大使”。

    十年前,周勤齡在巴黎創辦“國際青少年文化藝術交流會”,多次組織中法藝術家互訪,進行音樂、藝術教學和演奏方面的交流。特別是,由她倡導旨在選拔新人才、新作品的“中法咪多”鋼琴賽,克服各種困難,持之以恒,已結出成果。

    在法中兩國大使的支援下,一九九五年以來,周勤齡及“國際青少年文化藝術交流會”,已與中國中央音樂學院二度合作,舉辦“中法咪多”鋼琴賽和小提琴比賽,一些獲獎者獲得法國政府或交流協會提供的獎學金,到巴黎學習、進修,巴黎市政府在市政廳為獲獎者舉行了頒獎會,法國文化部也將這個賽事納入中法兩國文化交流協定項目之一。

    法國政府曾因周勤齡對音樂藝術的貢獻授予她文化騎士勳章。

    今年一月,第三屆“中法咪多”鋼琴賽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五月,中國駐法大使吳建民邀請此屆比賽獲獎者出席在大使館舉行的招待會,法國前總統蓬皮杜夫人等貴賓出席。

    家鄉的水葫蘆

    夜晚,走進巴黎東郊周勤齡的家,聽到的是激揚的琴聲,看到的是一張張孩子認真的臉。原來周勤齡正在教一群華僑子弟學琴。她的家簡潔雅致,除了兩台鋼琴,最招人的大概就是權作“窗簾”的一串串水葫蘆了。她説,這是從家鄉上海帶來的,十元錢一串,她從小就喜歡。

    周勤齡六歲開始學鋼琴,後考進上海音樂學院,畢業後執教于北京音樂學院,一九七九年來到法國。她説,年輕時插過隊,挑過石頭,生過大病,也差點給倒塌的墻壓死,後又從火裏逃生。“這些經歷讓我覺得,人生有所建樹,才是真正的財富。”

    已過退休年齡的周勤齡説,最挂心的是要讓“中法咪多”鋼琴賽繼續辦下去,但這需要資金。為此,除了省吃儉用,省下教學掙的錢,還要多方奔走,以爭取各方支援。

    説到孩子,這位藝術家神采飛揚:你知道嗎,一個“咪多”鋼琴賽獲獎者到巴黎演出,演奏德彪西作品,只一曲,就把在場的法國觀眾鎮住了,他們對我説,沒想到中國孩子理解力這麼好。我説,中國這樣的孩子有的是,關鍵是要繼續培養。

    在周女士家,記者還見到了上海姑娘倪一徵,她在巴黎國立音樂學院進修長笛。她説,認識周老師後,她不但讓我免費住她家裏,還讓我參加各種演出,增長了不少見識。周勤齡説,中國孩子到巴黎學習很不容易,小倪每天練笛子六、七小時,再去打工,一個女孩子吃不消,這种經歷我有過,因此我願意為她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中新社2001年11月2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