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二零零二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二零零二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

    行政長官 何厚鏵

    二零零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立法會主席,

    各位議員:

    今天,我出席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二屆立法會全體會議,首先,我謹向新一屆立法會全體議員致意。現在,我根據基本法,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作出二零零二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請立法會審議。

    前言

    澳門回歸祖國,成立特別行政區,至今已經將近兩年。經過兩個時代的交替和一個初步調整、適應的階段之後,今天,澳門各個領域的社會狀況逐漸形成穩定的習慣與形態,新時代澳門人的生活哲學與價值觀開始顯現大體輪廓。更重要的是,“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已經獲得普遍的認受性,成為澳門人身體力行、習以為常的社會行為和政治文化。

    社會生態經過歷史轉變之後重新佈局,公共服務隨經驗的累積走上軌道,使特區政府比較有條件在施政過程中深入思考及梳理有關的課題,並根據新時代澳門成長的背景與前景,進一步評估澳門的優勢和局限,潛力和隱患,機遇和挑戰;與此同時,面對一些較為迫切的施政項目,政府作出相應部署的時候亦必須考慮往後的安排。從而,基於上述條件和需要,我們得以提出若干具備前瞻性的施政策略,作為政府的政策方向,在本次施政報告中作出陳述。

    另一方面,特區展開本身的歷史進程之後,就像任何地方一樣,接受任何可能的挑戰,創造自身發展的任何可能性。近期,國際局勢發生眾所週知的變化,幾乎全球每一角落,包括澳門在內,都不可能置身事外而不受影響。由此,特區的發展也出現新的變數,復蘇速度備受嚴重窒礙。為了鞏固我們得來不易的成果,特區政府將在新一個財政年度作出各種有針對性的施政舉措,和廣大市民一起,共同克服現有和未來的困難,排除澳門前進的障礙,促進復興的到來。

    經過特區成立以來的努力,政府在過去一年取得若干施政的成果。我們關鍵性地遏止了特區初年社會整體疲弱不振的勢頭,並就若干重要事務的革新邁出了戰略性的第一步。政府“固本培元,穩健發展”的施政路向,進度穩定而理想。社會各領域的需要,基本上得到政府施政的響應與平衡。有關工作,將在本次施政報告中作出檢視,這些工作既是過去一年政府施政的回顧,更是新一年政府施政的總體準備。同樣,我們也用負責任的態度來看待施政的不足。改善這些不足,毫無疑問也屬於政府未來施政方向的重要部分。

    第一部分 特區政府二零零一年的工作總結

    主席,各位議員,

    以下,我就特區政府二零零一年的工作情況作出扼要的回顧。

    一.改善公眾服務,倡導公僕文化

    過去一年,公眾服務在既有改善的基礎上開始起步改革,主要體現為服務承諾和處理投訴這兩大機制的初步設置,在政府接觸市民的第一線,逐步全面建立起優質服務和問責制度。

    服務承諾促使公務人員穩定地維持良好的工作效率,確保市民在付出合理的時間和精力限度之內獲得應有的服務,最大限度地減少他們的不便。與此同時,我們將處理投訴的工作給予獨立的管理,由專人跟進,確保處理的品質、速度和持續性。

    今天,市民正開始受惠于政府全力推行的公僕觀念和服務文化,不少部門接待市民的前線人員辦事利落,態度友善;許多從事內部工作的後方人員勤奮不懈,作業專精,使前線人員的工作獲得有力支援,確保市民享有的良好服務能夠維持最大的穩定性。

    過去一年,澳門公務人員的培訓事業揭開新的一頁,配合特區公務人員新時代使命的一系列訓練課程開始全面激活。

    有關課程的授課對象,涵蓋了全體公務人員,協助他們建立整體一致的角色觀念和工作文化。我們授以特區政治法律體制的基本概念,使學員對“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有進一步認知,同時,使他們明瞭本身的工作在政府整個施政理念中的位置和意義,促進政府的核心施政方向貫徹到每一個運作細胞之中。

    我們首次開辦專為全體高、中級公務員而設的課程。高、中級公務員成為指定的培訓對象,反映出我們根據廣大市民的意願,在新時代要求政府管理階層的人員全面提高服務意識和領導水準,要求他們對本身的工作率先負起更大的責任。

    過去一年,我們的審計工作深入展開,政府部門的管理獲得加強,不少部門重整風紀,人員守時及出勤狀況有所改善,政府資源進一步得到合理的運用。與此同時,廉政公署功能彰顯,對各種不規則行為産生重大阻嚇作用,肅貪倡廉已經構成政府管理體制一個有力的元素。

    政府部門管理效能提高,健康有道的風氣受到鼓勵和推廣,得以抑制不良積習和腐敗現象,使廣大遵法守紀、潔身自愛和辛勞工作的公務人員獲得進一步肯定,這對於提升士氣,改善服務,産生了深遠的裨益。

    二.機關配置落實,建構順利進行

    根據法律的規定和政府施政的需要,必須在特區成立後,儘快完成重要公共機關的基礎建設,進一步實現公共行政組織的規範性、完整性和合理性。

    特區政府合併重組了兩個性質相近的公共基金組織,成立新的“澳門基金會”。新基金會將合法、合理地運用資源,積極與公私實體展開闔作及給予資助,促進社會進步。我們完成了有關的研究和檢討,即將依法取消特區成立後設立的兩個臨時市政機構,設立一個新的“民政總署”,在優化市政服務的同時,為市民提供更為全面的其他服務。

    警察總局和海關同屬紀律部隊機關,它們的組建均在今年順利完成。警察總局的設立, 將加強警隊統一指揮, 協同行動的能力; 海關正式運作, 貨物出入境管理的標準化由此實現,將更有效促進特區商貿的健康發展。

    三.生活有序安定, 法治鞏固增強

    政府保安部門和相關部門在過去一年,採取有力措施鞏固已經取得的治安成果,社會總體繼續保持祥和、有序、安定,暴力罪案的發生率更大幅下降。市民、投資者、遊客對本地區治安情況的明顯改善感到滿意。在防範火警、颱風等災害方面, 民防架構出色地發揮了作用。回歸之後的紀律部隊,正氣增長, 社會形象好轉。保安範疇各部門的協調更加順暢, 對外跨域合作成效顯著。

    過去一年,廉政公署頻頻出擊,今年前三季度已把九十多宗涉及刑事性質的案件正式立案, 相當部份的案件已轉送檢察院。今年九月特區首次立法會選舉中,廉署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配合了選舉的順利舉行。今年以來,超過一萬人次的市民和公務人員參加了廉政講座或培訓。透過切實的反貪行動和廣泛的宣傳,廉政文化開始在澳門成長起來。

    四.反覆接受挑戰,保持經濟活力

    過去一年,全球經濟明顯滑坡,本澳主要貿易夥伴陷於衰退,“九一一” 事件更使上述情況雪上加霜。作為一個外向型的經濟體系,澳門無可避免受到衝擊,貨物出口尤受影響。面對嚴峻考驗,澳門繼續發揮本身的能量,整體經濟仍能保持相當的活力。

    特區政府繼續致力完善投資環境。服務承諾的推出和電子數據交換 (EDI)等現代化系統的應用,改善了行政效率,部份財經部門更首次作出延長服務時間的嘗試。政府對稅務、外貿、金融、勞工及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都作出了修改完善的努力。今年上半年,本澳新成立公司的數目及註冊金額都有顯著上升。投資居留的申請與批出個案的大幅增加,除成功引入新資金外,亦為沉寂多年的房地産行業注入了活力。

    市場的有序開放直接關係投資環境的改善。今年八月,本地流動電訊服務正式開放,不但減輕企業和市民使用流動電訊的經濟負擔,更有助於促進該行業的技術革新和進步。在奠定了未來博彩業發展的法律基礎之後,我們正透過嚴謹而公正的招標、審批程式,促進該行業走向歷史性全新發展階段。

    政府在業界的配合下,繼續取得旅遊業今年上半年的可喜增長。來澳遊客人數、遊客每人平均消費、博彩收益均同告上升,酒店、手信等相關行業亦取得良好業績。民航業在今年前期的發展同樣較為穩定。總體而言,服務出口增長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貨物出口下調的壓力。

    本澳金融體系過去一年保持穩健的狀況。面對波動頻仍的國際金融態勢,特區外匯儲備和特區儲備基金繼續得到妥善管理,投資回報亦較穩定。

    由於整體經濟仍處復蘇階段,加上經濟結構轉型所衍生的就業錯配,解決就業問題的難度確實很大,但特區政府對此一直密切注視並積極設法解決。我們加快、提前開展多項公共工程,為就業市場增加數千個職位;就業轉介和培訓從未中斷;嚴格執行《就業綱要法》,慎重審批輸入外勞的申請,削減非技術性外勞的輸入數量,嚴厲打擊非法雇用外勞的行為。

    五.拓展對外交往,密切周邊聯繫

    過去一年,澳門在對外聯繫與區域合作方面取得新進展。七月份成立的“內地與澳門商貿聯委會”,正式激活了中央政府與澳門特區之間的商貿聯絡機制。澳門和廣東、福建、重慶等地的合作關係不斷向前推進。粵澳兩地政府建立了高層會晤制度,常設的“粵澳合作聯絡小組”及其下屬專責小組亦已展開工作。除促進兩地日常事務的溝通合作外,雙方正逐步開展前瞻性的合作研究和規劃。閩澳之間的合作亦有實際性的進展。此外,本地區的國際認受性不斷擴大,至今年十月止,已有32個國家、地區給予澳門特區護照免簽證的待遇。

    六.施政的總結

    概括起來,特區政府二零零一年的施政成果,具有以下的主要體現:

    首先,我們開始實施政府服務的改革。在部門運作方面,政府從第一線服務現場的改善,發展到部門內部管理的改善。在人員素質方面,政府從提供專門技能的訓練,發展到提供全面性的政治及公共行政訓練。這些改革,在不久的將來,可給澳門的公共服務帶來重大改觀,為政府施政的不斷進步鋪下長遠的通暢之路。

    我們不但改善了市民的服務,也取得了響應市民訴求的經驗。面對社會一些迫切的困難,政府深入情況的實質和根源,透過政府、民間團體和待援社群三方互動合作,于短期內明顯紓緩有關問題,促進社會團結,增強了特區今後克服重大困難的免疫力。

    在加強內部凝聚力的同時,特區對外的合作和開放亦陸續進入操作階段。澳門與內地的交往,正在積累一種獨特的經驗,也就是説,在一國兩制之下,如何促進澳門人參與和分享兩地之間的互動發展;我們因應澳門發展的需要和可行性,以合適的步伐開放市場,引進競爭,不但為澳門的經濟發展和企業管理注入先進的元素,更注入極為澳門所需的銳意進取的商業文化;政府部門考取首張ISO證書,與新加坡合辦公務員培訓課程,聘用外國顧問公司進行政策研究,持續打擊盜版貨品及假貨經營活動,籌備2005年東亞運動會,以及激活“澳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工作等等,都意味我們在不同領域揚棄故步自封的態度,努力接受國際先進標準的評價和洗禮,推動澳門取得高質素的全面成長。

    過去一年,政府改革工作展開,公共行政出現新的事物和現象,對政府部門運作的一些不良習慣産生衝擊。雖然健康的進展始終屬於改革的主流,但我們仍然留意到,保守態度對必須的改革構成障礙,急進態度使改革欲速不達,兩者都需要有所矯正,使改革在條件性與前瞻性兩相兼顧的前提下,以正確的策略繼續挺進。

    部分政府部門的官員對社會情況的掌握,對轄下部門運作的調度,依然未盡人意。對急需改善的問題缺乏主動性,或者解釋問題的誠意有餘,但解決問題的意欲不足。一些官員只埋首于日常的事務性工作,未有充分進入指揮角色和負起應有的領導責任。上述情況,使部分政府部門的施政素質至今並無明顯改進。

    今時今日,許多法律、法規和行政程式已經難以適應澳門社會的發展,並在很多情況下構成政府施政困難的源頭,甚至導致一些應做的工作根本無從入手。我們無法否認,這個問題,非假以時日不能全面解決。但不管怎樣,我們既要繼續積極修訂過時的法例,又要在現行法律之下依法辦事,兩方面都不可偏廢。

    政府各部門的運作,還是偏向呆板,彈性未夠,創意欠缺,應變能力薄弱。相當一部分主管人員只是機械執行上級的指令,未能積極發揮必需的主動性與靈活性。更有一些人員,辦事文過飾非,互相推諉,甚至將工作責任推向上級部門。有些部門的工作,未必充分反映社會真確需要和幫助市民解決實質問題。一些服務的安排,很少站在服務對象的角度來考慮,對造成不便、降低效率的細節,尤其忽略。

    最後,各級主管人員賴以提高施政水準的政治觸覺、全局視野和決策能力,以及就本身主管範疇所具備的知識素養和洞察力,仍需努力完善,否則,我們將無法得心應手地接受二十一世紀各種高難度施政課題的挑戰。

    第二部分 特區政府二零零二年的施政重點

    今年以來,內外經濟環境均出現較大變化。美國、歐盟、日本等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狀況急速轉壞,本澳的出口加工業、航空運輸業、銀行保險業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週邊環境的逆轉延緩了澳門經濟的全面復蘇。中小企業的經營、僱員的就業、市民的生活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困難,此種狀況不但不會很快結束,而且還可能進一步惡化。然而,本地區亦有不少獨特優勢,多個領域生機初現,一些創新行業嶄露頭角,龍頭行業的發展將出現新氣象。我們尤要看到的是,在全球不景氣的情況下,祖國的發展一枝獨秀,最近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 (WTO) 的正式成員國,前景令人欣喜。作為祖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澳門一直得到中央政府的強有力支援,而且地利明顯,因此,肯定能得益於國家的興旺發達。

    面對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二零零二年,特區政府將以刺激經濟、助民解困為施政的重點,不但採取有力措施,高效處理當前的民生急務,而且連帶地開始解決一些長期揮之不去的民生問題。與此同時,我們加緊為澳門的全面復興作準備。為此,特區政府將積極致力於促進就業、發展文化教育、改善民生,確保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同時提升政府本身的質素和社會整體的競爭力,推動經濟的復蘇。

    主席,各位議員,

    一.配合經濟調整,致力開拓創新

    隨社會的發展進步,經濟結構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近年來,由於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本澳經濟結構開始出現較大調整,服務業的迅速發展有目共睹。明年,澳門博彩業正式引入競爭機制,旅遊業和相關行業將有望首先受惠;另一方面,2005年全球成衣業配額制度的根本性改變,亦必將使本澳製造業的發展出現較大的變數。在仔細觀察、分析客觀環境的變化,認真考慮本澳的優勢和條件後,我們不難發現,本澳正逐漸形成以博彩旅遊業為龍頭、以服務業為主體,其他行業協調發展的産業結構。

    經濟結構的順利調整,將使本澳得以發揮優勢,提升競爭力,在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中取得可持續的增長。然而,我們又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結構調整並非必然的坦途,其間,新舊觀念的衝突、人力資源的局限、就業問題的壓力等等,均為我們帶來許多新的考驗。

    面對經濟結構的調整,特區政府在尊重自由市場運作的前提下,將集合民間和政府的智慧,制定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予以配合。為此,經濟部門以及其他部門必須在資源配置、人才培養、思想觀念等方面作好充分準備,積極完善市場環境、推動和協助産業升級、努力促進就業。我們必須處理好突出重點和均衝發展的關係。一方面,我們的施政和計劃應當考慮如何有利於服務業的發展,在基建、教育、培訓、科技、環保等領域作出通盤考慮、協調安排,化各自為政為團隊合作,力爭形成社會合力,使主體行業發展得更快更好。另一方面,我們亦須注意協助原有及其他産業的優化和成長,維持産業結構的適度多元和均衡,以增強對週邊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對風險的抵禦能力。

    在社會變革過程中,提倡開拓創新精神尤具意義,這一精神是本澳中小企業以至整體社會活力之所在,特區政府將進一步予以鼓勵。配合中小科技企業在本澳逐漸萌芽之勢,新成立的科技委員會、生産力暨科技轉移中心轄下的數位匯點、政府與企業共組的創新科技中心將加強孵化支援,高等教育機構將強化研發功能,中小學教育亦將推廣創思教育。必須指出的是,開拓創新並非新興行業的專利,傳統行業、政府部門以至個人,同樣需要培養創新思維,亦同樣能得益於創新的意念。

    經濟委員會將透過各專責小組的客觀分析和深入研究,提出促進經濟結構順利調整、刺激經濟復蘇、優化人力資源的配置、推動和支援本澳中小企業發展的策略和措施。

    二.繼續優化環境,推進投資就業

    面對新的挑戰,特區政府將以積極、負責的態度,全力協助工商企業克服困難,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增強經濟的活力,促進經營和就業。

    市場環境的好壞,足以影響企業家的投資取向,關係到整體經濟的發展。因此政府有責任優化市場環境,使市場的參與者得以在公平、有序、高效的環境下盡展所長。儘管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於此,但我們深知,本澳的市場環境仍存有待改善之處,而國際環境的變化更要求我們加倍努力。

    在軟環境方面,為儘快扭轉相當數量不合時宜的法律法規阻礙經濟發展的局面,特區政府在本澳高質素法律人才仍較缺乏的情況下,明年將重新調配、集中人力資源,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更新完善和宣傳推廣,從法制上配合經濟的振興。發揚服務精神、提升行政效率,刺激企業家的投資意欲。明年將有更多公共投資項目展開,政府將增加招標等過程的透明度,加強監察,確保公平和品質。在幸運博彩和流動電訊領域,政府將積極跟進其在市場開放後的發展情況,協助維持良性的競爭機制。

    在投資硬環境方面,政府將繼續完善交通和資訊基建。政府將堅持開放天空的政策,並不斷創造條件以增強澳門國際機場的競爭力,推動航空貨運和物流業務的發展。第三條澳大橋將在明年完成設計後進行招標程式,其他城市規劃亦在加緊完善和逐步落實。政府致力推動本地區資訊、電訊服務之發展,既在於讓市民得到更為合理和優質的服務,亦在於促進工商業的興旺。同時,政府將建立電子核證機構,加快推廣電子商貿。

    政府將充分利用和培育旅遊業這一寶貴的資源,在促進博彩旅遊和文化旅遊的基礎上,在優化和開發旅遊産品、開展針對性的推廣、建立夥伴合作關係、提高服務和培訓品質等方面,與業界和市民一起推動旅遊業的進步,從而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同時,我們亦重加強對有發展潛力的新興産業、環保産業、高增值技術産業的扶持,力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其他行業領域,政府也將在強調自強不息的同時,根據實際發展需要和社會整體利益,採取適當的鼓勵扶助措施,促進相關行業的健康發展。對於製造業即將面臨的重大轉變,政府將及時作出深入研究並提出可行的應對措施。

    承接上年外來投資有所上升的勢頭,政府將繼續發揮本地區的獨特優勢,優化引資策略,主動穿針引線,認真做好跟進輔助,努力擴大引資成果,藉此促進本地經濟的活躍和全面復蘇。另一方面,政府高度關注本地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並採取積極扶持的措施;對中小企業的經營、創業和再創業,提供用以提高技術和管理水準的培訓和跟進支援;加強資訊提供、技術援助等方面的服務,協助建立和擴闊對外聯絡渠道。政府將繼續推廣或協助實施國際標準的認可制度或基準,如國際標準組織 (ISO) 認證、國際認可的資訊科技專業資格考試中心、旅遊酒店業的職業技能認可基準等,促進中小企業和僱員競爭力的提升。同時,對於民間社團和機構所開展的扶助中小企業的活動,政府將予以大力的支援和配合。

    促進就業,依然是政府明年施政的重點。目前本澳的失業現象成因比較複雜,需要各方合作、綜合治理。在未來的一年,特區政府除了切實執行《就業綱要法》、繼續削減不必要的非技術性外地勞工外,政府將在公共投資方面加強力度,及時或提前激活關閘新邊檢大樓、第三條澳大橋、多個體育場館的興建和內港重整等具效益性的大型基建項目,以及交通網路工程,同時,積極創設條件以鼓勵私人大型投資計劃的落實,透過多方面的努力來刺激本澳的內部需求,主動為本地僱員創造較大量的就業職位,紓緩市民的生活困難。在當前的情況下,我們尤須守望相助、共渡時艱。我們希望僱主在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仍然顧全大局,儘量維持員工的就業,妥善處理勞資關係;亦希望廣大僱員實事求是地把握就業和轉業的機會。政府亦會結合社會力量,在職業引介和配對方面發揮作用。

    三.發展對外關係,加強區域合作

    作為一個開放的微型經濟體系,澳門亦受到全球化的影響。要作出適當的應對,除了要依靠自身的能力和努力外,還應當充分發揮區域合作的互補作用。

    祖國經濟目前依然維持強勁的增長,這亦是我們又一希望之所在。特區政府將充分利用 “一國兩制”所提供的有利條件,善用內地因素,發揮兩地合作所帶來的獨特優勢。近一個時期以來,我們注意到,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整個珠江三角洲地區正出現加速整合的態勢,澳門應當以積極開放的態度予以配合。根據區域分工、地緣特點、自身條件等多種因素的綜合考慮,特區政府一向重視與鄰近地區,特別是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區的合作關係。在新的一年,澳門與廣東、福建以及重慶等地的合作機制將進一步鞏固完善和發揮作用,爭取把友好關係昇華為實際的合作成果。

    我們要在區域分工中發揮獨特作用,必鬚髮揮和強化本身的優勢,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與國際社會,尤其與歐盟、拉丁語系國家,包括東帝汶,保持廣泛、直接、友好的關係,就是澳門的另一優勢。必須注意的是,隨社會的發展,海內外目前所需要的已是更高層次、更高質素的仲介服務。我們必須在語言及其他商貿服務水準的提升中狠下功夫,推動更多優秀商貿服務機構在澳門設立,才能使傳統或潛在的仲介優勢充分顯現,才能使澳門發展為高質素的區域服務中心。因應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的新形勢,我們要發揮好商貿服務平臺的功能,為台灣、歐盟、拉丁語系國家等國家和地區的中小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仲介服務。同時,貿易投資促進局亦將創設條件,鼓勵本地企業與準備進入上述地區的市場的內地中小民營企業建立夥伴合作關係。

    政府繼續把旅遊業作為區域合作的突破口,澳珠兩地聯合開發橫琴島的具體項目將逐步展開;粵港澳區域旅遊合作計劃將繼續得到落實和不斷的完善;本澳與內地、歐盟之間的旅遊培訓合作將進一步向前推進。在研究本地區基建交通未來的發展安排時,政府將重視廣東省和香港這些鄰近地區的基建規劃,主動參與區域整合,並力爭從中受惠;蓮花大橋通關便利措施在稍後的正式推行,有望促進兩地人和物的雙向流動。隨知識經濟的發展,本澳與海內外的科技合作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在內地和歐盟有一定影響力的“尤裏卡計劃”將在明年再次舉行,此一計劃不但要發揮好中、歐科技的仲介功能,還應對推動本地區的科技發展作出貢獻。在警務、民防、醫療、教育、文化、司法互助和協助等各個領域,我們都將在務實的對外交流和合作中得到裨益。

    神州大地生機勃勃,機遇不斷涌現。同時,在全球化和區域合作的潮流下,資本、技術、人才亦必然會加速流動。本澳的企業家應勇於轉換觀念和經營模式,珍惜和把握好內地發展的機遇。

    推動區域合作、發揮內地因素的作用,是我們長遠的戰略考慮,關係澳門長期的、可持續的發展。我們無疑要及時抓住機遇,但亦不應急於求成,或過於短視,拘泥于一時一刻的局部利益。關鍵應是在互補互惠、衷誠合作的基礎上,爭取彼此的長遠發展。

    四.提升行政效率,落實重大改革

    弘揚公僕精神,提升行政效率,是市民每天都在密切關注的課題,也是政府施政每天都不能掉以輕心的課題。近年來,政府服務雖有改善,但和市民的期望和社會發展帶來更複雜的需要之間,仍有一段距離。由明年開始,我們在繼續進行現有改革工作的同時,將全面展開政府架構的重大改革,務求達致精簡架構的目標。部門內部架構的臃腫和職能重疊,以及規範化不足的人員配置,長期構成改善行政效率的絆腳石,也浪費不少公共資源。我們將責成政府各部門提出它們本身精簡架構的建議方案,並以這些方案為基礎,迅速落實各部門的架構重組。

    與此同時,政府強調行政的多元配合和部門的內外呼應,促使公眾服務的改善更上一層樓。我們將透過推進行政管理現代化,使服務效率在合理化、規範化的前提下更為改善,有關工作包括健全部門的設置與功能,促進行政運作的暢順與協調,提高服務的品質與靈活性等等。我們繼續積極提升公務人員的素質,與此同時亦決不忽視先進服務硬體裝備的建設,併為此努力推動“電子政府”早日全面實現。

    我們還要特別強調,行政運作的改善必須和市民及社會的迫切需要緊密銜接。我們必須在有關法例修訂之前,于現有法例容許的範圍內,儘快推出更多改善服務效率的過渡性安排。明年,政府將在不動産買賣、公司註冊等方面試行“一站式”服務,把同類事項集中在一個地點辦理,以大大節省行政手續。進一步説,我們已經明確鎖定“一站式”的服務模式,儘快在其他領域予以推行。

    面對當前社會上較為困難的景況,各部門的運作和服務固然仍須堅守法制規矩,但在條件允許之下,應積極打開變通的空間。針對目前存在行政程式繁冗的情況,相關部門應積極研究並作出協調,在維護法制和不影響品質和安全的前提下儘量刪減非必要的程式。

    政府明年將為澳門法律改革作出重要的準備。我們將擴諮詢渠道,吸收更多專業人士的智慧,對澳門法律改革的路向作出深入研判,提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意見。與此同時,政府把服務承諾的精神引入法律改革的進程,明年首季將公佈有關法規擬制、修訂的計劃及時間進度。

    由於澳門內外環境近期相繼出現急速變動和連番挑戰,特區正常發展之餘,也必須對不明朗因素作出評估和預防。為此,特區政府在新一個施政年度將全力加強各部門的憂患意識和風險管理,提高快速應變和統籌協調的能力,確保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政府都能及時提供市民所需的幫助。

    在弘揚公僕精神,培養優質服務文化方面,我們繼續鼓勵和要求全體公務人員將服務市民的意識常記於心,目前“民政總署”的立法程式尚在進行。在政府的構思中,這一機構除提供日常的市政服務之外,還將大力推動各種社會民生工作,這亦正是政府落實“以民為本”精神的全新安排。同時,我們將加速檢討現行公職法律制度,儘快改善公務人員的評核、晉陞和獎懲體制,既使表現欠佳的人員承擔應有的後果和責任,更讓表現優異的人員,包括經過自我完善而具有卓越改進的人員在內,獲得應有的獎勵或晉陞機會,從而推動整個政府服務文化向良好標準看齊,使公僕精神獲得根本的凝聚和鞏固。

    五.改善生活質素,確保社會和諧

    市民生活質素與社會和諧穩定之間,互為因果,息息相關。在新一個施政年度裏,政府這方面的施政主題,是盡最大努力維持市民整體生活質素不致倒退,以及力爭部分質素有所改善。在比較專門的工作範疇,亦最大限度地讓公眾參與和分享,使市民擁有更多的選擇,以豐富或創造他們喜愛的生活形態。

    城市佈局的合理規劃及逐步落實,有助於配合澳門發展定位策略,也能從整體上優化我們的生活環境。針對不同城區特點和功能,我們正作出各具特色的規劃和安排,爭取部份城區在明年率先顯出新貌。我們希望對舊城區所進行的美化和適度改造,能改善該地區的營商環境和居住質素。

    在日常生活和市面運作上,政府將研究和採取有關措施,減輕市民生活的負擔。繼續和社會緊密合作,提供有利於市民以較低成本創業的條件,催生出更為多元化、更有澳門獨特風味和價廉物美的零售業市場,吸引市民和遊客購物、消遣,藉此帶動消費,協助就業,增進市面的活力和熱鬧氣氛。

    無論為了提高市民生活質素,抑或為了建設良好旅遊城市,我們均需為力處理好各類城市環境問題。交通問題造成的困擾,長期影響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其中,特別是部分時段和路段的嚴重塞車,以及車輛泊車的困難,駕駛人士感受尤深。政府將努力優化現行條件,配合具針對性的交通管理措施,在逐步完善交通網路的同時,積極予以改善。政府繼續積極推廣交通安全的宣傳教育,加強對交通違規的檢控。減少車輛廢氣排放的研究將加緊進行,爭取儘早作出改善。對於市民比較關注的噪音、城市清潔、食物檢疫問題,有關部門將繼續跟進改善,務求營造更為理想的生活環境。

    澳門的公共醫療體制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政府正積極跟進醫療系統的研究工作,以便儘早展開改革措施。澳門傳統上不是一個科學技術發展十分突出的地區,因此,提高醫術,以減輕病人的痛若及儘快讓他們重享健康的快樂,是政府醫療服務的頭等要務。我們將透過培訓、交流和加強管理,造就一支優秀的醫療隊伍,致力提高醫療、護理的品質和服務效率,減少醫療事故。政府將進一步強化對藥物的管理和監測,加快檢討醫療投訴和監管機制確保居民和醫護人員雙方的權益。良好的疾病預防措施,能抑制疾病的發生率,減輕醫療機構的服務壓力,使病人獲得理想的治療和護理。尤其是近期登革熱病例的出現更提醒我們,疾病預防措施不能稍有疏忽。政府將籌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面增強各個預防環節的能力。一個社會的醫療衛生素質,還取決於居民平日對健康的態度。對健康的注重增加一分,患病的機會就減少一分,我們將大力加強健康教育,讓公眾深入認識健康和生命的可貴,使他們更加自覺地增進個人健康和注意公共衛生。

    由於就業狀況和市民生活負擔仍未恢復到一個理想的水準,因此,我們在社會保障和社會工作方面決不鬆懈,在這方面的預算亦不會有所刪減。政府將繼續伸出援手幫助存有各種困難的市民和弱勢社群,同時作出主動的了解,讓有需要而又未獲援助的市民,及時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溫暖。我們將優先重整家庭服務網路,加強對獨居長者的關懷照顧,強化各項面向青少年和兒童的專業服務。對於民間社團長期義務承擔的社會服務,政府理所當然地繼續予以大力鼓勵和支援。

    澳門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城市,文化生活應當成為廣大市民日常精神生活的一部份。未來一年,政府將進一步致力普及文化生活。我們將促進市民參與本地歷史文化的認知活動,推廣文物及其保護的價值觀,發展基礎藝術教育。政府亦重視文化素質的提高,我們將繼續組織高水準的文藝活動面向大眾,提高市民的文化藝術品味和欣賞能力,並使更多人加入文化藝術愛好者的行列。

    今天,大型體育運動會對社會綜合力量的提高,已經獲得國際社會的印證。澳門籌辦東亞運動會的工作,已經開始運轉。政府將把這場未來澳門的國際體育盛事,作為推動本地大眾體育事業發展的有力杠桿來運用。我們將增設場地、開辦多元化體育運動、廣泛進行宣傳,推動大眾體育的開展,使市民尤其是眾多缺乏運動習慣的人,透過參與體會到運動對於增進健康、鍛鍊意志、培養奮鬥精神和發展個人興趣與潛能的種種好處。為了當好東道主,我們除了在硬體上全面作出準備外,我們還將視本身條件,適當推行較高層次的競技體育政策,提升本地競技、評判等的水準和籌辦賽事的能力。

    市民生活質素的穩定,有賴良好的治安。回歸以來,澳門治安明顯改善,但決不等於我們高枕無憂,澳門社會的日漸開放和對外交往的發展,亦會帶來新的不穩定因素,以及犯罪模式的複雜化。在治安比較靖明的時期,尤須居安思危、加強警務,顯示政府絕不放鬆打擊罪案的意志和力量,不讓不法份子誤判形勢而以為有機可乘,確保市民在一個太平自在、秩序整然的環境中繼續安居樂業。

    六.培育年青一代,力促人盡其才

    澳門全面、持續的進步取決於公民素質,公民素質取決於教育。回歸之後,特區新一代的培育隨即起步,教育界繼續耕耘有加,建樹良多。但是,隨社會的演變,澳門要成功接受未來的各種考驗,教育事業必須有所突破。

    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們優先注重教育品質的提高。“有教無類”的教育原則,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但亦須透過不斷提升的教學水準和逐步提高要求的考核,大力提升學科專業水準,使學生的知識和才幹獲得社會更大的認同,個人就業及發展前途更有保障。通過適當的教學措施,擴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學生的專業實習和語言能力的訓練均需強化,以提高他們投身社會的適應能力。有關院校須創設條件,提高師資的素質,充實一支以具備博士學位的教師為主體的教學人員隊伍,同時適當物色具有卓越學術成就和豐富教學經驗的國際級學者來澳任教。努力把高等教育機構發展為科研基地,繼續推動科研課題本地化,使學術研究更加切合公眾關注及社會發展的重大課題,提出具有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一個適齡的年青人,無論升學還是就業,其知識儲備來自漫長的基礎教育。為此,政府將展開對原有教育制度的重新評估,鞏固義務教育的成果。我們鼓勵本澳各中小學在教育素質的課題上繼續努力用功,設置合適的教學標準,以利於逐步和水準日漸提高的高等教育接軌。在教育自主的保障之下,我們提倡各校發揮本身所長,展開教育的良性競爭,在這個基礎上發展本澳自主的優質學校體制,讓學生和家長有更多選擇。功課壓力和教育素質之間並無必然的關係,我們主張減輕學生不必要的功課負擔,使他們除了掌握書本知識之外,在其他方面都能夠健康成長。政府多個部門正共同策劃和覓地興建一個寓學習于活動的“青少年科技館”,讓廣大青少年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開拓視野,領略不可思議的科學奧秘。我們並積極考慮在相同地點興建一座多設施、多功能的圖書館,從而拓展出一個集求知、休閒和娛樂於一體的區域,成為學生、市民渡過閒暇的一個好去處。此外,針對學生中途離校現象,教育部門和學校應加強合作,研究其成因和改善之法,並及時提供有效的輔助支援。

    青少年成長的得失,對社會未來面貌影響深遠。在澳門不斷開放和發展的過程中,部分青少年難免在各種因素塑造之下迷失自我,從而可能走上歧途。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都不能疏忽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溝通、理解、關懷、支援往往勝於刻板説教。政府將一方面在藝術、體育和科技等領域引導他們建立有益身心的興趣與情操,一方面提供必要的資源和設施,讓他們的健康活動獲得經常投入和凝聚的空間,使他們在成長之餘,更有機會在相關興趣領域畫出彩虹而成大器。

    人才,是當今國際競爭的聚焦點。社會應該重視發掘現有人才,提供他們發揮才華的機會,使澳門逐步成為一個涌現人才、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地區。為此,政府將不斷發展成人教育和終身教育,以提升全體市民的質素和競爭能力。我們將不斷完善市場競爭機制和人力資源機制,使各種人才舒展潛能,發揮所長。我們亦會根據社會的需要,在審慎安排和跟進管理下,適當引進外地專才,使他們協助推動澳門的發展,並在此過程中輔助本地人才的成長。在公務人員隊伍方面,無論對外招聘新人還是內部人員調動,政府將繼續不拘一格任用人才,讓具備真才實學的人在合適的工作崗位上發揮他們的才幹。

    第三部份 團結自信,奮發圖強

    主席,各位議員,

    世界經濟環境的惡化對澳門所産生的負面影響已逐步浮現。在一段時間內,企業家們的經營將步履維艱,普羅大眾將要繼續承受沉重的生活壓力,政府也同樣面對十分嚴峻的考驗。對此,我們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在困難和挑戰面前,心存僥倖、盲目樂觀固然會招致一敗塗地,但悲觀沮喪、怨天尤人亦於事無補。我們應當做的是,適應環境,勇於面對,自強不息,創造機會,奮發圖強,力爭早日改善處境,贏得興盛的未來。其實,挑戰和機遇往往同時並存,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就是指禍福之間存在互為轉化的關係。這一古代智慧的現實意義,正在於啟迪我們,透過政府和全體市民的衷誠合作,共同努力,積極創設條件,促使挑戰向機遇的方向轉化。

    毫無疑問,澳門必定會走出目前的困局,贏得未來的成功。不過,目標的實現尚需眾多條件的配合。當中,素質之提升顯然無比重要。過去,澳門曾受益於一些得天獨厚、因時際會的因素;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如果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缺乏優秀的素質,我們將會被時代拋棄。當前的挑戰,激起我們對素質問題給予更大、更深的關注。有理由相信,素質問題已經成為澳門未來發展最嚴重的障礙。基於這個認知,提高包括政府在內的社會整體素質,就成為特區政府前瞻性施政思維的核心部份。

    提高素質的主張一向受到認同,但始終是“知易行難”。過去的幾年來,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相互作用,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出現巨大的變化;神州大地堅持改革開放,持續高速的發展勢頭至今不衰。在國內外快速發展的大氣候下,澳門亦必然要竭力跟上。但與此同時,我們亦發現到,因為種種因素,包括自身條件的局限,以及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們在適應急促變化的週邊環境時,精力往往有所分散,正常的施政步驟亦時被打亂,因此,我們常會感到頗為吃力,甚至出現無法喘息的感覺。結果,社會的機體得不到適時的調理,缺陷未有認真修補,素質未能大幅提高。今年以來,週邊的不景氣使澳門的發展步伐被迫放緩,但這一客觀現實卻又為我們在前進過程中,提供了休養生息、調整提高的機會。我們務必把握好這一機會,認真做好診斷檢查,對不足之處及時、切實、恰當地採取對症下藥的措施,儘快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以期在週邊開始復蘇之際,澳門整體已儲備好足夠本錢,作好充分準備,能以更佳狀態面對挑戰,以較快的速度向前邁進。

    素質的提升,涉及面甚廣,亦因人而異。就個人而言,在知識經濟的年代,透過持續的、終生的學習,不斷豐富知識、提高技能,應該成為市民的共識和行動。至於機關和企業,要在全球化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效率、産品質素和服務水準的提升顯然具有迫切性和針對性。

    我還想特別提出心理素質的重要性。世事總是迴圈不定、變化無常,不會有永遠的順境,也不會有永遠的逆境。在逆境下保持泰然樂觀、從容不迫的健康心境,有助於加強我們對困難的承受能力,進而冷靜找出排除困難的路徑,在柳暗花明之後,重新踏上又一條順境大道。

    對於市民的主動努力,政府當然予以大力鼓勵和積極配合,政府除了努力提高學校的教育質素外,還將大力加強經營和就業的培訓。培訓並非權宜安排,而是維持和提升整體競爭力的長遠舉措。有關的職能部門應當從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區域分工的需要、行業發展的趨勢,去設計和組織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前瞻性的培訓課程。我們還將強化培訓統籌機制的功能,避免課程重疊以及脫離實際,善用寶貴資源,促進培訓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政府將認真研究若干工種的員工持證工作的建議,爭取透過適當、穩妥的措施,逐步提升相關員工的工作水準和符合資格的職業地位。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我們清楚了解各行各業和市民目前的景況。特區政府十分關心處於困境中的企業和市民,對於他們的遭遇,我們感同身受。紓解民困,也就是特區政府當前要務。我們這個年輕的政府,經濟實力算不上雄厚,儲備也有局限,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在能力範圍內作出最大的努力。前面所述的明年施政重點,正是對社會現實的具體響應。

    針對本澳目前比較艱辛的營商和生活環境,特區政府除了採取較為長期的措施外,經過審慎的考慮,決定在明年內採取以下短期措施,藉此協助市民渡過這段較為因難的時期。

    1.減收明年全體就業市民 25% 的職業稅;

    2.減收每一工商、住戶明年房屋稅500元,如本身應繳的房屋稅未達500元者則不需繳納;

    3.各商戶于明年免納招牌稅;

    4.免收明年所有營業稅;

    5.各酒樓、餐廳于明年免納旅遊稅;

    在採取以上的稅項減免措施後,政府明年的稅收將減少達2.5億元。

    6.額外增撥1,000萬元,對三類困難較大的弱勢家庭,即單親家庭、傷殘人士和長期病患者所屬家庭予以特別援助;

    7.在學生文教用品津貼方面,增加1,000萬元預算,以加大對貧困學生的援助力度;

    8.政府動用4億元,向沒有完成中學學業的失業人士、服務行業的失業人士、尚在待業的高等院校畢業生,額外提供4,000個較規範和較具針對性的培訓課程名額,使他們得以提升文化水準和就業、轉業的競爭力,具備較佳的條件以在未來進入旅遊服務業和其他行業的就業市場。

    9.政府將繼續加大基建力度。明年政府總體投資的16億元中,將有12億元實際投入到基建投資項目之內。政府將透過有效措施並加強監控,確保明年的基建投資項目能夠基本落實。

    10. 政府除主動創設就業職位外,還將大力鼓勵、配合私人大型投資的開展。這樣,政府明年將為市民提供約6,000個新的就業職位,紓援就業困難。

    上述措施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做的份內之事,但的確不可能完全解決所有問題。我們的目的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作出最大的努力,從而減輕市民的負擔,堅定市民對未來的信心。與此同時,我們堅定貫徹與民共渡時艱的理財原則,在調動資源紓解民困的同時,政府對行政支出的控制,將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為嚴格。政府的資源,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因此,我們也深信,政府對社會作出的援助,亦是對澳門未來的投資,所有援助,最終將積極轉換成為社會復興和創富根基的一部分。

    無論落實長期或短期的政策,我們都必須繼續強調“以民為本”的理念,更要強調將之貫徹于具體施政中。在市民的經營和生活尚處艱辛境地時,我們更應關心社會的動態,傾聽市民的心聲,了解民困之所在,從而不斷提高施政的水準。身為市民一份子的各級公務人員,必須全力以赴、將心比心、加倍努力地做好服務市民的工作,切實地交出讓市民真正受惠的工作成果。

    我們要順利渡過當前的逆境,儘快實現經濟的全面復蘇,始終離不開政府、全體公務人員和廣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事實上,政府的施政,包括上面所提出的各項措施都需要時間的考驗,無法立竿見影,我們希望市民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合作。國際社會和鄰近地區的正面和負面經驗告訴我們,社會的祥和穩定、市民的同舟共濟,是社會得以持續發展的基本保證。尤其當處於逆境時,我們更應看到樂觀的前景,相信澳人本身的智慧和能力,團結一致,共同維護社會整體利益。我們深信,樂觀自信、團結進取的信念,必定能鼓舞我們克服各種由逆境和社會矛盾所衍生的內耗及其他負面影響,並對挑撥矛盾、製造混亂的現象作出恰當的判斷和抵制。特區成立以來,在社會持續承受挑戰壓力、不少困難依然尚待克服的情況下,大家能同心協力,共尋解決問題之道,從而使澳門整體社會能夠維持正常和穩定,逐步走上發展之途,主要就是廣大市民明白社會變化的道理,理解和支援政府的施政部署,這種難能可貴的、逆境中的真情,體現出澳門市民愛護澳門、堅毅務實、當家作主精神的巨大力量,而這正正就是澳門生命力之所在。我們相信,澳門必定能闖過種種難關,走向繁榮發展的明天。

    結語

    主席,各位議員,

    特區政府成立以來,行政機關一直和立法會保持互動、分工與合作的關係,在不同的角色和責任上,共同為澳門市民的福祉作出富有成效的努力,我們必須確保這種努力不間斷地進行下去。政府將與新一屆立法會保持緊密的聯繫,從立法會的工作中吸取智慧,使之變成市民受惠的施政成果。

    在結束施政報告之前,我重申:在“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之下,特區政府將矢志不渝地堅守基本法,以市民的切身利益為念,以澳門的穩定發展為念,在二零零一年施政成果的基礎上,奮力完成二零零二年的施政目標。

    基於澳門本身的潛力和外部的配合因素,我們很有把握地看到,在未來幾年,澳門將陸續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都市。旅遊博彩事業將構成它的運轉軸心,其他事業由此牽動,次第而起,各顯風采。大量資金的相繼投入,各行各業的先進營運,就業的明顯起色,內外交通運輸網路的組合完善等等,都在我們基本預期的視野之內。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澳門的商貿平臺功能將更為彰顯。會議展覽、環保及高增值産業,會以很大的潛力異軍突起。包括2005年東亞運動會的設施在內,特區全新鋪排的各項大型基礎建設,將不斷提升城市的時代層次,並建立令人觸目的發展形象。澳門年青人好學不倦,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特區新一代將在不同的奮鬥天地中各展才幹,從而將帶動澳門人口質素的全面提升。同社會的進步相比,政府的工作也將與時並進。未來數年間,法律和公共行政全面和系統的改革,不但達致政府的優質服務和社會的高水準運作互相輝映,更將整體降低社會發展成本,使澳門的進步如虎添翼。各項改進,雖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決定性的是,其不斷完善的大方向已經確鑿無疑,其中關鍵性的公務員服務品質,儘管提升速度因人而異,但整體趨勢必然一年勝於一年。總的來説,前景通透,方向明確,蓄勢待發,成就可期,乃是當今澳門合乎本身發展邏輯的一個最佳寫照。

    上述前景,並非我們刻意求工的願望和宣傳,更非用以安撫人心的空中樓閣。對現狀的觀察,以及對未來的展望,我們客觀務實的態度並無二致。因此,我們完全不必礙于未能在朝夕之間實現理想,就産生悲觀的心態,並放棄奮鬥的精神。另一方面,無論在社會發展還是政府跟進方面,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如何具足,也不存在任何一種自然的安排可讓人人無功受祿,關鍵仍在於全體市民在各自的起點上把握機遇,憑本身不懈的努力和前瞻的智慧,契合社會的潮流與時代的走向,從中創造自己燦爛的明天。這正是我們信心之所在,奮進方向之所在,更是全體澳門市民未來福祉之所在。

    最後,我對過去一年辛勤工作的廣大公務人員和支援政府施政的各界廣大市民,致以衷心的感謝。

    多謝各位。

    中國網2001年11月2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