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盧維思:首位入籍中國的港府“洋高官”

    有“米老鼠”之稱、甚得傳媒喜愛的香港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本月初宣佈,他已經放棄英國國籍,正式成為一名中國公民。盧維思現在已拿到了特區護照、永久居民身份證、回鄉證和歸化為中國公民的證書,從而以第一位加入中國國籍的港府外籍高官而被載入香港史冊。

    “轉籍”並非為陞官

    盧維思“轉籍”的消息一傳出,一些敏感的香港媒體立即猜測:他此舉的目的是要在政壇上更上一層樓。

    港英時代,英籍高官幾乎佔據了香港政府所有的重要職位。香港回歸祖國後,按照《基本法》第101條的明確規定,特區政府各司長、副司長、各政策局局長等主要官員,都由在外國沒有居留權的香港永久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與此同時,特區政府還加快公務員本地化進程,像廉政公署等機構更由華人來執掌核心部門。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的統計,目前政務職係約有500名各級官員,其中大約有20人擁有外國國籍。根據《基本法》的規定,這些外籍官員都不能出任主要官員。時至今日,港府最高級別的外籍高官,是位居首長級第7級的房屋署署長苗學禮,其次就是現任職首長級第6級的盧維思。

    如果盧維思維持原來的英籍身份,按照《基本法》的規定,他是無望“再上一層樓”的。加入中國國籍之後,他未來升任為主要官員的主要障礙已被清除,晉陞之門對他可謂“由緊鎖變為無鎖”。但是,盧維思對這些説法不屑一顧。他強調,他加入中國籍並非為了仕途,只是出於自己對香港的認同感。他動情地説:“我覺得香港才是我的家,所以才作出這個決定。”

    三十載情係香港

    盧維思此語並非虛言。他今年53歲,但是從1972年離開英國後,他已經差不多在香港度過了30年歲月,娶了太太,生下子女,可以説是落地生根。

    入籍中國的念頭最早浮現在盧維思腦海裏還是在1986年。當時,他隨同一批港府的外籍公務員訪問北京。當時的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魯平在回答海事處一名外籍官員的提問時,十分肯定地指出,中國政府會接納他們這些外籍公務員,在香港回歸後加入中國國籍。時光荏苒,但魯平的這一席話卻一直縈繞在盧維思心頭。

    1997年,英國人撤出香港前,為數百名英國土生的香港公務員提供了一筆特別優厚的賠償金。盧維思並沒有去拿這筆錢,而是選擇繼續留在香港。

    真正興起“轉籍”的念頭,盧維思説是始於他出任港府旅遊事務專員,但到他升任投資推廣署署長之後才開始付諸實施。他説:“自從出任投資推廣署署長後,我成為一名真正的‘香港推銷員’。我開始覺得,假如我像其他政府的同事一樣,拿著特區護照出外推銷香港,將會更加合適、更加有説服力!”他的友人也透露,盧維思常向他們説,一個中國人的身份才能更“擲地有聲地”向海外客商證明,他所推介的香港優勢是“由衷之言”。

    他曾與太太、在英國的繼母等家人商量,他們都支援他這一決定。今年初,他先向香港入境處申請加入中國國籍,同時向英國駐港總領事館申請放棄英國國籍。經過幾個月的審核,他獲得入境處的歸化證明文件,成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8月份,他獲得帶有三顆“星”的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和特區護照,隨即充滿自豪地拿著特區護照到英國、法國公幹。他還成功申請到回鄉證,並準備在今年底到內地旅遊。

    “米老鼠”屢立奇功

    在成為“百分之百的香港人”之前,盧維思已為香港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盧維思1980年加入香港政府做政務主任,先後擔任過首席助理庫務司和副庫務司,但他真正揚名立萬竟是從幕後英雄開始。他以自己的足智多謀和靈活,深得特區政府原財政司司長曾蔭權的器重,成為他的“文膽”,並屢建奇功,在官場留下曾蔭權“愛將”的美言。

    由於工作能力卓越出眾,在香港回歸祖國後,盧維思多次出任港府的“開路先鋒”。1999年初,港府開始與美國迪斯尼公司“談戀愛”,希望“米奇老鼠”能“嫁”到香港來。這一談判至關重要,成功與否不僅關係到香港旅遊業自身的發展,也關係到香港整體經濟的振興大局,特首董建華和曾蔭權等都非常重視。在這一關鍵時刻,盧維思出任旅遊事務專員,直接負責與“迪斯尼”管理層交鋒。正所謂“以夷制夷”,經過數月一連串複雜的商業談判,他和同事終於博得“迪斯尼”的歡心,幫助港府打贏此役。他因此聲名大振,並被傳媒親昵地稱為“米老鼠”。

    2000年7月,港府成立投資推廣署,致力吸引跨國公司到香港設立地區總部,盧維思再次擔任“開荒牛”。他不聲不響地運作了幾個月,竟成功説服《財富》雜誌到香港舉辦全球論壇。別忘了,當年正是這份雜誌在封面文章中宣告“香港之死”。盧維思如何施展公關手段,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令時代華納集團高層否定自己,是不少傳媒爭相打聽的內幕故事。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政績”是,投資推廣署成立一年時間,已經協助外國企業完成85項在港投資的計劃,平均每週有一家跨國公司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

    不會中文的中國人

    盧維思“鬼主意”多多,面對難纏的“老記”也頗有一套,處處閃現他機智幽默的特長。《財富》全球論壇期間,有一名外國記者在採訪克林頓演講前,被安檢人員搜出一把一寸長的小刀。一名美國記者在記者會上投訴“香港警方反應過敏”,盧維思立即“建議”對方,不妨試試也拿著一把這樣的小刀,去加州採訪一下布希總統。

    盧維思能説會道,還有一個中國太太,但他的中文卻拿不出手。當香港記者要求他試著説幾句廣東話時,他立即面露難色地説:“過去30年,我曾多次嘗試學廣東話,但現在還是不能讀和寫,只能説一點。”盧維思還自嘲地説,連他兩歲的女兒廣東話都比他好。

    儘管如此,盧維思還是以身為中國人為榮。肩負海外招商引資之重任,他幽默地説:“你要賣一件東西,必須要自己買過用過,才更有説服力。”他還透露,有數名外籍官員也有意傚法他,準備加入中國國籍。

    在香港的過渡期內,曾經有不少香港人移民海外,成為英國人、加拿大人。而在香港回歸祖國後的今天,不僅大批當年的移民回流香港,連外籍官員都願意加入中國國籍。對香港的未來發展,他們用雙腳投下信心一票。

    人民網 2001年10月15日

相關新聞

香港特區政府將在一年內提供三萬餘就業機會

香港警方進行反恐情報調查 確保駐港機構安全

梁錦松縱論港深合作前景

《香江秋月明》在香港上演

過去一年香港機場客運量達3000多萬人次

香港2萬多名公務員參加研習內地事務課程

香港舉行孔子誕辰2552週年慶典

香港舉行勳銜頒授典禮

香港依然保持對外商的吸引力

港府委任證監會上訴委員會成員

港府憲報刊登制裁塔利班規例

董建華表示香港經濟發展的重點是向知識經濟轉型

李嘉誠激勵港人:逆境更應自強

以新思路迎接新挑戰
——訪中國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梁錦松


港府首位洋高官入籍中國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