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唐山——台灣人“外交工作”老手 
張鳳山

遊錫堃新“內閣”中“外交部部長”陳唐山,格外引人注目。陳唐山是什麼人?陳水扁目前為什麼要重用他?

海外“台獨”大佬級人物

1964年陳唐山一到奧克拉荷馬大學,就與已經從事“台獨”活動的陳榮成同一寢室,在其影響下積極參加分裂祖國的活動,在奧大諾曼校區校園,散發“台獨”刊物《台灣青年》和《台灣通訊》,為“台獨”勢力搖旗吶喊,並很快組成了以他為首的“台灣同學會”,他們打著“聯誼”的旗號,進行“台獨”活動。1966年6月,陳唐山與陳以德、蔡同榮、張燦鍙等人一起,創立“全美台灣獨立聯盟”。

1970年1月,“全美台灣獨立聯盟”、日本的“台灣青年獨立聯盟”等五個組織,合併成“台灣獨立聯盟”。當時,台灣《顯微鏡》雜誌曾説:“陳唐山在‘台獨聯盟’的成員中,地位僅次於張燦鍙、洪哲勝”。這話雖不十分準確,但從中可以看出陳在“聯盟”中的分量和地位。

1974年9月“世界台灣同鄉聯合會”(簡稱“世臺會”)成立。這是一個被“台獨聯盟”操控的組織。陳唐山從1979年7月至1984年7月,連任其第六至第十屆會長。

1976年,“台灣人權協會”在美國成立。陳唐山自1977年至20世紀90年代,一直是“台灣人權協會”華盛頓分會會長。據老牌“台獨”分子陳婉真説,“台灣人權協會”在“台灣人公共事務會”建立之前,“在美國台灣人團體中,是比‘同鄉會’更具政治性,又比‘台獨聯盟’較不敏感的,推動台灣島內民主化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全美性社團。”

鋻於台灣民主化興起、在美國的“台獨”勢力中,“民主自決”派不斷壯大,1982年2月,王桂榮、蔡同榮、陳唐山等人拼湊“台灣人公共事務會”,簡稱“FAPA”。它以遊説駐在國政府尤其是美國國會為主要活動手段,曾有“台獨外交部”之稱。首任會長蔡同榮,第二任即為陳唐山,其勢力被稱為“FAPA陳派”。陳長時間主管“FAPA”“外交工作”,直到1992年2月《民眾日報》還報道:“FAPA”“近日完成幹部改組,國會遊説老手陳唐山復出,接掌‘外交’與社團聯繫。”

1988年12月,“台灣國際關係中心”成立。它也是一個以遊説為主要活動手段的組織,所以被定性為“另一個‘台獨’外交部”。但是該“中心”以直接“追求獨立的目標”。陳唐山也是它的領導人之一,且又主管“外交工作”。

“台灣獨立聯盟”、“台灣人公共事務會”、“世界台灣同鄉聯合會”、“台灣國際關係中心”、“台灣學生社”,這五個破壞性很大的“台獨”組織,它們自稱是海外“五大台灣人社團”。陳唐山一人橫跨了其中的四個,並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在海外“台獨”頭目中是僅有的。

陳唐山分裂祖國等活動的特點

(一)立場頑固 手段圓活

陳唐山是“台獨”勢力中的激進分子。他在“台獨聯盟”屬張燦鍙系統,在FAPA中,也屬強硬的“盟裏派”。與陳唐山交情匪淺,曾用郵包炸彈謀殺謝東閔的王幸説:“陳唐山外表看起來溫和,事實上,被列為‘台獨’黑名單的29年中,他的主張是傾向積極革命的‘台獨’。”

陳骨子裏雖是“鐵桿台獨”,但行動務實,做法靈活。比如,“美麗島事件”發生後,他“義不容辭地向國民黨執政當局提出嚴重的抗議,要求釋放‘無辜’,‘尊重人權’”。但當因受這一事件刺激而成立的“台灣建國聯合陣線”,提出讓國民黨“罪惡政權徹底從整個地球上消失”時,陳唐山作為“世臺會”會長,卻藉故“沒有簽字”。另外,他還協助國民黨處理一些“國際糾紛”。如20世紀80年代中期,陳到印尼駐美大使館交涉,使印尼政府同意釋放被捕的台灣漁民及漁船。陳唐山這個被列入“黑名單”的人,也相應得到國民黨的另眼看待,早在1987年他就被國民黨批准返臺,並受到國民黨高層李煥、章孝嚴接見,1990年春,李登輝又邀陳唐山等參加“國是會議”,為台灣“憲政改革”出謀劃策。

(二)廣結善緣 人脈豐沛

陳唐山不論在哪個“台獨”組織,他都參與或主管“外交”事務,進行遊説活動,故有“台灣人‘外交工作’老手”之稱。有人説“所有向美國告洋狀,攻擊污衊國民黨的舉措,大多出自他的策劃。”在此過程中,陳不但與美國國會,國務院人權單位,也和美國民間人權組織、教會組織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與美國高層的某些人如參議員佩爾、索拉茲、肯尼迪,“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現任“美國在臺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等都私交甚篤。1991年3月原定參加“島內外獨派馬尼拉聯席懇談會”的多人,因國民黨的工作無法進入菲律賓,唯有張燦鍙、陳唐山等3人,由佩爾等向菲強力交涉,得以入菲。

陳唐山和國際性的人權團體,如“大赦國際”、“亞洲觀察”、“世界人權協會”等也有往來,並曾到過荷蘭、西德、奧地利等國,會見其外交部官員,“討論台灣的人權狀況,期望他們支援‘台獨’”。

(三)效果明顯 受到賞識

陳唐山等人分裂祖國的遊説活動,動作頻繁,效果明顯,曾對美國國會通過的某法案造成過重大影響,如《與台灣關係法》中的所謂“人權條款”、1981年12月美國眾參兩院通過的“給台灣兩萬移民配額的提案”、1983年11月美國參議院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案”及1989年7月的“台灣前途修正案”等等,都刻有他們遊説的痕跡。參議員肯尼迪曾稱讚這些人説,他任職參院20多年,見過很多遊説團體,但“沒有一個團體能像你們的組織那樣對美國國會議員的想法發生那麼重大的衝擊。”

陳唐山在任職“世臺會”會長期間,還策劃了一個“里程碑性的活動”。1982年6月,黨外人士康寧祥、黃煌雄、張德銘、尤清對美國進行訪問。7月初“世臺會”在休斯頓召開第9屆年會。“世臺會”和康寧祥四人都亟圖衝破事前台灣當局的警告:“世臺會”為“台獨聯盟”所把持,凡我公職人員如參加該年會,將“依法處理”,進而打破長期以來國民黨不準兩股勢力公開勾連的忌禁,為“台獨”勢力滋長、發展開拓空間。於是雙方合謀,康寧祥等人在“世臺會”會場樓下咖啡廳發表演演講,在樓上開會的“世臺會”許多成員下樓來聽,從而“做了一次有接觸又沒有接觸”的“技巧性接觸”。這四人還與全美24個台灣同鄉會發表“共同聲明”,鼓吹:“台灣的前途應由台灣1800萬人共同決定。”這些活動不僅如願以償地打破了國民黨的忌禁,還為以後的活動定下階段性“共同行動綱領”。

(四)務實低調 默默耕耘

陳唐山回到台灣之後,不像蔡同榮等人那樣鋒芒畢露,經常見諸媒體。他似乎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台南市市政上,媒體上很少看到他的消息。在民進黨中派系色彩不濃,屬於疏散的“主流聯盟”系統,所以陳唐山從沒有擔任過民進黨的中執委、中常委和中央評議委員會委員。

為什麼陳水扁敕令陳唐山執掌“外交部”

台灣“行政院長”遊錫堃在陳唐山上任時説:“外交部長代表總統、外交部是主權象徵。”

(一)要他充實“血統純正綠色政權”,讓台灣“走出去”。陳水扁心底要的是“台灣獨立萬萬歲”,是民進黨政權的“江山永固”。但是剛上臺時,他為了裝扮“新中間路線”的需要,更主要的是出於當時客觀形勢的需要,不得不在“內閣”、“五院”人事上,做一些過渡性的安排。經由此次“大選”,陳水扁自認,建立“血統純正綠色政權”的時機已經到來,實現民進黨“全面執政”、“長期執政”的曙光,已經出現。

陳唐山“台獨”立場頑固,可作“血統純正綠色政權”的“形象大使”;可成為自己推行得心應手的工具。陳唐山有“外交長才”,活動手段圓活。臺“外交部次長”高英茂強調“陳唐山是務實派,面對台灣艱難的外交處境,務實的作風將讓外交關係有實質進展。”陳水扁期盼陳唐山能幫其圓“未來兩年之內完成加入世界衛生組織”、讓台灣“勇敢地走出去”的夢想。

新“外長”人事定案伊始,陳唐山就表示:“陳總統表明2006年制憲,作為外長,要配合陳總統主導的國家整體方向,將在不損傷台灣主體性及讓國際了解我們無意改變現狀的情況下,充實建國的內涵。”這話既表明瞭他對陳水扁的深刻了解、一片忠心,也顯出陳唐山搞“台獨”頑固、圓活的特點。

(二)要他遊説美國 加強美臺“實質關係”。陳水扁認為,“台灣的機會在於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因為一個不友善的中國若掌控台灣,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嚇阻鏈即産生破綻,必須退到關島、塞班島一線,甚至遠遠退到夏威夷。”陳以此為資本,將美國視為“台獨靠山”。但陳水扁也清楚,無論是要修復前階段因“公投”出現的美臺關係裂紋,還是要在今後4年裏依靠美國落實“就職演説”,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需要陳唐山這樣的人。他熟悉那裏的情況,在美國有豐沛的人脈,更重要的是他受美國歡迎。陳水扁認定目前只有陳唐山,才有望不辱君命,把握美臺間利害的最佳結合點,加強臺美“實質關係”,進而幫助落實他“就職演説”中提出的各項目標。

據説陳唐山在被內定為“外長”後就誇下海口:“我一上任,即會竭盡所能地對此事(即美臺關係)加以修補”。陳水扁臆斷,無論什麼問題,只要做通美國的工作,其他國家就容易擺平。

(三)需要用他加大拉攏海外“台獨”勢力的力度。陳水扁重用陳唐山的目的,也在於進一步籠絡海外“台獨”勢力。陳上臺後把這股力量作為擴充人才隊伍、擴展民意基礎、擴大外交資源的重要依重力量,一直給以厚待。他還讓姚嘉文出面將“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台灣人公共事務會”等26個北美“台灣人社團”,拼湊“世界台灣人大會”;支援吳澧培組織“福爾摩莎基金會”。在過去幾年裏,凡是它們召開的重要大會,陳水扁幾乎場場發聲。不久前的5月23日,陳水扁又參加“FAPA”晚會,還特別脫稿向“台獨”人士喊話:“懇求大家支援政府、拜託支援5.20就職演説”。今後,陳水扁要貫徹“公投、制憲、建國”理念,需要它們支援;要兼顧島內外現實,又需要它們理解。

陳唐山在海外“台獨”勢力的重要組織中,幾乎都擔任過要務,至今與這些組織及其頭頭們有著多重的密切聯繫。這使他不僅可以密切已經封官進爵的頭頭們和民進黨政權的關係、加強這個政權與海外台灣人的聯繫,還可以運用海外“台獨”勢力在海外尤其是在美日的遊説力量。例如,“FAPA”目前正在推動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而“福爾摩莎基金會”則狂稱,它的遊説目標是:“促成美國國會修改台灣關係法,在條文中強化台灣若遭受任何威脅包括武力攻擊時,都是美國極為關切的事件,明確表達台灣的將來由台灣人民決定。”

(四)擴大政權民意基礎,兌現“重用”承諾

陳水扁以微弱多數取勝,合法性又受到強烈質疑,故現在的陳水扁政權,很有顯示民意基礎的必要性。陳唐山就有這種象徵性作用,他在台南縣勤於政務,大力推動台南成為科技縣,爭取南部科學園區進駐台南市,“深得民心”。在媒體的全臺縣市長民調中,陳唐山滿意度總是高居第一;1997年以65.73%全台灣最高票連任台南縣縣長;2001年又以高票當選“立法委員”。

另外,有材料披露:去年陳水扁與陳唐山達成默契,陳水扁告訴陳唐山,如自己連任會重用他;陳唐山則向陳水扁保證,將為其“3·20”選舉在台南縣拉到65%的選票。現在看來,陳唐山沒有食言;陳水扁敕令他當“外交”部長,似乎也是在兌現“重用”的承諾。

附:陳唐山簡歷

陳唐山(又名陳萬金),1935年出生於台南縣鹽水鎮農莊,1959年台灣大學大氣物理系畢業,1964年赴美就讀于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1966年獲大氣物理碩士學位,1972年獲普渡大學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1973進入美國聯邦政府商業部工作,曾在聯邦政府太空實驗室從事人造衛星資料分析,到1992年5月回台灣,在美國政府部門連續服務19年。在美期間,曾經擔任美國亞洲資源中心主任,美國國際開發中心董事。

陳唐山一到美國就走上了“台獨”不歸路。在海外“台獨”勢力將“鬥爭主戰場”轉向島內,發起“海外返鄉運動普遍化”活動的尾聲中,他于1992年5月返臺,很快加入民進黨,12月當選第二屆民進黨籍“僑選立法委員”,1993年12月當選第12屆台南縣長,1997年11月連任,2001年12月,在台南縣當選第五屆民進黨籍區域“立法委員”。

陳唐山屬於民進黨鬆散的“主流聯盟”系統。

(本文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網2004年6月1日


從臺當局新“外長”上任看陳水扁的“外交”動向 
前台南縣長陳唐山正式接替簡又新臺“外長”之職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