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香港就是我們的家”
——解放軍駐港部隊社會交往紀實

    回顧進駐香港的日日夜夜,駐香港部隊司令員熊自仁中將深情地説:“4年來,我們駐軍官兵與香港市民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在同一個城市,已經建立了非常融洽的軍民關係,香港就是我們的家。只要是香港市民需要的、我們駐軍能做的,我們就一定積極地去做,努力地做好,更多地造福于香港。”

    民眾支援率逐年上升

    回首進港之初,駐香港部隊面臨比較複雜的社會環境,經受著較大的輿論壓力。這一方面是由於香港市民以前對解放軍了解甚少,對初來乍到的這個社會新成員感到陌生和神秘;另一方面,由於個別新聞媒體對解放軍形象的有意渲染,誤導社會輿論,致使不少市民對解放軍心存疑懼或隔膜。

    4年來,為儘快適應環境、融入社會,從而更好地履行防務職責,駐香港部隊循序漸進、適時適度地開展豐富多樣的與市民和社會交往活動,贏得了越來越多香港民眾的信任與支援。

    前後對比,熊自仁中將對前後兩個數字印象很深:一個數字是駐軍進駐之初,香港的一個民意調查稱,香港市民對駐軍的支援率僅為30%;而1999年有關民意調查顯示:香港市民對駐軍的支援度上升到了93%。

    香港是一個開放度、透明度很高的社會,駐軍置身於這樣一個社會,社會環境自然就會對駐軍提出相應的要求。1997年7月22日,香港某報曾刊發一篇報道,題目就叫《對外極少聯繫———軍部電話號碼最難得》,反映出當時香港傳媒和市民社會希望儘快與駐軍建立溝通渠道,增加對駐軍了解的願望。

    為適應新的環境需要,駐香港部隊授權駐軍司令部辦公室負責統籌對外聯絡交往事宜,定期安排有關方面負責人與香港特區政府舉行例會,就有關問題進行磋商、談判。至今,駐軍已經先後與特區政府的保安局、入境處、海關、新聞處、民航處、海事處、建築署、機電工程署等18個部門建立了工作聯繫。

    隨後,又適應香港特殊的傳媒環境和當地媒體的運作規範,入“香”隨俗,在我軍歷史上第一個設立了對外新聞發言機構,建立了發言人制度,專門負責組織接洽香港傳媒對駐軍的採訪和市民有關的查詢事宜。這一舉措方便了媒體,溝通了市民,贏得香港社會的廣泛讚譽。

    軍民同樂 好戲連臺

    打開軍營大門,邀請特區政府官員、社會各界人士和普通市民進入軍營參觀,軍民同樂,這是駐軍貼近與香港社會各界及廣大市民的聯繫、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的一條重要途徑。

    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長官,董建華先生日常公務十分繁忙,但他很重視與駐軍的交往,4年來先後6次應邀來到軍營探望駐軍官兵或參加駐軍活動。1997年7月,在駐軍進駐後的第9天,董先生就率特區政府高級官員到駐軍昂船洲營地參觀慰問,並向駐軍贈送了錦旗,表達了特區政府對駐軍官兵的歡迎和信任。2001年春節過後,董先生又率政府高級官員來到軍營,探訪慰問官兵。在看完駐軍官兵組織的實彈射擊表演後,他很高興,連聲稱讚説:“駐港部隊紀律很好,訓練很好。”

    董特首的夫人董趙洪娉女士每年中秋節都帶領香港演藝界名人到軍營看望慰問,贈送節日禮品,與官兵聯歡,深受廣大官兵喜愛。劉德華、譚咏麟、黎明等眾多演藝名人都曾隨同到訪,給官兵留下了深刻印象和美好回憶。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也曾率領一支足球隊到軍營,與駐軍足球隊進行友誼比賽。霍英東先生老當益壯,不僅是親自上場踢球,還踢滿整場比賽,令觀眾讚嘆不已。

    在香港軍營,每年都有一個特別的節日,熱鬧非凡,這就是駐軍組織的大型軍營開放日。開放日當天,駐軍陸、海、空三軍幾個軍營同時向廣大市民和團體開放,軍民同樂,好戲連臺。至今駐軍共組織了4次大型開放活動,吸引了5萬多市民進入軍營參觀。

    市民們為了能夠進入軍營參觀,在派發入場券當天寧願一改晚睡晚起的習慣,早晨6時就來到軍營門前排隊,等候8時開始的派票。有的市民到軍營的乘車路線不熟,寧可從車站步行找到軍營門口。

    進入軍營,市民可以參觀士兵宿舍,參觀輕武器展覽,觀看文藝演出,參觀導彈護衛艇、登陸艇,參觀直升機,可以與官兵下棋、打球、唱卡拉OK,也可以與官兵合影拍照,忙得人們不亦樂乎。臨近中午,軍營還預備了由駐軍炊事班的戰士精心製作的各式糕點、小菜,參觀者一飽口福,其樂無窮。

    有的小朋友在父母的帶領下來參觀軍營,因為錯過了參觀時間不能進入軍營,小朋友竟傷心地哭鬧著不肯離去。有的市民專程從國外趕回香港,聽説錯過了參觀機會,深感失望,只好再等明年。

    時至今日,通過市民查詢熱線申請參觀軍營的市民和團體仍接連不斷,有增無減。軍營成為香港市民十分嚮往的一處所在,甚至被一些旅遊公司視為香港有待開發的旅遊資源。

    培育軍民情意的種子

    駐香港部隊是一支不擾民的部隊。在香港市民眼裏,除去軍營開放日可以看到解放軍的存在外,在平日裏對解放軍的印象最多的就是軍營門口那威嚴肅立的哨兵了。即使再細心的話,也不過是可以發現港島每天的駐軍軍官上下班的班車。

    然而,就是這支平時近乎隱形的部隊,在重大節慶日、在香港市民需要的時候,就會展露出他們活躍的身影。駐軍進駐香港4年來,每年回歸日、國慶節等重大節日都選送精彩節目參加特區政府組織的大型演出活動,每次演出活動,往往駐軍官兵的節目一齣場就贏得掌聲雷動,“好型”、“好彩”的喝彩聲呼叫不斷,成為香港舞臺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4年來,駐軍先後3次組織官兵為香港市民無償獻血,至今共有1100多名官兵參加獻血活動,獻血量達45萬毫升。聽説香港血庫的血液供應淡旺季區分較明顯,駐軍熊自仁司令員向香港紅十字會承諾:什麼時候需要駐軍獻血,駐軍就什麼時候獻;需要駐軍獻多少駐軍就獻多少。這一義舉深得香港市民的讚許。

    倣照內地每年把3月12日作為植樹節的做法,香港回歸後把3月最後一個星期日確定為“植樹日”。從2000年開始,駐軍連續兩年共組織官兵1500人走出軍營,與市民一起參加“香港植樹日”活動,為綠化香港出力,共同推動香港環保事業。由於駐軍人員較少組織大批人員出營活動,因此去年駐軍第一次出營參加植樹活動時媒體對此大加渲染,稱之為“劈開冰山”之旅。事實上,通過軍民攜手,共同勞動,不僅綠化了香港,改善了環境,也確實進一步密切了軍民關係,增進了相互之間的感情。與駐軍官兵一起植樹的香港童軍高興地説:解放軍平時看起來很威嚴,一起植樹時才發現他們很親切。

    駐香港部隊與香港市民共同栽種下了滿山樹苗的同時,也共同培育了軍民情意的種子。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1年07月30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