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新移民為所在國知識經濟作貢獻

    新加坡華裔館館長紀寶坤最近提出,由於中國新移民有很多是知識分子和專業人才,他們的到來可壯大本國大學的科研陣容,對知識經濟作出貢獻。

    紀寶坤教授前天在海南會館舉行的“中國新移民面面觀”講座上,提出了這個看法。這項講座由潮州八邑會館、海南會館、廣東會館及客屬總會聯合主辦。

    他説,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都有許多來自中國的研究員。南大教學和研究人員中,中國移民佔了頗大的比例,尤其是一些工程和科研的研究領域,中國移民的比例更大。

    他説,也有一些中國新移民以新加坡作為跳板。因為西方不承認中國學術文憑,不少新移民於是到本地來考取文憑。

    他説,中國新移民和舊移民有很大的不同。很多新移民是知識分子和專業人才,他們到海外尋找更好的生活和研究環境。

    他表示,據中國方面的統計,清華大學的工程科技畢業生有80%流向美國,北京大學的科技畢業生也有76%到美國深造或工作。

    19世紀至20世紀中葉,中國移民有80%流向東南亞,80年代以來則有80%中國移民流向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近年來加拿大的新移民以華裔居多,在澳洲的100萬亞裔人口當中,華裔佔了50萬。

    此外,日本和歐洲國家也流入了不少中國新移民,流入東南亞的中國新移民,可能比較多流入新加坡。

    談到新移民對本地社會的影響,紀寶坤説,新加坡的華人人口以福建、潮州和廣東人佔多數。不過,目前三江族群(廣東、廣西和福建省以外的華人)的人口已經增加。

    舊移民是在血緣和地緣的基礎上組織宗鄉會館,新移民則以大學的認同而組織校友會,如上海大學校友會,最近新加坡還成立了不分地緣和血緣的華源會,讓新移民都可以加入。

    中新網2001年07月30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