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細微之處見“心歸”
——寫在香港回歸祖國4週年之際

    4個春夏秋冬,1400多個日日夜夜,香港回歸祖國後走過這段不平凡的歲月。和150多年的屈辱歷史相比,回歸這4年只是短暫的一瞬。但是,就在這“一瞬間”,只要你用心去傾聽,在那些細微之處,港人心歸祖國的腳步聲卻是清晰可聞。

    把家安在珠江三角洲

    觀察香港與內地之間在社會、經濟、文化方面的交融,羅湖口岸是最理想的窗口。

    在那長長的過關回內地的人龍中,這是一個最常見的鏡頭:許多港人一邊排著隊,一邊掏出手機,打開後蓋,取出SIM卡,小心翼翼地放進口袋,然後再拿出另一片SIM卡,熟練地換上。通關之後,一進深圳,打開手機,已是內地制式。有人笑稱之為“一國兩卡”。

    10歲上下,背著特大的書包,穿著整齊的校服,這群小學生是羅湖口岸的一景。口岸為他們特設了“綠色通道”,早上,他們從深圳到香港上課;晚上,他們再從香港回到深圳,因為他們的家已經安在深圳,他們的父母就在深圳工作。

    回歸前,只有春節、清明節等少數節假日,是港深出入境管理人員最繁忙的時候。而回歸後,除了節假日外,他們每個週末也都忙得不可開交。就是平時,人潮也幾乎不斷,因為兩頭走的港人越來越多。他們有些家在香港,公司則在珠江三角洲,而不少人也乾脆把家都搬到三角洲一帶。

    有香港的專欄作家驅車廣東,驚訝地發現,不管是珠江東岸的東莞、惠州,還是西岸的順德、中山,中高檔的房地産項目都把銷售目標瞄準港人。同樣一筆資金,在香港只能買30平方米的蝸居,在“珠三角”卻能住上幾百平方米的別墅,不由得港人不動心。你知道,去年香港廣告額最高的商品是什麼?就是內地的房地産!因為一項調查顯示,有上百萬港人想在未來若干年內遷到“珠三角”定居、養老。

    隨著港人把家搬到內地,香港不少大企業也開始把後勤中心、服務中心或者設計中心向珠江三角洲轉移,銀行業的龍頭老大匯豐銀行率先行動,電訊業的巨頭香港電訊盈科也不甘落後,香港資格最老的洋行“怡和財團”也決定在廣州興建一座標誌性建築。

    當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之後,一些港人和海外傳媒對香港的前景和內地的發展持懷疑的眼光。曾幾何時,外資大公司帶頭遷冊,不少港人移民北美,搞得沸沸颺颺。如今,香港回歸僅4年,移民回流香港早已不是新聞,而港人定居內地勢頭迅猛,大公司移師內地的現象更是層出不窮。有觀察家指出,港人已經用腳投下信心的一票。

    “人流”涌動,沒有“心歸”動得起來嗎?

    品嘗“中華文化大餐”

    “昨晚那一集《大宅門》,你看了嗎?”“看了,很過癮!”這段時間,在上下班的大巴裏,時常聽入境人這樣的對話。香港無線電視臺從中央電視臺買下《大宅門》的香港播映權,配上廣東話,每晚一集地播著,白家四代人跨越半個世紀的恩怨情仇深深牽動著不少香港觀眾的心。大小書店裏,以“現代版《紅樓夢》”為噱頭,出版商隆重推出厚厚上下兩本《大宅門》。

    1999年,香港亞洲電視臺從內地買下電視連續劇《雍正王朝》,安排在黃金時段播出,結果火爆香江,令許多港人為之癡迷,有人怕錯過好戲還專門讓家人把每集都錄下來。亞洲臺的收視率直線飚升,很快扭轉了經營上的劣勢。無線電視臺作為香港電視界的巨頭,自然不甘落後,這次就鉅資出擊,買下風靡京城的《大宅門》,希望再創傳奇。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長期以來都是香港的流行文化“北伐”。內地的社會學家曾經為一部《霍元甲》風靡全國而感嘆,譚咏麟、張學友、黎明等歌星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也令不少家長皺起眉頭。可是如今,隨著香港的回歸,內地的大製作也開始南下,底蘊深厚的中華文化逐漸融入港人。

    由內地著名主持人楊瀾創辦的“陽光衛視”在香港開播半年以來,也成為城中熱門話題。這個電視頻道以歷史文化節目為主,主要弘揚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傳播世界優秀的文化傳統。其中,系列片《尋找國寶背後的故事》,挖掘出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國寶的傳奇,令不少香港文化人擊節讚賞。而深圳少年李雲迪奪得蕭邦鋼琴大獎之後,迅即成為香港青少年的偶像,一場演奏會轟動全城。來自內地的一些歌星、影星趙薇、章子怡以及載譽歸來的奧運金牌得主,所到之處都掀起一陣陣旋風。

    香港不少的專欄作家時常在個人專欄裏談述到深圳書城、廣州購書中心買書的經歷。香港的書籍固然製作精美,可惜價格太高,薄薄一本動輒上百港元,而內地的書籍不僅內容豐富、品種繁多,而且近年在紙張、印刷方面也有顯著改善,而價錢卻依舊誘人。因此,香港不少好書之人,每次回內地,都是大包小包地往香港帶書,恨不能把整個書城搬回來。至於唐宋詩詞音樂朗誦、京劇匯粹、敦煌歌舞、倣唐樂舞、崑曲匯演、川劇變臉等內地文化團體的演出,更是不斷線地成為港人的藝術“美餐”。而書法、繪畫、雕塑等內地名家來港的展覽,在香港大大小小的展覽館幾乎天天可見。

    改革開放20年,羅湖橋曾經見證兩地物質産品流向的變化:港人從把家用電器帶回家鄉,轉為從內地買電器帶回香港;從往內地大包大包地帶味精,變為每週專赴深圳享受美食,而且大包小包地往回運。如今,羅湖橋再次見證兩地文化産品流向的變化。

    沒有“心”的嚮往與渴求,有形與無形的“物”能流起來嗎?

    “表叔”如今風光無限

    “是我!到了,挂了!”多年前,許多內地人到香港後就是用這樣6個字向家裏報平安的。國際長途電話費貴,加上自己囊中羞澀,在香港親友的注視下,他們只能“自覺”一點。但是,不管怎樣,窮親戚總是被人看不慣的,加上不懂禮貌,不守規矩,於是“表叔”成了內地人的代名詞,成為香港影視作品取笑的對象。只要有人在公共汽車裏大叫一聲“老王”,旁邊的小姐一定會鄙夷地説:“‘表叔’又來了!”

    不過,現在的“表叔”,待遇可就不一般了。

    在海洋公園,那些帶著太陽帽,胸口上貼有標誌的遊客們,十有八九來自內地。香港的導遊小姐熱情地用普通話向他們介紹各種景色,而旁邊的旅遊商店則用醒目的大字寫著:“歡迎使用人民幣!”在中環、銅鑼灣、尖沙咀等鬧市,人民幣找換店五步一家,“打往內地每分鐘0.65港元”的電話卡廣告比比皆是。吃飯、購衣、買金飾,你講普通話,迎上來的不再是“冰霜”而一定是“陽光燦爛”的笑臉。

    如今,祖國內地不僅是商機的同義詞,而且在越來越多時候成為一種無形的支撐力量。當香港經濟遇到困難時,從官員到商人,首先想到是怎樣得到內地的支援。擴大內地的“香港遊”名額,是香港促進經濟復蘇首選之策,並産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而與內地加強合作,與珠江三角洲攜手建造“全球最具動力的經濟區域”,則是特區確立的長期戰略。甚至有香港立法會議員提出議案,要求放寬入境限制,鼓勵內地的富人到香港來定居。最近,還有香港企業已醞釀到內地去融資。

    內地人也開始成為有才能的同義詞。記者剛剛採訪了香港科技大學的奈米碳管研究小組,除了一名香港本地學者之外,全部是來自內地的博士、博士後。為了適應香港經濟轉型的需要,特區政府先是提出輸入內地優秀人才計劃,發現“不夠解渴”之後,立即降低門檻,制定了新的輸入內地專業人才計劃,改變了港英時代的歧視政策。最近,特區政府還把內地來港學習、進修的大學生、研究生,作為重要的“人才源”,制定政策加以“開發”;而在以前許多港人是非常擔心“他們會留下來搶飯碗”的。

    港人對內地的看法也在悄然改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日前邀請香港聽眾座談,港人的熱烈反應出乎他們的意料。其中有一名政府公務員還準備了詳盡的資料,他説他每天堅持聽中央臺,還推薦給其他同事,一來是為聽內地的新聞,二來是學習標準的普通話。香港《明報》跑中國經濟新聞的周小姐講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原來她在大學畢業後專門到中國人民大學進修了幾年,在北京住了兩年。“我就是想嘗嘗在內地生活的味道!”她這樣説。

    為了生意,也為了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許多港人在用心學習普通話。近幾年,利用假期到內地的不光是遊客,更有許多周小姐這類專門去“學話”、體驗生活的有“心”人。

      ** *

    1997年7月1日,當香港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之時,當炎黃子孫為之歡欣鼓舞之際,許多人也考慮著人心回歸的問題。轉眼間4年過去,祖國的國力更加強盛,改革開放事業更加彭勃;香港戰勝亞洲金融風暴,社會穩定、經濟復蘇、市場繁榮。共同的命運,美好的未來,濃厚的親情,有力地催激著人心的同步搏動。

    在今年春天的一次盛會上,曾出現了這樣一個感人鏡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著名愛國港商曾憲梓先生在晚會臨結束時,即席表演節目。他特地把兒子叫上臺,然後激動地説:“金錢等物質財富是屬於社會的,而寶貴的精神財富我要傳給家人,傳給兒子。我今天要傳給他的是一首歌,歌名就是《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接著,曾先生帶著兒子唱起了這首歌,引起了全場的熱烈掌聲。

    透過這歌聲,這掌聲,你沒聽到“撲,撲”的心聲嗎?

    人民網 2001年6月30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