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港人特愛“下館子”

    香港素有“美食中心”之稱,走在街頭,從粵菜、滬菜到川菜,從日本料理、南韓燒烤到法國大餐,各式餐館醒目的大招牌隨處可見。大型全球性調查公司RoperReportsWorldwide調查發現,港人平均每個月外出用餐8.7次,名列全球之冠。

    這家公司在去年底今年初,訪問了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名13歲至65歲的人,調查結果顯示,全球平均外出用餐次數為每月3.1次。港人的外出用餐次數則差不多是該平均數的3倍。根據香港統計處的最新住戶統計調查,香港家庭平均每月用於外出用餐的開支超過3400港元,佔家庭每月總開支的16%。

    下館子首先得看鈔票的多少,記者的一位香港朋友説,幾年前,金融風暴席捲香江,飲食業首當其衝,因為港人財富驟減,不得不省吃儉用,餐館裏服務員往往比吃飯的人還多。當時,他請朋友到一家海鮮火鍋城吃晚飯。儘管已到就餐時間,可幾百平方米的大堂裏空空蕩蕩,只有他倆,靜得恐怖。

    不過,香港人愛下館子,並不總與口袋裏鈔票的厚薄有關。RoperReportsWorldwide公司副總裁湯姆米勒説:“香港人愛美食,更重要的是反映出香港獨特的飲食文化。”

    香港人多地少樓價奇高,居住空間相對狹窄。平時一家人在家吃飯,擁擠一點無所謂,來了朋友還是外出用餐體面些。港人生活節奏快,乘扶手電梯都一定要把左邊留給那些心急的人上下。對大多數港人來講,與其辛辛苦苦在家中煮一頓飯,不如一家大小、三五知己外出遍嘗世界各地美食。

    價錢合理、風味別具的餐廳舉目皆是,既有中式口味的大快活、大家樂,還有一統全球的麥當勞、肯德基。香港飲食專欄作家谷德昭認為:“這些方便快捷的飲食最能配合港人繁忙的生活節奏。”

    香港餐廳不僅數不勝數,而且各種菜係相容並蓄。你可以花幾萬港幣請朋友到半島酒店品嘗法國情調的“生鑲鵝肝配青提”,也可以掏幾十塊在路邊一起喝碗廣東風味的“池記雲吞面”;年輕人喜歡蘸著青芥吃壽司,老年人則津津有味地嚼大閘蟹。繁華的銅鑼灣可以説是香港飲食業的一個縮影:在那裏,南韓菜、泰國菜、越南菜、印度菜任你挑選,鼎鼎大名的“功德林”還是素食者的飲食天堂。

    香港報刊紛紛開闢飲食專欄、專版,不僅定期介紹各種新菜式,還專門推介有獨特風格的餐館。像蔡瀾這樣的美食家的評價已成為市民的美食指南。另外,不少餐廳為了擴大知名度,不單在報刊上登廣告,還特意在版面上印出各種優惠券。讀者只要剪下優惠券,在這些餐廳用餐結賬時,就能享受一定折扣的優惠。這一招雖古老,卻給市民帶來實惠,也為飲食業發展推波助瀾。

    針對港人愛外出用餐的習慣,香港醫學界則提出了一些警告。有的醫生甚至建議那些健康欠佳和過胖的人士最好不要在外用膳。不過,一些聰明的酒家老闆,就抓住顧客的這一心理,趁機推出健康套餐,招攬生意。

    《環球時報》 2001年06月0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