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亞洲華文學校多

    

    1998年和1999年,在日本橫濱山手中華學校和神戶中華同文學校分別建校100年之際,江澤民主席親筆書寫的賀辭高挂于兩所學校校慶會場,令日本僑界興高采烈。這兩所學校是當年孫中山先生有感於海外華人苦於無法向子弟傳承中華文化而倡議設立的。所謂華文教育,就是以居住海外的華僑、華人子弟為教學對象的中文教育。而目前從辦學形式、規模和歷史來看,海外華文教育發展最為成熟的地區是亞洲。“全日制華文學校”是亞洲華文教育的基本辦學形式,也是體現該地區華文教育成熟度的最鮮明特點,而這個特點源於亞洲各國與中國交往的歷史和與中國的地緣關係。

    華文學校,學生大多數是華裔,教授的內容當然主要是漢語以及中國歷史、地理和武術等課程。當然,為了融入所在國的經濟和社會生活,亞洲的華文學校大多已經將教學活動納入主流教育的範疇,既完成政府教學大綱的要求,又傳授漢語和中華文化。為此用於後者的教學時數不得不逐漸減少。但是,由於華人的努力,在一些國家的華文學校,仍然做到了以教授漢語和中華文化為主,華文教育規模同時逐漸擴大。比如,馬來西亞是整個亞洲地區華文教育最為成功的一例,雖然也經歷過曲折,但是體系完整的“華文小學”和“中華獨立中學”一直存在。前年在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文小學的24名學生,扮演成24節氣,高唱24節氣歌的形象,曾經給筆者以深深的震撼。

    至於菲律賓,政府允許華校每天安排100分鐘的華文課程,而教學媒介語言多是漢語。目前菲國共有各類華校170所,每所華校的學生數少則五六百,多在六七千,甚至有兩所從幼兒園一直辦到大學的“完全華校”,令人讚嘆不已。現在菲律賓全國各類華校在校生人數早已突破了10萬之眾。

    在已經過去的20世紀,亞洲的華文教育先後經歷了“50年代到80年代的危機,80年代的轉機,90年代的時機”這樣曲折的過程。但是無論對中國移民還是所在國政府,讓下一代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都是一件有價值的事情,畢竟,除了中華文化本身的魅力外,華人在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生活中都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而中國市場的廣闊更是獨一無二的。

    放眼當今世界,華文教育的現狀和發展前景是令人振奮的。最近,中國有關方面開始向印度尼西亞的華文學校派遣教師,使得亞洲各國的華文教育機構除了朝鮮和越南等極少數國家外,都有了來自中國的教師。

     《環球時報》 2001年01月19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