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九龍江畔一明珠
——福建豐田華僑經濟開發區發展紀實

    

    福建省南靖縣豐田華僑農場,連綿起伏的群山青翠疊嶂,蜿蜒流淌的九龍江,滋潤著兩岸鬱鬱蔥蔥的果林。溫馨秀麗的景色使得走近它的人禁不住怦然心跳。然而,更令人心動的還是這裡開發區創業者前進的腳步聲。

    特殊的“入場券”

    豐田華僑經濟開發區的前身是福建省僑務辦公室直屬的全民所有制華僑農場之一,始建於五十年代。1999年2月,經漳州市委、市政府批准組建豐田華僑經濟開發區,同年8月組建豐田鎮人民政府,並保留豐田華僑農場。省級經濟開發區,行政建制鎮,華僑農場,三塊牌子,一套班子,從隸屬關係到組織形式實現了舊體制向新機制的轉變。

    新任黨委書記廖文彬和新任管委會主任于愛蓮成了改制以後豐田的第一任領導者。新班子走馬上任的第一天頗有戲劇性。1999年春節前夕,他們看到的不是過年的忙碌,而是幹部、職工半年沒發工資和養老金而面帶愁容。兩位領導者迎難而上,迅速進入角色,帶領機關幹部走訪了東家訪西家,了解情況。他們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援下,多方籌資,及時補發了幹部、職工4個月的工資和1400人的退休養老金,迅速穩定了人心,安定了局面。用兩位領導者的話講:“拿到了‘入場券’。”

    包裝新“豐田”

    到任後新班子突出抓了3件事。首先抓“熱點”,解決了土地承包費徵收問題。轉制前久拖未交的承包款和其他稅款總額達500余萬元。職工對此反映強烈。黨委下發了專門文件,明確了政策規定和措施,連續工作3個月順利完成了徵收任務,鎮黨委、鎮政府的凝聚力加強了。

    第二是抓硬體建設,初步樹立省級開發區的外部形象。他們多方籌集2500余萬元,請廈門城市規劃設計院做好開發區58平方公里的總體規劃和鎮區2.5平方公里詳細規劃:對轄區內6.8公里國道兩側及鎮區進行拆遷和綠化治理,建綠化帶及製作巨幅廣告牌、雕塑;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規範和擴建了佔地350畝的工業園區,佔地千畝的漳臺高優農業合作示範園區等7個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

    再就是實施市場帶動,商貿拉動,政策驅動戰略,完成了佔地230畝蘭花交易市場的新建工程。爭取到了2000年1月福建省第二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豐田蘭花分會場,南靖縣第二屆蘭花節主會場的舉辦資格。期間,海內外大量客商和遊人紛紛涌入豐田,一個充滿活力的新豐田展示在世人面前。

    共譜創業歌

    豐田形象樹立起來後,豐田的領導者謀劃著怎樣才能使九龍江畔的豐田更加“火”起來。一是強化招商意識。對已在豐田落戶的投資商,他們充分做到尊重、信任和關心,選派高素質的幹部到外來企業協助工作,為他們解決生産、生活方面的困難,贏得了外商的信賴。民生和泰峰兩家台資企業的老闆已陸續增加投資擴大規模。“牛崎頭經濟區”已經全部被外商項目排滿。

    其次對豐田投資環境加大了宣傳力度。豐田向外商承諾:外來投資企業一律享受省級華僑經濟開發區的各種優惠政策;固定資産投資在3000萬美元以下的生産項目,由開發區自行審批;服務採用一個“窗口”提供全程服務;無償為外商代辦全部投資手續;無償為外商提供商業資訊;外商企業的各種投訴在3日內辦結。2000年第一季度,開發區已與3家外資企業簽約,合同利用外資1000萬美元,另有數家外資企業已表示了明確的投資意向。

    在繼續挖掘“僑”的優勢,實施東南亞、港、澳、臺地區招商以外,不斷擴大招商區域,把目光投向了美、日、韓的大財團、大企業和跨國公司。在資金投向上,引導外商向農業基礎産業、支柱産業、高新技術和出口創匯産業傾斜。加速本地資源在建築材料、工業小區開發、香蕉桿加工快餐盒、溫泉別墅山莊開發、畜牧養殖、水果保鮮加工等項目發展。

    辛勤的勞動換來豐厚的回報,豐田華僑經濟開發區轉制的當年,完成社會總産值2.56億元,比改制前的1998年增長37.6%;每人平均純收入3260元,同比增31%;引進外資6家,合同利用外資2000萬美元,實際到資800萬美元,分別佔全年計劃200%、400%和400%。豐田也跨入全省華僑農場改制和華僑經濟開發區的先進行列。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1年01月08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