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坊眾 共建特區
——訪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吳仕明理事長(圖文)
 

    澳門雖小,社團卻有一千四五百之多。走在澳門的大街小巷裏,不時能看到挂在門旁的各色社團牌匾,有社會活動團體、公益團體、專業學術團體、文化藝術體育團體、氏族宗親同鄉會等。小小的澳門,顯示出多姿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

    在五花八門的社團中,澳門街坊總會無疑是最有親和力的社會公益團體之一了。在高士德大馬路的街坊總會的門道裏,佈告欄發佈了街坊會的許多資訊:前不久,勞工局局長孫家雄訪問街坊總會,收集民意,街坊總會理事長吳仕明對當今社會失業情況和特區政府擬定修改《勞工法》表示關注。街坊總會數月前設立了職業轉介服務中心,職業配對成功率達17%;另外,總會今年還打算開辦多項職業培訓課程,包括家務助理、傭工、辦公室助理等,為中年失業者提供多種類型的轉業培訓,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另一條資訊是,街坊總會與特區政府民政總署、衛生局合辦“除積水,滅蚊蟲”活動。活動包括清理垃圾和雜草,派發傳單,舉辦環保表演、有獎知識問答和預防登革熱講座。後來,我在樓上的辦公室裏看到扎燈花的義工,一問才知,她們就是為街坊總會組織的各種活動做準備的。還有一條訊息,4月28日,街坊總會佑漢社區中心青年義工組將舉辦“愛祖國、愛澳門青少年普通話朗誦比賽”,比賽分小學和初中兩組,朗誦以愛祖國、愛澳門為主題,意在培養青少年的愛國愛鄉情懷和説普通話的能力。

    澳門春天的午後有些悶熱,記者在烈日下穿大街,走小巷,找到街坊總會早已是滿頭大汗了。街坊總會的張女士熱情地打開了空調,送上一杯清水。環顧左右,在擁擠的辦公室裏,人們緊張地忙碌著,義工在為明天的活動準備會場的飾物,吳理事長在另一個房間接受本地媒體的採訪。看得出來,總會並不寬裕,有人告訴我,這裡的許多辦公傢具都是揀人家棄用的舊傢具。略顯簡陋的辦公室,充滿活力的忙碌人群,兩相對照,令人體味出一種忘我、友愛和淳樸精神。

    正像吳仕明先生所説,在這裡工作是要有一點奉獻精神的。吳仕明先生是全國人大代表,剛剛從北京開會回來。他指著墻上的“團結坊眾、參與社會、關注民生、服務社群、共建特區”大字説:這就是我們的宗旨。澳門街坊總會成立於1983年12月30日,由遍佈全澳門的25個街坊會和居民聯誼會組成,是一個民間的社會服務團體。總會還辦了13個服務中心和一間學校,直接為居民服務。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在新中國成立的鼓舞下,一大批愛國坊眾率先在澳門的青洲、望夏、臺山和新橋等街區成立街坊會。1967年以後,街坊會不斷壯大,遍及澳門各街區。漫長的歲月裏,街坊會堅持愛國團結,睦鄰互助,為發展街坊福利和社會公益事業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居民的愛戴和擁護。街坊總會成立後,本著“團結坊眾、參與社會、關注民生、服務社群”的方針,在救災扶貧、排難解困、慰病問苦、敬老慈幼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並關注房屋、教育、治安、交通、環境、衛生等問題,努力為居民辦實事、謀福祉。

    街坊總會非常重視參與社會事務。澳門進入過渡期後,街坊總會積極參與過渡期的各項工作,組織群眾性活動宣講《基本法》活動,組織擔任特區籌委會委員的理事到街坊中間聽取意見和介紹特區籌委會工作進展情況。在特區成立前夕,街坊總會的10多名負責人當選推選委員會委員,帶著街坊們的囑託,莊嚴地完成了神聖的民主權利。他們還舉辦了“關注特首選舉座談會”,邀請特首候選人聽取街坊的意見,為順利籌組澳門特區政府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早在1998年,總會便成立了“迎回歸工作委員會”,從回歸倒計時500天開始,以各種形式一浪接一浪地進行慶回歸的群眾性系列活動。這些活動增強了街坊的回歸意識,弘揚了愛國愛澳的主人翁精神,又把街坊群眾團結組織起來,將澳門回歸的工作做得扎紮實實。

    澳門特區成立後,街坊總會把“共建特區”加進了會章中去,鼓勵坊眾加強團結,發揚“澳人治澳”的主人翁精神,全力支援和認真監督特區政府的各項工作,促進《基本法》的全面落實。街坊總會繼續積極開展多元化的社會服務,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為澳門的建設、發展作貢獻。

    聽罷吳仕明先生的介紹,平添了幾分對這個普通民間社團的敬佩。從內地初來澳門,感受最深的是澳門人的淳樸和對祖國發自內心的眷戀之情,還有當家作主的自豪感;被聞一多稱作祖國“七子”之一的澳門,能平穩順利地回到母親的懷抱,是和這些默默無聞的愛國社團不懈的努力分不開的,我們沒有更多的話,惟有獻上一份真摯的敬意。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04月23日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慶祝成立十七週年
“澳門市民對政府的工作是滿意的”
——訪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理事長吳仕明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