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CEPA三週年後的香港:“守株待兔”還是自求進取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7 月13 日 |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一群來自內地的遊客,七月三日在澳門漁人碼頭冒高溫,頂烈日遊玩。近日簽署的“CEPA4”協議,允許港澳旅行社組團,預計:近期“港澳遊”團客將增兩成。 中新社發 史利 攝

CEPA實施以來,其中見效的措施是「個人遊」,數字顯示;去年訪港的內地客人超過一千二百五十萬,而香港整體旅遊收入已突破一千億元大關,其中內地客在港消費就有四百多億元。中新社傳真洪少葵攝 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

香港人在享受中央優惠政策帶來的收益之時,也開始反思“香港精神”的失去。

6月29日早上10點,在香港銅鑼灣上班的林友茵(化名)匆匆趕到三越百貨商場,她經營多年的服裝店要在11點開門營業。伴隨暑期的來臨,2006香港購物節也已經開始了,林不願意錯過這個賺錢的好機會。

“這三年來,到店裏來的內地顧客越來越多,平時人數就不少,節日更多。他們一次會買很多衣服,出手很大方。我的收入當然也越來越多了。”40多歲的林操著還很生疏的普通話,春風滿面。

三年前的這一天,上任甫百日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時任香港特首的董建華見證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簡稱CEPA)的簽署儀式。簡言之,CEPA是國家主體與其單獨關稅區之間的優惠貿易安排,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不僅包括貨物貿易自由化、服務貿易自由化和貿易投資便利化,還包括內地與香港在金融、旅遊、專業人士資格互認等領域的合作。

CEPA的誕生與實效

“CEPA簽署以後,對香港起了積極作用。本來是有很大的財政赤字,超過30萬人失業,已經減到20萬人以下,過去兩年有了8%的平均經濟增長,很大的功勞主要在CEPA方面。”香港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對媒體説。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提供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香港的經濟增長達到了8.2%,失業率5年來首次“破五”,回落到4.9%。CEPA實施三年來,共有超過13000宗香港産品以“零關稅”優惠輸入內地,涉及的金額超過46億元。此外,共有27個主要服務性行業,超過3000項服務性項目在內地順利展開,使香港一大批專業人士及商貿企業在內地得到發展。

與主要著眼于長遠的CEPA相比,“個人遊”在短期內就顯見效果,香港旅遊業也因此成為最大的受惠者。目前,中央政府批准實施來港自由行的城市已達44個,僅去年訪港的內地遊客就超過了1200萬人。香港整體旅遊收入突破1000億港元大關,其中內地遊客在香港的消費就有400億。

如林友茵一般的小業主尚且受益頗豐,商界名流更不必説。

“去年,海洋公園共接待了400多萬的遊客,其中有一半來自中國內地。我們將在今後4年內投資55億港元,將景點擴充一倍,以吸引更多的內地遊客。”香港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説。

香港人擔心被“邊緣化”

2006年2月,上海申報興建迪斯尼樂園,引發了之前就已暗存的“香港”和“上海”優勢之爭的輿論。上海是亞洲的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成為一個國際性的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一直是這個城市長期規劃的目標,而這恰恰是香港現在的角色。因此,伴隨著內地整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上海城市自身硬軟體建設的提高,上海取代香港之説一時間不絕於耳,著實讓港人擔心。

僅僅過去1個月,香港又開始熱議“邊緣化”問題。特區政府好幾位高層官員包括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及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先後提出警告,指出內地經濟發展一日千里、內地城市發展勢頭強勁,如果香港追不上內地的發展形勢、如果香港未能配合內地的發展需要,香港的重要性便會降低,甚至會被邊緣化。

香港主流媒體評論説,這都是源於香港人“曖昧心態”。當香港經濟發展受到中央政策優惠而大有起色時,無論是香港的官員還是民眾,當然都希望中央政府對香港有更多的作為,出臺更多有利香港經濟發展的政策。也就是説,在一個完全的市場體制下,又可以利用中央政府的政策來發展,何樂而不為。甚至有媒體將今日之香港斥為“富貴乞丐”,爭論之聲越發難平。

4月6日,香港記者在斐濟向參加國際會議的溫家寶總理提出了同樣的問題:香港會不會邊緣化?溫總理的回答是,香港的貿易中心、航運中心和金融中心,以及國際大都市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香港的經濟發展不會被邊緣化。

“因此香港的種種焦慮,最後集中演變成期待中央要公開對於香港地位的不斷確認。這些確認,包含了期待中央以政策傾斜的方式來保障香港經濟的繼續發展,卻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港人當年的自信心理已開始逐漸瓦解。”《縱橫週刊》的香港研究員成慶説。

“守株待兔”還是自求進取

2006年3月兩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首次將香港納入國家的總體發展框架之中,雖內容不多,卻讓香港各界視為難得的歷史機遇。涉及港澳的內容大致是:加強和推動內地同港澳在基礎設施建設、産業發展、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合作;支援香港發展金融、航運、旅遊、資訊等服務業,保持香港國際金融、貿易、物流等中心的地位。

6月27日,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再攜優惠政策訪問香港,同時參加CEPA簽署三週年紀念活動。此次增加的CEPA補充協議,包括放寬15項服務貿易措施和37項貨物零關稅等安排。

賈慶林在紀念CEPA三週年論壇上致辭説,日後不論發生甚麼情況,中央都是香港保持繁榮穩定的“堅強後盾”。他又指出,國家將來制定“有利”的新政策時,若部分措施一時不宜在全國實行,“可在泛珠三角區域內先實行起來”。

在補充協議宣佈前一週,香港各界紛紛揣測賈主席會帶來哪些利好消息,而特區政府則一直理性地為“熱望”降溫。CEPA經過三階段的發展,很多可開放的已開放,可放鬆的已放鬆,所以不太可能再出現大突破。

主流媒體也開始反思港人“守株待兔”的心態。香港《明報》評論説,CEPA應是一個香港與內地經濟互通有無的平臺,講求互利雙贏,它只是進入內地市場的入場券,要取得成功,必須依靠港人的競爭力和企業精神。

回歸9年來,香港一直在尋找新的經濟發展方向,但至今未能找到。與8年前相比,香港的經濟結構沒有什麼不同,金融、地産、旅遊、酒店,依然故我。

“特區政府不夠主動,這幾年發展並沒有大突破。”香港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係副教授李鉅威分析説。

賈慶林認為,“香港的現在和未來,歸根到底還要靠香港人自己去努力創造不同階層、不同界別、不同人士,在一些問題上存在不同意見是正常的,關鍵是要求同存異、體諒包容。”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記者:王艷)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