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一位腳踏實地的搭“橋”人
——記紐西蘭懷卡多大學東亞系主任林敏博士

      林敏先生太忙。見著他時,他正接待兩名澳洲客人。這兩名澳洲客人是中國問題研究專家,他們是應林先生之邀來東亞係講學、交流的。林先生説,他每年都設法從世界各地請來專家給學生們講講中國方面的事情,努力使學生們對中國有一個比較客觀而全面的了解。他希望自己能為中外文化交流架起一座堅實的橋。

    今年42歲的林先生係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他有幸先後去斯洛維尼亞和英國利茲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1991年,已在英國利茲大學取得學位,在該校工作了3年的他,毅然偕妻應聘來到紐西蘭懷卡多大學東亞係。當時,東亞係剛成立,教授中國課程的,除林先生伉儷外,只有一個臨時聘用的講師。經過10年的奮鬥,目前該係已發展成一個多學科、跨國界的學術教研機構。他們創辦了《紐西蘭亞洲研究》學刊,訂閱了數千冊中文書籍和包括《人民日報》、《讀書》在內的20多種中文報刊,定期舉辦有關中國問題的專題講座,使大學出現了一波又一波“中文熱”。這些年來,從懷卡多大學東亞係畢業出來的上百名本科生、20多名研究生、博士生,分佈在世界各地。

    為了擴大中外文化交流,林先生多次鼓勵並親自陪同懷卡多大學校長去中國各地考察,洽談合作項目。1994年,他參加了以紐西蘭外貿部長為團長的政府代表團對北京、上海、重慶等地的訪問。1995年,受國家教委邀請,他同紐西蘭大學教育代表團到中國參觀、交流。上海外國語大學、華中師大、深圳大學、蘇州大學等都與懷卡多大學有學術上的交流。

    作為紐西蘭外交部東北亞司的學術顧問,林先生曾向紐西蘭許多知名人士介紹東亞經濟發展形勢,特別是中國經濟騰飛對紐西蘭的影響。他還經常到紐西蘭其他大學和全國各地進行演講。

    多年來,林先生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樸素的問題:怎樣使東西方各國出現真正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促進?他認為,這就需要有人去搭“橋”。身在國外的華僑華人都有資格來搭“橋”,而林先生更強調應積極主動地投身到主流社會,要敢於説真話,要有敢為中國人爭光的勇氣和豪情。

    在一次學術聚會上,有人鼓吹“中國威脅論”,他當即義正辭嚴、有理有據地予以駁斥。那人折服於林先生的中肯分析,不僅不為林先生的“冒犯”而生氣,反而主動道歉,事後還成了林先生的好朋友。林先生説,人在國外,你的身份可以變,可你的膚色、你心靈上的烙印永遠不會變,你文化上的“根”永遠屬於中國;同時,你只要努力參與、了解並徹底融入到當地社會,處的位置越高,你發揮的作用和影響就會更大,你搭起的“橋梁”也才會更加牢固。

    林先生花了不少寶貴的時間用在各種社交活動和演講上,一些朋友正是由於他的影響而改變了長期以來對中國的偏見。他不是躲在“象牙之塔”內做研究,而是以積極開放的心態,對亞太地區特別是對中國新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作全方位的對比、考察。他在學術上也取得了矚目的成就。

    林先生依然保持著中國人特有的質樸、勤奮和對事業執著追求的精神。無論多忙,他每天都要通過網際網路瀏覽一遍中國各地的新聞,對每一期的《讀書》、《天涯》、《戰略與管理》和每一天的《人民日報》,他都要先睹為快。林先生説,每當他的目光觸及這些活生生的漢字時,他就感到特別親切。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11月15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