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來信
大運會組委會
會徽、會標、
吉祥物

火炬接力
青年志願者
國際大體聯
場館設施
大運會歷史
歷屆大運會的情況
開、閉幕式
水球  游泳
擊劍  柔道
跳水  體操
排球  籃球
網球  足球
乒乓球 田徑
賽程安排
分組比賽抽籤結果
述評:尋找回家的感覺

    參加國際大賽猶如讀書一般,也有三重境界。其一,遠赴他鄉參賽或報道,卻備受冷落,憤然于主人的待客之道。參加亞特蘭大奧運會即有此種“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其二,主人禮數週全,比如舉行奧運會的巴塞羅那,讓你挑不出多大毛病,提不出多少抱怨,卻很少讓你感動和懷念,此乃“鞦韆人散小庭空”。最讓人心儀的境界是 “青春作伴好還鄉”,回到那個你熟悉或陌生的地方,沒有尊卑,主客兩便,扔掉你的假面具,五環旗下俱親人。去一次奧運會,猶如回了一趟家。雪梨奧運會,第一次讓各種膚色的人們有了回家的感覺。

    回家的感覺真好!營造回家的氛圍是組織大賽的最高境界,尋找回家的感覺是參加大賽的最高境界。在家裏,你不會介意泛黃的墻壁,更不會挑剔飯菜的滋味。在奧運會上,如果組織者、市民與你互視為親人,融在一種隨意輕鬆的親情中,即使天上陰霾連綿,心中也是藍天白雲。交通、環境、通訊、場館……這都是舉辦奧運會必不可少的硬體,但即使再過一百年,花掉全球的財富,也沒有挑不出毛病的硬體。因此,我們要更多地用心感動世界,用溫情化解抱怨。

    百年奧運在跨入新世紀後,評價奧運會是否成功有三個遞進的標誌——硬體、軟體和人文理念。如果僅僅是交通、通訊這些“硬體”檔次一流和管理、服務這些“軟體” 規範到位,而缺乏足夠的人文關懷和民眾參與,也就是北京申奧理念之一的“人文奧運”,我們只能説奧運會“成功”,而不能稱之為“最出色”。2008年,當幾萬名奧運賓客離開北京時,能留下一句“我們真像回了一趟家” ,這才是至高無上的評價,北京才有理由期待國際奧會主席羅格在聖火熄滅的時候宣佈:北京舉辦了一屆歷史上最出色的奧運會!

    如果把“人文奧運”作為評價奧運會是否成功的最高標誌,那麼國際奧會提出的“奧林匹克大家庭”應該有一個泛化的範疇,就是要包括奧運會舉辦城市的全體市民。不擾民、不給市民增加負擔只是評價大賽是否成功的最低標準。讓全體市民高興和滿意,並使他們用一種發自內心的快樂來面對奧運客人,使自己與奧運會融為一體,才能真正創造出一种家的溫馨,奧運會才稱得上出色。

    北京從舉辦亞運會到申辦奧運會、舉辦大運會,最大的進步也體現在人文關懷和民眾參與方面。無論是提出“ 人文奧運”的申辦理念,還是宣佈舉辦奧運會“不要市民捐款”,都重在增強市民對舉辦大型賽事的親近感、責任感和參與感。高達95%的市民支援率,是北京申奧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北京自豪地宣佈要舉辦一屆歷史上最出色的奧運會的前提條件。

    正在舉行的大運會給了我們一個驚喜:售票亭前排隊的長龍,看臺上涌動的人群,4萬名彩虹志願者構成了一道流動的人文景觀。大運村裏天天過節,夜夜狂歡,讓五大洲青年難忘北京。無疑,就市民的主動參與性和組織者的人文理念而言,北京較之十多年前有了一個巨大的進步,這也是本屆大運會的標誌性成果之一。

    以“人文奧運”為鏡,北京在努力,北京在進步,但北京還有差距。我們的一些安保人員、行政人員仍習慣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待市民、對待客人;我們仍缺乏笑容,即使臉帶微笑也常常出於一種職業的敷衍,而非真情外露;我們仍具有不少與國際慣例和奧運理念格格不入的等級觀念,在心與心之間豎起了一道道屏風;我們仍不夠重視國際奧會評估報告中提出的“要防止官僚主義”的忠告,部門利益、互相扯皮和效率低下阻止了我們急客人所急……

    尋找回家的感覺,很溫馨也很不易。7年的操勞,北京要為約定的兄弟姐妹大聚會營造一個家的氛圍。到了北京,就是回家!

    

    新華社 2001年9月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