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劭先生

    周劭先生是我十分敬仰的一位作家。記得最早讀到他的作品是在負笈蘇州時,在觀前街上的新華書店見到他的《一管集》,封面古樸淡雅,饒有書卷氣息。所收文章均為隨筆類小品文字,且多涉及近現代文壇典故,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確實別有一番風味。

    之後,我又接連讀到了先生的《文飯小品》、《黃昏小品》、《葑溪尋夢》、《中國明清的官》及《清詩的春夏》等一系列作品。隨著閱讀的深入,我對先生的認識也日漸加深了起來。對於他深邃的文史根底、迸發出來的才情以及稍帶一些詼諧的行文風格,常常感喟不已,且愈發生出仰慕之情。先生字黎庵,名劭,浙江鎮海人,生於一九一六年,畢業于東吳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自十七歲開始寫作,筆耕數十載。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歷任《論語》、《宇宙風》等雜誌編輯,與林語堂、陶亢德共事,其時出版有《清明集》、《葑門集》、《吳鉤集》、《華發集》等作品;四十年代中期,于上海執業律師;五十年代回出版社任編輯,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編審。先生的文章偏重於談文史一類掌故,筆調輕鬆閒雅,有如娓娓道來,似在與你促膝談心。

    先生對中國古典文學尤其是明清詩文有著非常精深的研究。其專談清詩的著作《清詩的春夏》,是由江蘇古籍出版社與香港中華書局聯袂出版的“詩詞坊”系列叢書之一,一九九一年初版,三十二開,全書繁體橫排。早先我就耳聞過,苦於一直無緣得見。去歲在無錫新華書店淘書時不意瞥見,一時間大喜過望急忙收入囊中。書中,從“江左三大家”到“秦淮三名妓”,從傅青主、朱彝尊、查慎行到高士奇、金聖嘆、冒辟疆等人,一一品評其詩其人,並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與政治狀況展開論述,讀者于斟字酌句之間可對彼時的人文環境有一個較為具體的認知。除卻對明清詩文的非凡精熟之外,先生於晚清皇族及朝臣的奇聞軼事亦是多有創見,在那不經意的閒談之中,一段段鮮為人知的故事便會驀地竄入你的眼簾,讓你為之驚嘆詫異:“原來過去的那段歷史是這樣的!”因了對先生作品的喜愛,我不禁忽地生出了與先生結識的念頭。由於不清楚先生確切的通訊地址,我便冒昧地去信給《文匯讀書週報》的編輯劉緒源先生,請他告知于我。在劉先生的幫助下,我與周劭先生聯繫上了,並於二○○○年十月三日來到先生在上海的寓所。

    是日上午八時許,在南京東路的一條小弄堂裏,我循著門牌號找到了先生的住所。那是一幢舊式的石庫門房子,二層閣樓,屬於典型的上海民居。叩開門,出來的是一位頗有些年紀的老太太,“請問周劭老先生住在這兒嗎?”老人家道:“他就在樓上,你隨我來。”跟著她登上厚實沉重的木質樓梯,來到樓上,老人家向裏屋喊了一聲:“周劭,有人看你來了。”剎那間,我頗有些驚喜。先生正躺臥在榻上,見我來了便起身相迎。身材甚為高大,當在一米八零開外,四方臉形,因為年歲的緣故已頗有些老態,頭髮花白而稀疏。見有遠客登門拜訪,先生執意要泡茶款客,步履不甚便捷地取來水瓶水杯,我頗不好意思伸手要去接來準備自己斟飲。先生未肯,示意我坐下,堅持盡了地主之誼。道明來意之後,我便與其攀談了起來。

    我知道先生對清代的詩歌有精深的造詣,早年曾在東吳大學法學院學習過,便與之提及了蘇州大學中文系的錢仲聯老先生,“錢仲聯大我八歲,八十年代的時候和他聯繫較多。他的《牧齋有學集》和《牧齋初學集》是我點校出版的。他脾氣很大,不過做學問很認真。”先生的海寧口音頗為濃重,可謂鄉音未改。我問他平時有何消遣,答曰“煙酒茶”而已,空閒的時候寫寫稿子給《文匯讀書週報》、《新民晚報》、《萬象》等報紙雜誌,賺兩個零花錢用用。“我現在是‘坐以待幣’呀!”先生笑呵呵地,不經意間幽了一默,一如其隨筆文字中的筆調風格。我也被他逗笑了。或許是屬於那種傳統意義上的中國舊式文人,先生對現今甚囂塵上的武俠小説頗不以為然,“人一下子飛到半空中去打鬥是不可能的事嘛。”不過,他提到了梁羽生。“梁羽生的文學素養很深,隨筆文章也寫得好,他的《筆花六照》和《對聯談趣》是很不錯的。”先生談到了賈平凹的小説,還談到了他的一群老友———王蘧常、鄭逸梅、施蟄存、范泉、范用、黃裳、唐振常、何滿子諸位先生,對友朋的敬重之情溢於言表。

    不覺之間,與先生已傾心交談了兩個多小時,我不想再多加叨擾,起身告辭之前,取出兩瓶滬産“金楓花雕”相贈,並拿出此行隨身攜帶的先生著作《中國明清的官》、《黃昏小品》、《葑溪尋夢》與《清明集》請其簽名以作此行的紀念。接過我遞去的圓珠筆,先生逐一翻開每本書的扉頁,細緻且從容地書寫。承蒙先生抬舉並引我為同調,慨然從書架上取出清季名詩人陳衍之《石遺室詩話》上下冊贈我。臨別時,我考慮到先生年事已高,腿又不甚靈便,請他留步,但他執意要送送這位遠道而來的小朋友,手拄著拐杖頗為艱難地送我到寓所門口,雙手作舊時人送客狀,我伸過手去與之握別……二○○○年年初,先生的新作《向晚漫筆》面世,在書店裏撫摸著那咖啡色的書皮,我的思緒又回到了與先生會面的那一天。“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十年香”,龔定庵的這句詩我用來移贈先生想必是恰當的吧!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01月18日第七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