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捨杯中物 成就不朽名——文壇名家名著往往與酒精如影隨形

    作家的嗜好往往會成為人們熱衷談論的內容。巴爾扎克,這位同樣堪稱文壇巨匠的法國作家每天要喝50杯咖啡,據説只有這樣他才能有創作的激情。192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愛爾蘭喜劇作家蕭伯納是個素食主義者,一生從未嘗過肉和酒精的味道。大多數被稱為“垮掉的一代”的小説作家,都曾吸食過大麻或可卡因。

    無論每位作家有何怪僻,酒精似乎總與他們的創作如影隨形。

    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讓人們相信這一點。但是,即便是以“酒鬼”著稱的海明威、《走出非洲》的女作家布利克森,或是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小説家斯坦貝克都曾建議,“永遠不要在酒精的作用下創作”。然而,許多專家都還在試圖尋找能夠解釋酒精與文學創作之間奇妙關係的合理原因。

    貪懷如命

    研究莎士比亞的傳記作家似乎已經找到了最終結論:英國這位在世界文壇享有不朽聲譽的偉大作家,在52歲時死於酒精中毒。許多人指出,就在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亞與世長辭的前一夜,這位創作了《羅密歐與朱莉葉》經典愛情故事的文壇巨匠“喝了很多酒”。

    詹姆斯喬伊斯的酗酒可謂盡人皆知,以至於在任何一部記錄“失去的一代”的資料書中都可找到相關的記載。

    美國詩人埃德加坡每次飲酒都要到意識模糊、胡言亂語為止。這與法國的保羅魏爾蘭的行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位象徵主義派詩歌領袖醉酒之後,差一點用手槍殺害了自己的母産、妻子和摯友。但是,要説到厚顏無恥的極致,當屬美國作家卡潑特。面對7500萬電視觀眾,這位創作了具有新聞報道風格的小説《心狠手辣》的作家結結巴巴地説:“我是一個同性戀、酒鬼和好事之徒。但是,我也是個天才。”

    “酒”有獨鍾

    海明威曾非常讚賞杜松子酒,説它“具有藥用功能”。其實,海明威並不是只鍾情這一種酒,他每天還要喝伏特加、朗姆酒和葡萄酒。他曾説,“古巴馬蒂尼卡的朗姆酒能夠刺激我的肉體和靈魂”。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作家福克納説,在創作時他只需要一把舒適座椅,一張放著紙的桌子,一桿筆,還有一杯威士忌。

    在“魔幻現實主義”小説發展中佔據重要地位的墨西哥作家魯爾福,習慣喝從固定商店購買的龍舌蘭酒。烏拉圭小説家奧內蒂在路透社任記者期間,總要在寫稿的同時喝上一杯威士忌。

    暢飲賀喜

    冰島小説家、《冰島之鐘》三部曲的作者哈爾多爾拉克斯內斯在回答記者如何慶祝自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問時毫不猶豫地説:“我要去喝一杯。”以暢飲來慶祝獲獎的作家不在少數,包括上述的福克納和海明威,以及著作家溫斯頓丘吉爾爵士、瑞典存在主義作家佩爾拉格爾克維斯和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

    被迫醉酒

    當然,也有的作家是被迫醉酒。美國小説家菲茨傑拉德創作出了《了不起的蓋茨比》之一優秀作品,但他的妻子姍爾達對文學卻充滿妒嫉。每當菲茨傑拉德開始撰寫一部新的小説時,姍爾達就要把她的太夫灌醉,直至他失去繼續創作的想法,隨後便是無休止的打架與和好。

    總之,“醉鬼作家”的名單似乎沒有個盡頭。在博物館中會陳列出作家曾用過的各種物品,包括哥倫比亞詩人何塞亞松森希爾瓦的羽毛筆、詩人和政治家吉列爾莫巴倫西亞的鋼筆和萊昂德格賴夫的煙斗等。但是,不要忘記,除此之外,還有他們的酒瓶。

    《參考消息》2002年1月1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