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走出貧困

曉 風

     徹底消除貧困,對於保障中國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對於體現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原則,對於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樣不言而喻的是,反貧困實踐的成功,離不開貧困理論的研究和應用。《中國:走出貧困》(雲南教育出版社)一書,便是在探索貧困理論的同時分析扶貧實踐的一部貧困理論研究新作。

    與以往籠統的綜合因素改貧論和片面的單一因素改貧論不同,該書創造性地提出了“基本致貧因子”論。即從諸種致貧因素中抽象出幾種基本致貧因子。這些致貧因子在不同時空條件下,其種類、組合方式與致貧強度均不相同,而且,不同的致貧因子種類及其組合方式,決定了貧困的不同類型,從而構建了貧困成因理論。作者運用這一理論,深入研究發展中國家的貧困成因,在剝離其中基本致貧因子的同時,又對致貧因子的致貧機制進行了具體的理論分析,認為:在不同國家,同一國家的不同區域,以及同一國家或地區的不同發展階段,其基本致貧因子的種類和組合方式是各不相同的;致貧因子的種類和組合方式,決定了貧困類型;隨著社會生産力的發展和經濟條件的改變,這些貧困類型之間還具有演進性。因此,扶貧或反貧困不僅沒有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而且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也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案,必須“因貧施治”。同時,反貧困政策必須與其他各方面政策進行系統協調,以免因反貧困政策影響其他政策目標的實施,造成“反貧困政策成本”的上升和綜合效益的下降。在如何全面認識反貧困的意義的問題上,作者突破了只從社會公平和社會穩定的角度看待反貧困的意義的觀點,説明反貧困對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這對於更好地解決當前我國經濟上存在的國內需求不足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新思路。這些理論上具有啟發性的新觀點,實事求是地反映了反貧困的複雜性和艱巨性,這是該書的一個重要特點。

    西方發展經濟學的興衰表明,構造適用於一切國家和地區的反貧困理論和模式是不現實的,不可行的。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理論研究,反貧困理論必須從實踐出發,努力探索貧困和反貧困的一般規律,同時又要不斷地從抽象演繹到具體,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中國:走出貧困》一書,即較好地貫徹了這一原則和方法。作者運用自己提出的貧困成因理論,對解放後我國的貧困狀況和反貧困實踐進行了動態的歷史觀察,不僅用大量事實證明了我們黨和政府的扶貧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結合我國經濟體制轉軌和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對不同階段的貧困發生狀況進行了系統的比較分析,揭示了當前我國貧困的類型和特殊成因,為制定和實施符合實際的扶貧戰略提供了理論依據。不僅如此,作者還對我國扶貧戰略的演變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總結與反思,經過認真論證,提出了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扶貧戰略應該從以區域開發為主轉向以人力資源開發為主的戰略觀點,並對西部民族地區貧困和近年來出現的城市貧困問題,進行了極具針對性的研究。從實踐出發研究理論,又用理論去分析和指導具體實踐,這使該書與同類書相比,在方法論上具有一定的創新,也構成了該書的另一個重要特點。

    由於歷史因素的影響和自然條件的限制,我國的貧困狀況有向西部民族地區收縮的趨勢。目前,國家實施西部開發戰略,為徹底解決西部民族地區的貧困問題提供了歷史機遇。《中國:走出貧困》一書恰在此時出版,或應對西部開發有所裨益。

     中華讀書報11月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