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發黃的相片與嶄新的情感——評夏曉虹《舊年人物》

若 木

    在談論夏曉虹先生的《舊年人物》之前,或許可以説些題外話作為引子。原本夏先生的專業方向是古代文學,陳平原先生的研究領域是現代文學,賢夫婦相互影響,興趣靠攏,漸集中于晚清民國一段,很有意味。故此,我們必然想到夏先生的意趣與取向和陳先生之間的相近,所謂于細微處見精神,所謂“玩物喪志”的好玩,不知道是夏先生襲自陳先生,抑或陳先生襲自夏先生?

    晚清至民國一段,時局紛亂,人心思變,而正是在紛亂的變化中方才顯出人物的性情與品格,於是,平常史家最喜歡的方式就是將人物放到大是大非中去表現,而夏先生別出心裁,所及人物景觀格外不同。平常提及林紓,必論其保守之類,而夏先生獨講其“好名”,這也是無傷大雅之處,但一股舊時的文人氣溢於言表。再到著名的維新派人士譚嗣同、梁啟超等,更是大多講變革圖新之可貴一類,夏先生偏不,在她的關照裏是一個性情中的譚嗣同,是一個有著“寂寞身後事”的梁啟超。如此等等。終於發現,對於舊年人物,夏先生是站在人性的立場上,企圖發掘的是人物身上更豐實的一面,而不是所謂的貼標簽之類的歷史定位法。

    每一副題下,大約都是“説”字當頭,而貫穿全書的都是這種“閒説”,看似不經意間閒聊一兩件發黃舊事,實則獨見一種別樣的洞見,也就是在好玩處不小心弄出大學問,很是類似于王世襄老先生,包括本書提及的《鴿哨》以及最近的《錦灰堆》,都見出一種奇趣,很有意思。換個場景,如果我們在某個午後,無事的時候翻看些許發黃的相片,談的必然是幾件可人的軼事,與哈哈一笑間,那人便恍如眼前了。

    鉤沉之事,最難能的地方在於見出一股新東西,如果仍舊是陳味,不鉤也罷。因此,所謂的歷史人物評説,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評説者的心態與立場,這些先在的東西其實已經決定了後續工作的品級。正是夏先生的“通達寬厚”,通俗的説就是人情味,才使得那些晚清人士各有各的性情,而于這性情間或許映襯出時代變遷對於人心的微妙感覺,蒼涼、溫潤或者是其他的閒情逸致盡在其中。但比較而言,夏先生強調的或許是歷史中的人,而不是人中的歷史。

    《博庫》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